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内蒙古神奇文物誊写历史沧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17:55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神奇文物誊写历史沧桑

王大方谈考古 内蒙古晨报记者 苏晓东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 1962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来到内蒙古考察,他从东到西行程两千余公里,以史学家的敏锐和文学家的豪迈,奋笔写下气势磅礴、文笔优美的散文——《内蒙访古》。

  翦伯赞认为,内蒙古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而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活动又是中国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活动在世界史上也不能没有他们的篇章,然而这个历史学的宝库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打开,至少没有引起史学家的足够注意。

  44年过去了,内蒙古的考古情况如何?内蒙古地区到底有哪些神奇壮丽、独具特色的文物瑰宝?3月9日,我区文物考古界知名人士王大方回答了这一问题。

  ★玉器文化

  玉器文化起源于人类以美石加工饰物,玉石饰物的前身是动物骨饰,距今3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华北山顶洞、内蒙古河套、宁夏水洞沟的原始蒙古人种已能制作穿孔的石坠饰品。

  王大方讲述:距今8000年前,蒙古人种的玉器文化逐渐确定,他们对于用玉器装饰人的耳朵部位有特殊的爱好,这与同时期的非洲原始人喜爱装饰嘴唇部位有明显的不同。

  最早的玉耳坠出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一具蒙古人种骨架的耳部,考古界命名为“中华第一玉 ”,其状如英语字母“C”,距今8000余年。至今为止,在亚洲各地都发现过此种玉 ,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华北、华南,到印度支那半岛、印度东南部、日本,一直到爪哇和新几内亚,即从北纬60度起,南到赤道以南的爪哇群岛,都出土过玉 ,它们起源于内蒙古东部,由此徐徐扩散,影响十分广泛。

  距今6000年前,内蒙古东部出现“红山文化”,对玉器特别崇拜,玉 被放大为玉龙,已从装饰品演化成对神龙的崇拜,这种龙文化影响至今,不但为中国人所崇拜,也在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上都

  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奉罗马教皇之命,不远万里随父亲和叔父从水城威尼斯来到蒙古草原的元朝上都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

  王大方讲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元上都的繁荣景象,他写道:“终抵一城,名曰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

  元朝设两座都城,分别是元大都和元上都,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其雄风犹在。上都是元朝的夏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兰旗闪电河畔。每当夏季来临,元帝便率领百官幕僚、嫔妃家眷到上都避暑游猎,在上都处理军国大事。

  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下令修健的,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即蒙古大汗位,1264年改开平府为上都,成为仅次于大都的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上都城由宫城、内城、外城和关厢组成,丁字形大街将东、西、南门连通起来,大街一侧汉式宫殿房舍沿街排布,十分整齐对称。另一侧是“棕毛殿”和“毡殿”组成的蒙古包大营帐,这种惟上都城独有的蒙古式建筑高大华美,内铺大幅地毯,有的可纳千人之多。

  元上都遗址凝聚着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那是祖先们不屈的灵魂。十八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柯乐瑞吉对元上都心驰神往,竟然在梦中游历了上都城,并在梦中做成了一首神奇的诗,这首诗名叫《忽必烈传》。

  ★秦始皇长城遗迹

  据《史记·蒙恬列传》所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时,“渡河据阴山,北假中。”这段记载说明了秦长城有一段据内蒙古阴山而建筑。

  王大方讲述:秦始皇长城延袤万余里,因距今两千余年,风雨侵蚀和自然变迁,在国内已属较为罕见。唯独在内蒙古阴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山谷之中,仍然保存有数百公里秦长城,至今雄风犹存。

  在包头市固阳县大庙,有一段长数十公里的秦长城,由石片垒砌而成,高约3米多,底宽4米。我国著名的长城学家罗哲文先生曾来此考察,给予高度评价。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乡北面的阴山中又发现一段总长度为250公里的秦长城,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这段长城已被确认命名为“小佘太秦长城。”

  小佘太秦长城位于阴山深处,东与包头固阳长城相接,西至狼山口,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东西相望不见首尾,气势非常壮观。我国北魏时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内蒙古阴山考察过战国秦汉长城,他在《水经注》一书中,描写阴山的长城是:“沿溪亘岭、东西无极。”今以此语形容小佘太秦长城,实为贴切。

  小佘太秦长城全部用石块筑成,高3.5米,底宽4.1米,顶宽1.5米,长城附近每隔0.5—1.5公里,筑有烽火台并筑有小城障以屯戍卒。这段长城一直沿用到西汉,汉武帝时曾经对长城加固维护,自武帝后半个多世纪,这里的长城一直为汉朝军队驻守。至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与王昭君和亲后,边庭烽火平息,汉朝军队从这里撤走,此后便未使用。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加之长城建筑得很坚固,所以才历经两千余年风雨保存至今,是我国秦代长城遗迹中保存最好的一段,成为专家学者考察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又是供世人旅游参观一睹秦长城风采的好去处。

  ★辽太祖陵

  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太祖陵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约1公里处,祖州城之西约5公里山中,是辽代第一个皇帝耶律阿保机(公元916——926年)的陵墓。耶律阿保机死于天显元年(公元926年7月,葬于次年8月)。

  王大方讲述:辽太祖陵墓是在太祖死后由一个汉族大臣主持修建的,选择在深山谷中。关于辽太祖陵的情况,据历史文献记载:太祖陵墓是凿山修为殿的,名叫明殿,在殿南修有祭祀用的膳堂,门叫黑龙门。在偏东处有圣踪殿,立碑叙述太祖外出打猎的情况,殿的东面有楼,又立碑记叙太祖如何创业建立辽国等事迹。此外陵园里还有石羊、狻猊(编者注: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音suān ní)、麒麟等。明殿还设置明殿学士一人,专门掌管文书等事。当时想进陵园是很困难的,甚至是各部的大官也得带上许多祭礼物品才得进陵园的门。

  在辽亡时,金兵焚毁了这个陵园,现陵门已被破坏,陵园门外留有殿基和石碑等残迹,不见其它遗物。进入陵园,回过头再望,南面的罗其格山像屏风一样把山口封住,陵园设在深山谷中,四周山岭上,凡是可以翻越走路的地方,都用很大的石块堵塞了。凡是可以建筑的地面,都有残砖、碎瓦和石础、石人、石刻等物。

  陵园虽然被破坏,但地下仍埋藏有珍贵的遗物,近几年来在陵园内发现有契丹大字残碑、精致的玉刻人物等等,说明地下文物很丰富,这些文物的艺术水平以及科学研究价值都是很高的。

  ★大召“九边第一泉”木匾

  大召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蒙语称“伊克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

  王大方讲述:大召,汉名为弘慈寺,后改名为无量寺。因召内供奉清朝皇帝牌位,遂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经奏请朝廷批准,改大殿为黄琉璃瓦,这在内蒙古地区仅此一例。大召坐北朝南,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和藏经楼等建筑,规模宏伟、气宇轩昂。

  山门为单檐歇山顶汉式建筑。白底黑字的“九边第一泉”木匾悬挂在山门之上。木匾长约3.3米,宽1米,为山西榆次人王用恒所书,字为行书,结构匀称,行笔流畅,神采飞扬,上下款为楷书,上款“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岁次癸卯季夏之吉,修葺御泉井,输金商户四百三十二家公谨献。甲子年(1924年)孟秋重立。下款榆次王用恒用□□书。”

  另有跋曰:“或谓九边袤长万里,井泉多苦恒沙,而他泉无闻,斯泉何独称御溯有由也。康熙丙子圣祖仁皇帝率师西征凯旋过此,适马渴求饮,跑地水出,命品其味,甘冽非常,遂赐名御泉。泉之得名传言如此,今濡笔而复识之,既铭灵泉献瑞,且志异迹永存。”

  读完跋语,可知“九边第一泉”之来由,所谓“九边”即清代北方九个军事重镇的合称,此处泛指北方,亦即北方第一甘泉之意。匾上方有楷书“古无量寺”四字,其来由为:“明崇祯时,清政权已坐大关外,并已征服塞外蒙古各部。土默特蒙古部都统受清廷之命,与大召喇嘛扩建大召,工毕,清廷赐名‘无量寺’。故称‘古无量寺’。”

  书写者王用恒,清至民国年间山西榆次人,生平事迹待考。

  ★匈奴人的虎崇拜

  虎乃百兽之王,在远古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崇山沟谷之间,曾生存着许多猛虎。距今两千多年前,游牧在蒙古高原的匈奴人拜“虎星”为其族星。《史记·天官书》云:“昂,胡星也”。昂星即是匈奴人象征勇武的虎星,它居古代天文学黄道十二宫的金牛宫,为正北之星。

  王大方讲述:今内蒙古博物馆所藏一枚战国时期的“虎咬牛金饰牌”,长12.6厘米,重221克,在金牌中间,是一头匍伏的金牛,两侧是两只猛虎,分别咬着牛的颈和腰部,牛的双角又穿透了两只老虎的耳朵。这枚金牌将虎星(昂星团)与金牛共处一宫,并以四虎噬牛的方式,表达了匈奴人对虎的崇拜。

  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沟畔,出土有两枚西汉时期“虎与野猪咬斗”纹金饰牌,长13厘米、宽10厘米,猛虎在下,野猪在上,各自撕咬着对方的后腿,呈相持状。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当时虎豕搏斗的激烈场面,令人为匈奴匠师敏锐的观察和高超表现力而叹服。

  为了表现群虎在深山中出没的场面,匈奴艺术家把成群的老虎刻画在阴山中膜拜。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日沟(汉译为老虎沟),保存有一幅战国时代的群虎岩画。这幅巨大的群虎岩画,在国内外是首次发现,它把猛虎的形状和风貌都栩栩如生地刻绘在巨大的岩石上,时隔两千余年,仍然保存完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匈奴人对老虎的崇拜,反映了远古时期游牧人的精神文化,通过许多精彩绝伦的虎形文物,我们可以对内蒙古地区的自然生态以及匈奴匠师高超的造型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