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唐山地震湖北救援者讲述:当年我们的心痛在一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06:07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

  灾情就是命令 救人是我天职

  30年前,唐山大地震发生仅几小时后,我省就组成救援医疗队,300多名医疗队员当晚即踏上北去的列车。在全国各省派出的医疗队中,我省医疗队到达时间最早。谈起抢救伤
员的那40多个日日夜夜,当年的救援医疗队副队长高潭仍然历历在目……

  今年77岁的高潭,时任省卫生局办公室主任,1976年7月,我省向唐山地震灾区派出救援医疗队,他任副队长。昨日,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首当年,眼里仍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7月28日上午,省卫生局接到紧急通知,要求火速派医疗队前往唐山救援。全局上下立即行动,一天之内就组成了300多人的“湖北省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于当晚出发。队员中80%是省暨武汉市直属医疗单位的骨干,其中多为外科、颅脑科专家。火车翌日上午到达北京,不等出站,交通车就将大伙接上直奔唐山。“灾情就是命令,救人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啊。”

  29日傍晚,到达目的地,湖北医疗队分别驻扎在唐山市外围的遵化县和丰润县,共有5个医疗点,由临时组织的省指挥部负责日常工作。当时,骨折和颅脑损伤病人比较多,我们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接收伤员。由于所带药品不多,治疗中,一边与当地政府联系,一边还让省里不断往唐山送药。

  医疗队在唐山驻扎40天,我亲历了唐山的惨状和凄凉,那场大地震确实是一场人间大灾难,留下的印象终身难忘。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那么重视,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事后我们得知,“在全国各省派出的医疗队中,我省医疗队到达时间最早、人数较多、救援时间也较长”。除此之外,我省的数家医院还接受了唐山地震部分重伤员的治疗任务,家家医院都不讲条件,全力以赴。

  高潭最后说,时隔30年,唐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想再回唐山,去看看新唐山的风采。(记者张洁)

  

唐山地震湖北救援者讲述:当年我们的心痛在一起

  1976年9月初,我省医疗队圆满完成唐山救援任务,离开遵化县之前,部分专家在县招待所前合影留念。前排右五为时任省卫生局局长、省医疗队队长杨桂生,前排左一为省卫生局办公室主任高潭。 (照片由高潭提供)

  不能让灾区疾病蔓延

  ——唐山救援医疗队防疫员胡昌良追述

  30年前,胡昌良是湖北省卫生防疫站防疫科副主任,也是我省派往唐山救援医疗队中唯一的防疫人员。昨日,这位70岁的老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说,那是1976年7月28日晚饭后,我带着儿子正准备去东湖游泳,路过办公楼时,站党委书记兼站长江光权拦住我,要我执行一个紧急救援任务,车已备好,马上出发。我迅速将儿子送回家,与家人打了声招呼,就上了车。赶到火车站时,只见这里已聚集了数百人,大多是各家医院的医疗骨干。时任省卫生局局长的杨桂生亲自带队,他在火车上作了简短的“战前动员”,我们这才知道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杨局长说,去灾区救死扶伤,还有余震不断,会有生命危险,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当时,我们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纷纷表态,要用生命去挽救唐山的兄弟姐妹。

  29日晚到达唐山丰润县后,我们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当时满目废墟,遍地死人,惨不忍睹。我的任务是指导并协助当地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控制传染病流行。最要命的是缺水,那么热的天,不喝水怎么行?无奈之下,我教人们在缺水的情况下怎么生存,即一边喝阴沟的水,一边吃“黄连素”,以防止拉肚子,这样持续了大约一周,直到喝到干净水为止,所幸没有发生大问题。

  灾区粪便、垃圾遍地,蚊蝇成灾,环境卫生十分恶劣。为控制蚊蝇滋生,我们用带去的“敌敌畏”进行环境和空气消毒杀菌,对实在控制不了的地区,就请部队用飞机在空中喷洒药物,遏制蚊蝇蔓延。由于缺电,一家冷冻厂储藏的肉全臭了,我“出谋划策”,指导他们进行“深埋”处理,有效消除了环境污染。

  在唐山的日子里,我们工作不分昼夜,累了就在芦蓆棚里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馒头或饼干。灾区医疗条件十分简陋,有的护士就用嘴为排不出尿的病人吸尿,还有的直接用手指帮助那些便秘的病人。每当回忆起这些,我都会泪流满面,为医疗队员们的真诚,为那一代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记者 张洁)

  千里之外,伤员专列疾驶而来

  ——访唐山地震武汉救助员、本集团职工朱久安

  唐山大地震后,全国各地积极援助。唐山及周边保定等震区部分伤员被送往各城市救治。1976年夏天,在武昌火车站紧张而又忙乱的一周救助工作,对时年21岁、一直在本集团印务公司工作的朱久安来说,终生难忘。

  30年前,地震一周后的一天早上,晴空万里,天气闷热难耐。朱久安刚进办公室就接到紧急任务,马上赶往火车站,去救助即将抵汉的数百名灾区伤员;同去的还有时任湖北日报办公室负责人的杨必定。“到处都是待命的救助员和救援车辆。”昨日,朱久安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站前广场前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卡车,都是各个单位派来协助救援的。工作人员个个风风火火、像打仗一样,有的负责登记、有的负责协调、有的急急往站台赶。“进站没一会儿,一辆专列从北方驶入站台。”车刚停稳,当时的小朱迅速跳上事先分配负责的车厢。“一上去就傻了眼。”如今的老朱讲述时仍忍不住皱着眉:“坐着的、卧着的、躺在担架上的,个个从头到脚都是半湿半干的灰泥。满车厢50多个伤员要么绑着胳膊、腿,要么不醒人事,呻吟声此起彼伏。车厢里奇热、奇臭,那种味道讲不清,混合着汗臭、烟味、灰土味,还有少许的腥味。”“很惨!”老朱说,很多伤员胳膊、腰都不能碰,架、扶都不能用太大力。一男伤员只穿了一条裤衩,表面没伤,但只要被轻轻碰到骨头就疼得惨叫,四五个人帮他都无法下车,最后几乎是被大家抬下车的。老朱抬的第三个伤者,是个长头发女人,双眼紧闭,手臂滑落在外,像死人一样。担架上的人,感觉似乎没穿衣服,也许因为情况紧急、物资缺乏,三伏天一个个都盖着厚厚的棉被,露在被子外面的身体上都是灰和泥,很难分清是男是女。

  第一天,武昌火车站到了两趟伤员专列,朱久安一直忙到晚上11点。“半夜回到家,人感觉特别累!”他说:“天气热、体力有些透支,主要是一天看到的都是惨状,心里很难过。”“第一趟专列伤员最多,每节车厢都塞得满满的。”朱师傅记忆犹新:“听说有的重伤员已在郑州、汉口等地下车,被送去急救,武昌是最后一站。第二天,送来的伤员逐渐减少,到三天后,伤员大概基本安置到位,余下的就只是一些后续工作了。”“对我们来说,这次救助是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现场没什么人聊天,更别说嬉笑。”老朱神情凝重:“这么多年了,想起自己能参与救援行动,我总引以为荣。”(记者 涂亚卓 实习生 阎兴化)

  

唐山地震湖北救援者讲述:当年我们的心痛在一起

  杨必定(右三)、朱久安(右四)向集团年轻人介绍,由于天气炎热,地震伤员到武昌火车站时气味十分难闻,参与转移的工作人员把他们当亲人,细心地抬、抱、背,一个个转移到指定医院。(记者 郑元昌 摄)

  记录余震波———武测地震班在唐山

  

唐山地震湖北救援者讲述:当年我们的心痛在一起

  地震班带队老师范良季的近照。

  1976年8月2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第6天,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背着行军被,高呼着激越的口号,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时隔30年后,此行的带队老师、原武汉测绘学院大地系地震班班主任范良季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班里30多位同学个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向学校写申请、打报告,主动请缨到一线测量余震。

  列车一路风驰电掣,同学们的心早已奔向了震区……

  那是怎样的惨景呀!范良季至今还心有余悸:踏上唐山的土地,到处一片狼藉。钢筋水泥的高塔变成扭曲的麻花,大地上随处可见一米多宽的裂缝,幸存的孤儿哭喊着“我要妈妈”被解放军战士抱上汽车……

  地震的余波还在继续。学生们放下行囊,立即投入工作:早晨5点钟出门,背着当时最先进的水准仪和激光测绘仪赶到目的地,一步一步实地探测,向地震研究中心提供最新的动态监控数据。

  头顶烈日,面朝黄土,同学们一干就是一整天。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晚上回到驻地,几十人挤在一顶帐篷里,蚊虫叮咬,酷热难耐,不少同学中暑,有的得了肠炎,一天拉肚子10多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仍坚守岗位。

  范良季说,地震猛于虎,她永远不会忘记地震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一次,范良季和学生们路过一间倒塌的房前,看见一位老太太独坐门前,念念有词。“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老伴……”每念起一个亲人,她就在地上插上一根竹篾,足足插了14根!老人空洞的眼神怅望着远方,早已没有了泪水。

  范良季和学生们从老人身边默默走过,胸中无限悲凉。“曾经的四世同堂变成了孑然一身,不知老人如何聊度余生”,一名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作为一名地震专业大学生,我深知唯有努力钻研,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才是对人民最好的报答。”

  在激情与理性的撞击中,同学们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升华。

  每一个数据,大家都要测量计算数十次;每一个结果,都要反复核对推敲。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个多月深入细致的测试,作为全国唯一进驻灾区的大学生地震监测队,同学们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余震监测报告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为京津地区余震预测提供了有力的论据。“这段经历,让同学们领悟、感受到地震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同学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范良季告诉记者,如今,地震班的同学大都工作在全国各地地震监测部门,成为我国地震观察领域的“千里眼”、“顺风耳”。

  (记者 龙华 刘娜 陶忠辉 通讯员 张超)

  灾难激活了骨子深处的情感

  ——访中南医院骨科教授陈振光

  受唐山市政府的邀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教授陈振光,重返唐山,参加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那一幕幕终生难忘。”昨日,记者连线正在唐山参加纪念活动的陈振光,他感慨道。

  1976年7月29日,时任医院骨科副主任的陈振光突然接到通知,率领该院45名医务人员紧急奔赴唐山,参加救援。带上药品、器械、放射机和饼干等,医务人员乘坐火车直奔唐山。

  眼前的景况让大家震惊了,满眼断壁残垣,废墟里随处可见斑斑血迹,还不时传出伤者痛苦的呻吟。

  根据安排,陈振光带领的医疗队驻扎遵化县,遵化钢铁厂成为他们的救援点。由于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地方当“病房”,救援队就将一座小煤山挖走,腾出一块平地,医生、伤员合住一起。

  刚开始的几天里,每天都有一两百病人送到救援点,医生们不分昼夜手术、包扎,实在熬不住了就小憩一会。

  为减少手术病人感染,医疗队利用残破的墙体搭建起一个手术室。

  8月5日下午,陈振光和外科医生徐良友等一起给一位30多岁的男伤员做膀胱修补手术。刚打开病人腹部,探测到修补点,突然,墙体晃动。“地震了!”陈振光大喊一声。来不及丝毫犹豫,大家拿起一卷纱布,盖住患者腹部,双手托起病人就往外跑。

  在塑料大棚里,医生们仅用3分钟就架起一间手术室,继续手术。不料,无数苍蝇来袭,无奈只得分派两名队员拿着大蒲扇赶苍蝇。1个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

  时至今日,陈振光还清楚地记得一位年轻的女教师。

  当时,她锁骨骨折,被送到救援地后,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你们把我骨折的地方固定好就行了,我要回去照顾我的学生。没有我,学生怎么办哪?”陈振光说:“大家骨子里都萌动着一种情感,平时不易察觉,但在共同面对灾难的那一刻,这种情感被激活了。”

  在救援时,许多医务人员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食物和水分发给病人,自己则忍着饥渴,为病人疗伤。经过46天艰苦救援,1000多名伤员获救,且无一例手术感染。

  陈振光感叹:“或许正是这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让唐山发生了巨变。”

  30年后,陈振光再次踏上这片热土,很多人喊他“恩人”。陈振光说:“其实,真正的恩人是唐山人心中那种坚韧的品格。”

  昨日,在唐山,陈振光碰到一位妇产科医生。当年,她是一名受陈教授帮助的10岁小姑娘,姐姐在地震中遇难了,小姑娘从废墟中爬出来,继续坚强生活。陈振光说:“正是拥有这份坚韧,唐山人从废墟中站起来,一步步建起今天的温馨家园。”(记者 胡蔓 实习生 雷剑 通讯员 高翔)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