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李春华同班同学深情撰文追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0:18 法制周报-e法网

  李春华同班同学深情撰文追忆

  哭华哥!回不来的班长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前天,我们的好班长李春华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英勇牺牲。

  昨天,烈日下,28名历史文化学院03级的同学在他家乡的青山上给 “小花”(男生给华哥的昵称)送别。

  简陋的葬礼,哭得晕倒的亲属,我看着他的遗物烧为灰烬,仍觉得这是场噩梦。半个月前还认真地在我后面考试的人,竟已躺在眼前的黑棺中!

  我终究放弃了看他的遗容,被溺死的人,不再有生前一般的模样,我不想看见那张变形的脸,脑海里他开朗的笑容仍旧清晰,我不愿打破这个美好的回忆……

  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真的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以前觉得这种事情都是媒体夸大,骗人煽情的,现在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撼,真实而感动。

  家境贫寒,却平静地把

助学贷款的名额让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出去春游,忙前忙后做好一切令大家安全、令老师们放心的准备。

  这一切,在他生前,我觉得只是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应该的责任,却不曾细想过那种一心为大家着想的坚定意志。我的张扬与他的平静并不容易有交集,但他作为一位班长一名同学,留给我的印象却是如此鲜明。

  听到噩耗的22日凌晨,所有同学都失眠了。凌晨6时,身在长沙的同学都赶往“小花”的家乡,老师为了安全,劝我们派代表去就行了,但挡不住我们毅然前往送行的心。旅程中大家仍难以入眠。

  真的,凌晨3时听到这个噩耗,真的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事实。想想以前一起同甘共苦的同学,一起学习工作的班长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伤心,更是悲痛……怀着悲痛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衡山,来到了他住的地方。破旧的土砖房里除了一台电视机外就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了,他那瘦弱的双亲正倒在一张只铺了稻草的床铺上痛哭不已。是的,失去儿子是最心痛的,何况还是那么优秀的儿子。

  痛哭的父母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我们泣不成声,没人想到班长家境竟如此贫困,而准备暑期回长打工的他,第二天离家的火车票都已买好!

  今天凌晨,疲惫的同学们回到了长沙。我们趴在楼道上、地上、桌上,含着泪水写下了自己记忆中关于“小花”的点点滴滴……

  “小花”的哥哥弟弟学习都很棒,但为了“小花”上大学,他们都放弃学业去外面打工,而只有一年就可以毕业的他却为救人而牺牲了。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想想在不久前还听着他那开朗的声音,现在却不在同一个世界了。

  他是我们年级口碑最好的,他们家非常贫困,就连那件破旧的土砖房都不是自己家的,是叔叔给他的,他们家的房子在七年之前就倒塌了。而他在同学面前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家困难,在大学三年期间,他从来没有申请过助学金和补助金,他总把难得的机会让给其他的同学,面对困难,他始终奋发图强、积极乐观地生活着。

  春华哥,我们的好班长,一路走好!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杨柳写于2006年7月23日

  ·记者手记·

  探访春华家我哭了

  4天的采访中,记者一直被这位“80后”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李春华是个朴实的人,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和品德精神值得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学习。

  一路踏寻了李春华从清贫的家、小学、高中一直到大学的点点足迹,记者一次次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有的人死了,他的精神还活着。”李春华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看到他破烂得几乎一无所有的家,听他的父母和哥哥满怀悲痛回忆春华生前的点点滴滴,记者一直在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跟他父母告别的那一刹那,泪水终于忍不住往下坠落,这是记者第一次在采访对象面前落泪。

  “春华不该丢下我们一家人就这样走了。”他的父母不止一次说起这句话。记者能深深体会这句话的重量。一家人的顶梁柱突然塌了,李春华已与衡南一中口头约定,毕业后回母校教书,家里欠下的1.5万元债还等着他还。记者无法知道他在生死关头,选择去救第二个小孩时在想什么。他在那一刹那完全可以选择放弃救人自己求生,但他还是一头扎入水中,那一脚把生还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这正是他的生死抉择。

  春华的舍友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从没想到班长家里这么穷,他总是先考虑别人,生活朴素,忙于学习和做各种兼职,从未提及家庭情况,他甚至不会玩

网络游戏,这在一些“时尚”大学生眼里简直是个“笑话”。

  李春华的人格魅力让人肃然起敬:舍己利人,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从李春华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激情,他们仍是祖国未来的精英。

  本报见习记者 蒋伟

  中国大学生的英雄气质

  2005年9月,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然而,在人们强烈呼唤大学生道德回归的时候,一些英雄雕塑般的形象树立在我们面前。张华、洪战辉、陈野平、李春华,这些新时代涌现出来的优秀大学生,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年轻的生命里,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张华,80年代的价值标杆

  1982年7月11日,大学三年级学生张华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张华的事迹传遍全国,同时也引发一场“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范围内的讨论。

  其实,张华在生前已经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曾多次对杨晓军等同学说:“我们不仅要在外表上像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道德上、知识上都是个大学生。”

  当时,一些人认为张华的舍己救人的精神虽可贵,但结果却“不合算”,一来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钱白白付之东流,二来一个大学生的价值也应当在更适合的地方体现。这种看法在当时遭到了激烈的批评,绝大多数的人都肯定了张华的举动,认为这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需要发扬光大。

  洪战辉,苦难书写人字

  今年24岁的湖南怀化学院学子洪战辉,12年来自强不息,克服种种困难,支撑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供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捡来”的妹妹,这一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洪战辉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偏远的洪庄村。13岁,洪战辉母亲离家出走。伺候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抚养不足周岁捡来的小妹,照顾年幼的弟弟,令洪战辉过早地感受了生活的艰辛。

  16岁那年,他开始带着小妹妹外出断断续续求学打工,尝尽各种辛酸和屈辱,这使他更为执著,也更为坚韧。

  2003年7月,洪战辉被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录取。为筹措5000元的学费,他利用假期,在一家弹簧厂打工挣了1500元。钱还不够,在前往学校报到时,洪战辉扛着装有100多公斤弹簧的袋子上了火车,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将这些弹簧卖给了一家制造捕鼠器的制造商,将所得的2000多元钱交到学校。

  为了生活,他在学校卖电话卡、圆珠笔芯,为地方电视台拉广告。他拼命挣钱,却从来舍不得从食堂打一份荤菜。苦难,让洪战辉在成长过程中,竖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陈野平,湖师大的同门英雄

  陈野平的事迹与李春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同为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同样在家乡为救落水儿童而牺牲。

  2003年8月3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生陈野平为救两名落水少年壮烈牺牲。他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在社会上激起巨大波澜。

  当日下午5时许,湖南省涟源市三甲乡财溪水库,梁军、梁威两兄弟抱着篮球,下到水边玩耍。一不小心篮球漂走了,兄弟俩抓不住篮球,反而跌落到水深处。

  陈野平听见呼救,拔腿朝坝上狂奔,一边跑一边脱衣,口里喊着:“别怕,我来了!” 奋不顾身地跳进水库,拼命地向两个少年游去。

  他先抓住梁军,使出浑身力气把他推上岸。这时,他已感觉体力不支,却仍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

  陈野平潜入水里,想用脑袋把梁威顶出水面,但梁威用脚死死夹住他脖子,手也紧紧抱着他的头。很快,两个人都沉了下去。陈野平就这样用年轻的生命写下了永恒。本报记者 刘俊

  同学感言

  或许,泰山跟鸿毛之间的距离就那么一小步,很多人没有跨过去,春华的人格和品德比泰山还重。很悲痛春华的离去,但他跨过了常人无法跨过的那一小步,又让我们感到骄傲。他没有走,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李春华同班同学周盛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