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让残缺的家充满阳光(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9:28 内蒙古晨报 | |||||||||
坚强的曹英 内蒙古晨报记者 菅雪燕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菅雪燕)曹英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工作。她24岁的时候就成了两个孩子的继母。若干年过去了,她把非己所生的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又把丈夫从死亡线上呼唤回来,她用自己圣洁无私的爱让一个曾经残缺的家庭充满了阳光。 ★嫁给比自己大十岁的丈夫
曹英和丈夫是读包头电视大学时的同学加同桌。那时她的丈夫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优秀,人品也很好,就是不善言谈。细心的曹英慢慢发现,他总是来去匆匆,有时来学校上课手上还粘着面粉。后来两人熟了,她了解了丈夫的一些情况:他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们五个孩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连小学都没读完,就参加了工作。他一直很热爱学习,工作之余刻苦自学,1983年考上了包头电视大学,被评为三好学生。 了解了他的经历后,曹英既同情这位年长她10岁的男同学的遭遇,又非常敬佩他的勤奋刻苦与坚强毅力。尤其在她得知他有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他又当爹又当娘操持家务的时候,曹英与他开始演绎爱情的浪漫。 1987年,24岁的曹英嫁给了年长她10岁的丈夫,成了丈夫两个孩子的继母。 ★用心呵护继子女成长 曹英嫁给丈夫的时候,丈夫的儿子当时15岁,正在读高一;女儿13岁,正在读初一。当时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对于年轻的继母,他们经历了从开始时的陌生和疏远,到后来的信任与依恋的过程。他们发现,继母用全身心的爱呵护他们,抚养他们。 在婚后不久要过年的时候,曹英获得了包头电视大学50元钱奖学金。当时她和丈夫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80元,孩子上学花费也多,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宽裕。这50元钱的奖学金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曹英拿着钱首先想到了孩子们衣服单薄,又添了点钱给孩子们买回了羽绒服,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过了个年。而她自己却只穿着婚前妈妈给买的已穿旧了的衣服。 除了在衣食住行上关心孩子,曹英还积极辅导孩子们学习,并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总结出来,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孩子们刚开始学化学时,觉得化合价有点难记,曹英就把自己当年学习化合价时背的顺口溜教给孩子。有了这个秘诀,孩子们觉得化合价好记多了。 为了教育好孩子,曹英还广泛阅读了许多教育家的经典作品,如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的《发现母亲》、柯云路的《情商启蒙》等,她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在曹英的教育和辅导下,在她与孩子共同生活了三年之后,儿子于1990年顺利考入天津大学,后读取了研究生,又到国外深造,现在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 1993年,女儿也开始考大学。可她却没有哥哥那么幸运,连考了两年都落榜了。女儿丧失了信心,决定外出打工或者读电大。正当女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丈夫的单位开始进行房改。丈夫当时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只要交8000多元,就能分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新楼房。他们犯了难。曹英和丈夫商量说:“什么事情也没有比孩子上学更重要了。女儿为什么要打工或上电大?就是为了减轻咱们的经济负担呀。咱们还是先考虑孩子上学吧,把钱留给孩子用。等以后经济富裕了,再换大房子吧。”于是,她和丈夫申请了一套小面积的旧房子。 曹英鼓励女儿继续复读,在第三年的高考中,女儿终于考上了天津商学院,如今也有了较好的工作。儿女们相继成才,也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伴侣。对于继母曹英,他们有着太多的感激与热爱。有一年的母亲节,女儿发给曹英这样一条短信:“有一种温馨来自于心灵中的惦记,有一种快乐来自于思念中的回忆,有一种关爱超越了世俗的轨迹,有一种温暖放在心中像彩虹一样美丽。祝我亲爱的母亲永远年轻、美丽。” ★用爱帮助丈夫战胜病魔 正当曹英为多年的艰辛刚刚松一口气的时候,不幸降临在了这个家庭。 1995年5月,丈夫被诊断得了脑胶质瘤。这是一种恶性脑瘤,治愈率极低,这也意味着丈夫正在一步步接近死神。曹英带着丈夫去许多著名医院治疗,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不会放弃! 丈夫看到别的病友都花了很多的钱看病,最后还是人财两空,就对曹英就:“英子,别到处跑了,别白花钱了,你还那么年轻,得给自己留点后路。”可曹英却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即使砸锅卖铁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丈夫在无比的感动中开始以极大的毅力顶住了在放疗中的各种不适,坚强地和病魔做斗争。曹英也不辞辛苦四处打听各种治疗脑瘤的偏方,用各种营养品调理丈夫衰弱的身体。经过曹英的不断鼓励和努力,几次检查之后,丈夫的瘤体一次比一次小,最后竟无影无踪彻底痊愈了!据大夫说:这种病痊愈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