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银行理财风险多被轻描淡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3:36 大众网-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10月25日讯(记者魏传强)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升息预期的不断增强和汇率市场的频繁波动,省城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一波接着一波地涌现出来,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各家银行间争夺客户的有效手段。记者采访发现,各家银行在宣传其理财产品时,往往将收益说得天花乱坠,但对于产品的风险却往往是轻描淡写。

  记者采访了各家银行后发现,各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营销理财产品时,往往是宣传理
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要比同期储蓄存款的利息高出多少,但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他们则非常回避。在经七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营业大厅,一位工作人员承诺:“这批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央行的票据、国债和金融债,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你可以放心购买。”

  记者今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银监会于日前先后两次发布理财风险提示通知,要求各家银行禁止将理财产品当作一般储蓄产品,进行大众化推销;银行应向客户提供相应的风险揭示内容,并以通俗的语言和适当的举例对各种风险进行解释;银行不得销售无风险管控预案的理财产品。记者注意到,虽然鉴于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在宣传上把这些理财产品用“预期收益”字眼代替了“保底收益”,不过有的理财产品“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多少”的字眼还是相当显眼,对于这些理财产品的风险要么很少提及,要么轻描淡写一句带过。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各个银行都在抢占理财市场,每个银行都有一定的完成指标。为了解除投资者的疑问,银行往往会用“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吸引部分投资者。但事实上,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并不确定,有些银行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拿不到预期的最高收益。

  省城一位金融专家指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只选择银行储蓄这一收益固定、基本无风险的理财方法,长此以往,就缺乏对其他理财产品特点的认识,部分消费者简单地将理财产品等同于储蓄存款,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该专家提醒,任何理财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也应当谨慎考虑,不要被一些“空头承诺”所迷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