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300名公安特警正式上岗 身怀绝技护省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09:17 石家庄日报

  公安特警正式上岗 防暴支队“功成身退”

  身着盔甲,手持盾牌,300人“啊……”地呼喊着口号“哗”地跑上场来,愣是让很干净的广场上也荡起几许尘埃。10月20日,我市公安特警汇报演练暨上岗仪式在家世界广场举行,这支特警队伍的首次亮相,赢得了群众的一片喝彩。警方表示,有了这支队伍,他们对维护省城治安、打击刑事犯罪更有信心。

  特警“沙场”显神威

  一个漂亮的背挎,将“敌人”重重地摔在地上;一个侧踹,四层木板被踢得粉碎;一声大吼,4块摞在一起的砖头应声而裂……

  就在人们为特警的精彩演练喝彩时,突发了一起警方模拟的“聚众持械斗殴”案件。七八名男子手持刀枪棍棒打在一起,一名特警上前制止,遭众人持械围攻。只见这名特警闪、转、腾、挪,拳脚并用,眨眼间,将持械人一一掀翻在地。

  当全副防暴盔甲武装的特警队一出场,更是吸引了众人眼球。只见他们右手持棍,左手盾牌,一起发出“啊”的声响。一字队形、拦阻队形、箭形队形、三角队形……变化多端攻防队形,让这支特殊警察部队的特点展露无遗。

  据介绍,市公安特警支队成立于去年8月,加上新招录的147名队员,人员共300人。其前身石家庄市公安防暴支队则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功成身退”。

  “炼狱”训练铸铁汉

  市公安特警支队的高警官告诉记者,要成为一名特警实属不易,除要经过政治审查、体格检查、文化考试、心理测试等一道道关卡,还要经过“炼狱般”的体能、意志品质的各种考验。

  特警队员的训练主要分为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两种,技能训练又分为战术训练、个人训练、射击训练、手语训练等等,其中仅手语训练就有40多种。在前些日子里,这些特警队员们可以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强化训练。

  比如,射击是特警队员的看家本领,任务的性质要求现场射击,从拔出手枪到打出子弹必须在1秒钟内完成。特警的射击往往不是标准姿势射击,因此难度更大。要完成这一训练科目,没有上千、上万次的重复练习,那是绝对过不了关的。

  作为特警还要具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不仅要能开大大小小的各种车辆,而且还要具备特技驾驶技能,像高速行驶中180度的转弯、高速倒开汽车、高速跟车等。普通人乍一坐上汽车是很难适应如此高速行驶,而作为特警就必须适应。

  近似残酷的训练,让特警们个个摔打成钢铁硬汉,练就了一身绝技,为处置突发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队伍战斗力,这些特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将轮换到其他警种工作,留出空缺由重新选拔的精英及时填充。

  装备全省最先进

  这支300人的队伍,是我省唯一一支特警队伍,其装备也是全省公安队伍中最先进最全面的。

  按照公安部“把最精良的装备配备到特警队”的要求,我市特警支队的装备配置严格按照公安部统一标准进行。目前,特警支队有各类枪支、警棍、防暴盾牌、防弹头盔、夜视仪、折叠梯、抛绳器等武器装备,还有装甲运兵车、防暴服、防刺背心、盔甲服等防护装备和大型运兵车辆等装备。

  蒙面头套是特警队与其他警种的最大区别,以防火布料做成的头套令队员面部得到保护,避免在执行任务中被火焰或爆破热浪灼伤,而且对歹徒的心理起到震慑作用,有利于战术应用。能携带20多种不同设备的背心、可以徒手夺刀的手套……这些装备在特警队员执行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八项职责保平安

  这支队伍,是省会公安队伍中年纪最轻、素质最优、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公安部、省公安厅根据任务需要,可以整建制跨区域调动。其担负的主要职责为:

  1.在处置行为激烈、对抗性的群体性事件中依法实施现场管制强制性措施;2.在处置暴乱、骚乱事件中,担负攻坚、突击任务;3.处置劫持人质、飞机、轮船、列车、汽车和持枪作案、爆炸等暴力恐怖活动及其他严重暴力犯罪活动;4.处置在大型活动和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5.在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安全责任事故中,担负紧急抢险救助任务;6.重大活动保卫和经公安机关批准的特定人员的随卫;7.担负特定的巡逻执勤和社会治安防控任务;8.经公安机关领导批准的其他必须由特警队承担的机动任务。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是全体特警的座右铭。这支具有威慑力和战斗力的精锐队伍,已经成为了我市公安机关的拳头力量。

  相关链接

  缘何组建特警队

  2005年3月,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全国36个重点城市要分别组建特警队伍。目前,36个城市的特警队伍已组建完毕。

  据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进一步加大,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增多,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安机关在反恐、打击暴力和处置突发事件方面,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