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60载“芳华”韵味流转 一股暖风熏得八闽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00:39 东南快报

  1946年,尹桂芳在上海成立芳华剧团。

  剧团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数十个剧目,风靡剧坛。并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尹派”艺术。

  1959年1月,芳华人支援福建,将越剧发扬光大。从此,光彩夺目的“尹派”艺术成
为福建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尹桂芳卒于2000年,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

  

60载“芳华”韵味流转一股暖风熏得八闽醉

  告别上海

  很多戏迷都哭了

  谢秀芳,15岁入芳华剧团,24岁随团来福州。10月13日,站在记者面前的她,依然清晰记得当时开动员大会的情景。

  “团长说,福建水果种类特多,气候又好,福州人也好。而且,应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的邀请,支援前线也是件光荣的事。我当时年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想见识见识也不错。

  当时的离开,在上海可轰动了。1959年元旦刚过,那天,上海火车站人山人海,乐队敲锣打鼓,响声震天,我们每人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欢送我们的有上海市委领导、文艺界同仁和戏迷们,非常震撼的一幕是,激动的戏迷们,手拉手拦在了火车前,不让我们走,很多人都哭了。”

  来到福州克服了重重困难

  告别了沪上13年的辉煌,更名“福建芳华剧团”,谢秀芳和姐妹们面对的是,在一片越剧的荒野上,开辟出一片绿地。

  “1959年来福州,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物资紧张,街上什么都没有。我们吃食堂的,除了空心菜就是包菜,连油星子都沾不到。

  我们唱的是江浙一带的戏曲语言,可那时的福州人都说福州话,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说,所以我们说的话双方都听不懂,更别说看戏了。因此,戏迷非常非常少,剧场特萧条。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先是打字幕,然后是下工厂。

  为了保持新鲜,吸引更多的观众,领导还要求每天换一出戏,这可把我们难倒了。要知道,排一出戏要花一个半月,在上海,一出戏要演好几个月。短短时间内,我们就把在上海几年来排的戏都演了一遍,还要腾出时间排新戏。

  慢慢地,观众就多了起来,以知识分子为主,医生、解放军、政府官员、大学生等,渐渐领略到了越剧的服装美、化妆美、音乐美、唱腔美。”

  文革十年没有唱过一句戏

  当唱之年,不能唱,莫大的悲哀郁结于心,导致了一代越剧大师尹桂芳的悲剧发生。

  文革十年,谢秀芳和其他演员都被下放到农村,四处漂泊,没有唱过一句戏。

  “文革初期,大字报铺天盖地,很多人都进了牛棚。尹团长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有一天,她从医生那里回来,拿着新配的安眠药猕尔通和治脚气的癣药水,全吃了下去。在医生的抢救下,才捡回了一条命。但却落下了后遗症,脚有点瘸,半身手脚无力。

  1979年东风解冻,重建芳华后,尹桂芳重当团长,她的一只手都用绷带吊着”。

  韶华易逝,如今,这一代人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唯有唱腔流传,芳华剧团依旧。

  在轻轻的哼唱声中,几分韵趣、几分优雅、几分柔肠,仿佛来到那片江南水乡,碧水轻舟荡漾间,吴侬软语一波三折,丝野小调一唱三叹,韵味流转,一股暖风熏得八闽醉。

  也许我们早就醉了,醉在47年前,福州那片无边的衣袂翩翩间,无法自拔。

记录:记者 林佳 摄影:记者 刘昌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