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前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10:12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编者按:10月19日出版的2006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市委书记高雄题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前进》的文章,现全文转载。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十一五”期间,玉林市要全面推进富裕玉林、文化玉林、生态玉林、平安玉林建设,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艰苦奋斗,团结实干,使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5年,全市GDP增幅达13.0%,工业总产值增幅达24.2%,财政收入增幅达12.7%。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面对这些新矛盾、新问题,我们深深感到,要保持玉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谋发展、促发展。

  首先是坚持统筹发展、全面发展。针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我们深入开展扶贫攻坚战,引导财政和社会资金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这几年,玉林市的县域经济不断实现新突破,2005年,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玉州区、北流市荣获2004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为了改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我们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不断增强玉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次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打造现代加工业基地,坚决淘汰工艺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努力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企业,使它们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三是加快发展商业、物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产业,积极推动服务业现代化。同时,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发展质量

  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又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解决发展后劲问题。近几年,我们先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在农村,用两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4.88亿元,为老区群众办了七件大事,基本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在城市,坚持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重点抓好“一江两路五区”建设和改造。同时,认真抓好城区主要街道的绿化、美化和亮化以及道路硬化、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强化城市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以建设桂东南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把玉林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产业承载能力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夯实发展基础。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用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用好的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千方百计开辟农民增产增收的新路子。一方面,围绕“农”字做文章,立足市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另一方面,注重从“农”字以外找出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培育能够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与支柱产业,增强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城乡协调发展。以农业部、商务部、国务院台办批准在玉林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为契机,重点引进大型台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玉林市农业企业的经营水平,实现玉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我们建立了“党员找群众听意见、群众找党员解难题”的“双找”制度,深入开展“万名党员下基层解难题”大行动和“立足岗位比奉献、为民办事比实效”的“双比”活动,集中力量解决乱收费乱罚款、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进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推进科学发展进程。

  把握发展机遇,制定发展规划。玉林地处桂东南,当前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使玉林成为区域发展的中心,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粤桂合作向纵深拓展,使毗邻广东的玉林承东启西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可望接受更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环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营造了一个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互利多赢的新格局,为玉林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玉林市委、市政府在对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市情出发,制定了“一条走廊(玉贵走廊)双融入(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齐兴创名城、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并举争率先、四个玉林(富裕玉林、文化玉林、生态玉林、平安玉林)求和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这一发展规划。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以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扶持发展特色中小企业,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规划建设机械制造、建材、陶瓷、医药、食品加工、林化等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布局,集约利用土地,集中建设市工业园、玉柴工业园、陶瓷工业园等重点园区,使工业园区成为玉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坚持开发与开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近两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一、第二届“玉博会”,与国内外客商签订了多个投资项目,一批著名企业相继落户玉林。“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对外贸易的质量,促进玉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挥玉林作为广西和大西南通粤港澳“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加快与珠三角产业和市场的对接,加强与粤港澳的全面经济合作;扩大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充分发挥玉林作为广西最大侨乡的优势,鼓励侨胞回乡投资。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