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只因打球起争执一中学生在教室内被砍伤》连续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11:42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刘继斌

  本报讯21日,本报《只因打球起争执一中学生在教室内被砍伤》一文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哈市各中学校园暴力经常发生,而且校园暴力不断升级。为此,家长们呼吁,有关部门应该采取行动,遏制校园暴力的蔓延。

  18日早晨,因为前一天打球发生争执,哈市第86中学初三的几名男生竟持刀将初四一名男生在教室内砍伤,至今伤者吕春旭还躺在医院内,事情也没有结果。事后,吕春旭对记者说,他们学校经常发生学生相互打仗、斗殴的事件,而且上学期一名学生还在学校内被砍伤,缝了10多针。平时,学校内也经常有个别学生携带凶器上学,一些经常受欺负的学生常常都是胆战心惊。

  记者在对哈市其他几所中学采访时得知,各中学都曾出现过学生在校被打伤的事件,而且也发现过有学生上学携带凶器的现象。那么校园暴力是怎么滋生的呢?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门诊医生介绍,很多校园犯罪都是由于孩子们对法律的无知和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缺乏管理能力造成的。从近年来一些校园暴力的案例来看,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恶性、频发的趋势。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好了,身体发展比较快。会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但没有地方去使用。假如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很失败,又没有很好的课余活动,来消耗他的能量,那么很可能在不良的游戏规则里面构成暴力倾向。而在心理方面,孩子们对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十分欠缺。比如,经济上的冲突,会让没钱的孩子和有钱的孩子攀比。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每年有近两万名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50万儿童遇车祸、中毒、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10.5%%的学生遇到校园暴力。另据了解,哈尔滨市共有150万青少年,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且呈低龄化、多元化、复杂化、低学历化、团伙化趋势,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据了解,为了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省教育厅年初曾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立即开展以落实校园治安秩序、门前交通秩序、门卫管理、公寓管理、校园巡逻、报警点设置等方面的专项检查,特别要对学生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的情况进行彻底清查。

  家长们呼吁,上级教育部门提出了管理要求,各学校应该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的再次发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