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专家暮年耕耘不已——延长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8:00 荆楚网-湖北日报

  记者吴志远

  他们试图不引人关注,但人们还是向他们投以尊敬的目光。

  那是一对身材矮小而精神抖擞的老夫妇,正在十堰山区参加重阳节前的一个全省性柑橘会议。利用会议间歇,他们来到丹江口库区的橘园里,漫山黯绿的叶子和缀满枝头的或
黄或红的“小灯笼”,映衬着他们花白的头发,格外显眼。

  其中那位老妇人,跟寻常街巷中的老太太没两样,她正在一群年轻的研究人员中间,耐心地跟一位小伙子讲解着什么,其他人则毕恭毕敬地聆听。

  吃晚饭时,碰巧我就坐在老夫妇旁边。老妇人平静地说:“我以前是搞梨树的,后来改行研究橘树。前几年,一直在家带小孙子,现在他4岁上了幼儿园。我解脱了,又出来活动活动,老伴没事跟着来作伴。”

  旁边一位年轻人偷偷告诉我:“她就是鼎鼎有名的柑橘专家周绂,各地都争相请她作技术指导呢!67岁的周老这次复出,是橘农的福气啊!”

  华中农业大学的一位副教授介绍:“在农业科研战线,像周绂这样退而不休的老专家多着呢!”

  他举例,前些年去世的全国柑橘界“第一块牌子”、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文才老人,到了90岁的高龄,还跟年轻人一样,挤火车赶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去参加全国柑橘会议。

  这让我也回想起来,多次在基层采访中,总会看到一些苍老却令人感动的身影。

  去过武陵大山区五峰县的人都有体会,那段冗长而颠簸的山路,即使年轻人,也倍感吃不消。而我几次到五峰采访茶产业时,次次都碰到了省农科院的老专家刘付璆。1934年出生的刘老,20年如一日,来回奔跑在省城和大山之间,悉心指导当地茶叶加工。不久前,五峰的“采花毛尖”跻身全国名茶系列,老人格外高兴。

  另一位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的朱英国教授,虽已66岁高龄,却压根不服老。他带着一帮年轻人,常年活跃在江汉平原上,独创出国际公认的水稻三大细胞质类型之一的“红莲型”水稻,和袁隆平院士齐名。

  如今,红莲型系列水稻新品种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逐步改写“荆楚栽稻、吴蜀供种”的历史。

  是什么驱使着这些老专家,让他们如此痴迷,暮年还耕耘不已呢?

  在荆州长江大学的戴绍钧和马来运两位老人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1972年至今,老夫妇俩先后主持多个水稻新品种选育,育成早籼优质米品种“青革早”、三系杂交稻“汕优8号”和两系杂交稻籼型光敏核不育系“湖农5s”,一生硕果累累。

  3年前,这对老夫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割舍不了搞了一辈子的育种工作。俩人一合计,自费到海南搞科研。每年冬季,他们在当地水稻播种之前去海南,春季水稻收获后再回家,每年要花去一万多元,没人补贴,两老却毫无怨言。

  面对别人眼中的困惑,戴老爽朗地笑了:“到海南育种,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年比湖北多种一季水稻。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季,它使水稻育种科研的速度加快了一倍。这不等于我的生命也延长了一倍吗?”

  我明白了,这些农业科研战线上的老骥们,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延续着宝贵的生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