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随礼风盛 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陋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08 沈阳网-沈阳日报

  编者按:今年十月金秋,婚庆扎堆,喜气洋溢,办婚事者红包鼓胀,礼金大丰收。可贺礼宾客虽然脸上笑着,心里却在叫苦:这才半个月,全月工资大半随了礼,手里还攥着好几份请柬呢!像这样不堪随礼重负的人不在少数。随礼,渐成每个家庭不情愿的人情消费,演化成“钱尚往来”的送钱怪圈,让人反感又无可奈何。随礼数额快速蹿升已经渐渐失去贺喜祝福、表达情意的本意,成为一条谁也无法摆脱的“红色人情锁链”。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陋习?

  礼金狂涨涉及所有家庭,影响民间习俗和社会风气。因此,本版开办“随礼风盛,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陋习?”专栏,欢迎读者参与讨论,讲述自己的随礼苦恼;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转变不良风气的建议和想法。热线电话:82355110e-mailljy176176@vip.sina.com

  编者按:今年十月金秋,婚庆扎堆,喜气洋溢,办婚事者红包鼓胀,礼金大丰收。可贺礼宾客虽然脸上笑着,心里却在叫苦:这才半个月,全月工资大半随了礼,手里还攥着好几份请柬呢!像这样不堪随礼重负的人不在少数。随礼,渐成每个家庭不情愿的人情消费,演化成“钱尚往来”的送钱怪圈,让人反感又无可奈何。随礼数额快速蹿升已经渐渐失去贺喜祝福、表达情意的本意,成为一条谁也无法摆脱的“红色人情锁链”。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陋习?

  礼金狂涨涉及所有家庭,影响民间习俗和社会风气。因此,本版开办“随礼风盛,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陋习?”专栏,欢迎读者参与讨论,讲述自己的随礼苦恼;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转变不良风气的建议和想法。热线电话:82355110

  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积蓄无几

  一个月参加十三份婚礼

  “这实在是受不了了,一个月13份婚礼,平均不到三天就参加一个婚礼,礼金随了6000多元,人家开玩笑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可是真正体会到了。”10月28日,家住沈河区的林女士参加完这个月的最后一份婚礼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自己的苦恼。

  随礼花光所有存款

  林女士刚刚参加工作,大学同学、中学同学和一些同事都到了适婚年龄。“都说今年结婚好,明年没有立春是‘寡妇年’,这不都抢着结婚,仅仅国庆七天假我参加了六个婚礼。我刚参加工作,每个月还要给父母一些钱,加上自己租房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存款,一个月参加十几个婚礼,把钱全花光了。自己想想每天拼命工作,敢情都是给别人打工呢!”林女士颇有些委屈的说。“其实人在社会上哪能没有几个朋友呢?好朋友结婚我也高兴,去祝福是应该的,可是有一些根本不太熟的人,甚至十几年没有见面的同学,结婚也通知我去,这我可就有点接受不了了。”十年未见照发请柬“10月4日,我接到一个初中同学的电话,说他10月6日结婚邀请我参加。刚听到他名字的时候,我想了好半天也没想起来他是谁,后来问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同学,才回忆起来。知道他是谁之后我觉得很郁闷”,林女士有些气愤地说:“他没有考上高中,我们已经十年没见过面了,连电话都没通过一次,如果不是他邀请我参加婚礼,我可能永远想不起来他。”

  “6号那天我真是不想去参加婚礼,可同学们都劝我,说就当是同学聚会了。坐在典礼现场,我的心里难受得不得了,倒不是为了钱,即使吃不上饭了,为朋友该花的钱也得花。只是这样让我觉得好像是特意向我要钱一样,好歹也是同学一场,我实在不应该这样想他,但我心里就是这种感觉。”

  临时添礼金兜里剩一元

  10月22日林女士参加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这辈子最尴尬的时刻”。“22日是我大学四年同寝的同学结婚,我们平时的关系很好,交情挺深的,就准备包500元的红包,我一个月挣不到3000元,500元的红包对我来说还得咬咬牙呢!”听林女士的话似乎很心疼。“没办法,关系好嘛,人家大喜的日子咱也别让人家失望。”

  到了酒宴上,老同学见面格外亲热,林女士和十来个同学聊得很开心,可到了包红包的时候林女士可傻了眼。“当时我看几个同寝的同学都拿着厚厚一沓儿钱,就问她们都拿了多少。她们说都准备包一千元,我心里一惊,这礼咋这么重,这么随礼我还怎么活呀!但都是四年同寝的同学,人家随一千,咱随五百,也说不过去呀。幸好随身多带了些钱,把一千元装进红包才发现,我兜儿里就剩一块钱了,你说我惨不惨?”

  “你们可能会说我死要面子活受罪,当时那种情况哪能容你不要面子呀!那天还下着雨,可冷了。典礼结束后,没钱打车,我只好走了两站地,又坐了半个小时公交车才到家,冻得直哆嗦!”随礼的怪圈啥时能跳出?

  “现在只要一提到结婚,没别的,就是累!结婚的累,看热闹的也累。还有这最让人不能理解的,随礼!其实不就是份心意,可有的人,一看钱给的少了,马上就给你甩闲话,说你小气没交情;给的多了,又怕说你充大佬摆阔,尤其是和同事、同学一起的。给多了怕落埋怨;给少了更怕。”林女士无奈的说。

  “其实这礼金就是在不停的转圈儿,你给他、他又给了他,不一定什么时候又转回到你手上。其实是感情问题,干嘛搞得那么复杂。真不知道这随礼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亲友结婚,大家凑份子送件生活用品,没有给钱的

  “那个年代的婚礼,礼轻情义重”

  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不同,婚礼和与之相伴的贺礼(俗称随礼)也截然不同,有一首打油诗这么说:“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讲排场,新世纪红包鼓胀。”记者在对沈城不同年代结婚的人进行的采访中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人群对那时价格低廉、简单实用、看重纪念意义、体现人情味的“随礼”怀念不已,而对现今随礼货币化、数额不断攀升的现象表示反感又无可奈何。他们都认为,时下的随礼“新习俗”与贺礼的贺喜祝福、礼轻情义重的本意相距越来越远了。十二个人送一个大镜框受访人:大东区陈女士。

  结婚时间:1965年。

  “那时婚礼可简单了,也没啥仪式,就是两人在一块请单位领导和同志吃点饭,再表表决心。送礼就更简单了,你是小孩子没见过,你要是看见那时候的礼单肯定觉得好笑。那时候一般都是给生活用品,绸几尺、布几尺、还有送镜框的。很多是集体赠送,最多的十二个人一起送个大镜框,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

  “给钱的一色儿都是两元整,我一共收到礼金二十四元,这些钱现在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可当时工资也就二十几块,两块也就不少了。但是我还是喜欢那些送东西的,钱花了就没了,东西时时用着,随时都能想起来同志的心意。可惜现在布用烂了,镜框搬家的时候儿子嫌碍事给扔了,唉,可惜呀!”一下收到七套“红宝书”

  受访人:皇姑区周女士。

  结婚时间:1973年。

  “那时候什么都讲政治,婚礼也不例外。我记得别人给得最多的是红宝书《毛泽东选集》,好像收了七八套。”“收了那么多,都怎么处理呀?”“我这不算多,有人还收过十几套呢。我记得当时我父母、厂里的领导、团委、车间都送了红宝书。只能放在家里,后来别人结婚时又转送给了别人。”

  “那时也不时兴叫随礼,都是同志之间表示感情嘛。结婚头一天,我厂里的姐妹就把她们凑份子买的脸盆、暖壶、痰盂、被单、被面什么的都绑好粘上大红喜字。9点多,我爱人和他的十几个同事、同学来了。我们将嫁妆装上自行车后,一行三十多人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在县城里很风光地兜了一大圈。二十多辆自行车排成一长队,打头的是我和爱人的一辆全新的凤凰自行车,还是包链的,感觉和现在奔驰、宝马差不多。礼金好像一份也没收到,也根本没有钱的意识。”赠物小百货给钱三五元受访人:铁西区王先生。结婚时间:1984年。

  “那时候一个月才挣三十几块钱,我参加工作还不到两年,不过正好赶上政府提倡婚事新办,不准大操大办,我只摆了三桌,请了请亲戚朋友,所以没什么压力。礼金嘛,三元、五元、十元不等,心里对给十块钱的同志觉得非常过意不去,三分之一的工资都给我了,人家还怎么过日子。我记得那时海边卖的大对虾才五角钱一斤,十块钱能干好多事呢。不过那时和现在不一样,就算是不给钱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哪怕只拿一条毛巾当贺礼,也会受到新人的感谢。”

  “那时结婚家具都是自己打的,锅碗瓢盆、摆设的小物件都不用特意准备,反正会有人送,弄多了也没有用。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不看重贺礼的。哪像现在,去参加婚礼就为考虑随礼的事,闹得一点喜庆劲儿都没有了。”一天收礼金5.7万元

  受访人:某销售公司的徐小姐。

  结婚时间:2006年10月1日。

  “我当天共收了5.7万元的礼金。结婚花钱的大项目,我们从买房子到办酒席,花了将近二十万元,这还不包括贷款,这对于双方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结婚收的礼金,对于我们在经济上是一个缓解。其实我也知道,这钱在我手里就是个过场,早晚还是要给人家还回去,但收了一些总能应应急吧,不然现在谁能结得起婚呀!我对这事儿也挺反感,似乎随多少钱是衡量感情深浅的标准。可没办法啊,我这几年送出去那么多礼金,我要不收回不是太赔了吗!”44..评说礼金飙升成为负担大多数人并不情愿别让古朴民俗变味道随礼本是古朴民俗

  据辽宁大学一位民俗学教授介绍,早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货币之前,就有了用礼物来互相表达情谊的方式。婚姻礼俗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随礼本是正常的人际交往,很好的民俗。以前几个人凑点钱买个暖壶、脸盆实用物品就是随礼了,吃点喜糖、喝杯茶抽支烟也是互相沟通的一种渠道,可在“与时俱进”的今天随礼有些变味儿,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奈和不情愿的随从。50年间礼金增长几百倍

  建国初期,人们普遍生活在温饱线上下,多数家庭月挣月光,身无长物。亲戚朋友、同学同事、街坊邻居只有在遇到婚事时,才买上一点礼物做贺礼:脸盆、镜子、暖壶、床单、餐具、茶具、几斤粮票……领导同事一视同仁,都是意思一下而已,而里面包含的却是浓浓的亲情与友情。第一次比较大的变化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以后,这时就已经有送现金的了,但也仅限于一般同事一、两元,朋友关系好的五元足矣,如果送上10元钱的“大团结”,那就肯定不是一般关系了。那时候随礼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项目很少,一般人家虽然不富裕但也没有感到多大的压力。

  礼金增长较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于是乎水涨船高,礼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从一、两元到五、六元再到几十元,只用了几年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百元以内就已经显得寒酸了,但百元大票也还是个极限。可没用几年,百元大票只能在一般同事中走动了,关系较好一些就得二百元;遇到特殊关系送礼五百、一千就看个人的实力了。几十年的功夫,礼金数量从块八角钱猛增到千八百,增长了数百倍,大大高于工资的增长幅度。如果是赶上年节前后,“五一”、“十一”前后,结婚办喜事的扎堆,一般家庭真是感到压力不小。随礼变味成为经济负担

  专业人士认为,不管是用什么物品来随礼,都不能脱离民俗本身用来表示美好祝福、情感的本质意义,随礼如果沾染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不能用民俗来解释了,也不值得提倡,要是演变成经济负担就更要反思了。

  今年是结婚高潮年,一个月有三四份婚礼都属于正常现象。有稳定的收入者都感到压力不小,收入较少或是没有稳定收入的人们,其窘迫程度可想而知。人们在谈论此事时都对此有些看法,可又觉得无可奈何,没有人硬性规定礼金数额,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自己就不能比别人少,不然的话不仅输了“面子”,也失了身份,自己都觉得过不去。

  大多数人对随礼是不情愿的,特别是被迫成为随礼一族的人们更是叫苦不迭,纷纷表示这是自己生活中一个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LL本版稿件均为任琳琳采写张哲摄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