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自发组织探望临终病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6:33 SMG《深度105》

  志愿者采访

  龚老师,每次去看她她都会哭的。她真的让我觉得是她的学生。

  其实,王琛她们并不是龚老师真正教过的学生,而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每个礼拜,他们都会自发地组织起来,来这里探望临终病人。

  而且有些病你像到最后,他药物治疗已经不可以了,必须从心理上进行缓解,然后他们也许能延长他们生命。

  志愿者戴良

  人其实需要温暖,这个温暖从小到大都是需要的,临终一刹那,这种需要非常强烈。//关键是有人在做,有人在关照这个事情。/因为人与人之间并不那么冷漠,或许你跑到路上,陌生人不理你,但是你突然病了以后,你觉得,并不是那么冷冰冰的。

  目前,上海交大临终关怀志愿者协会已有成员近200人,其中交大的学生有近150人,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热心人,自发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志愿者的温暖和关怀,为病人们在通向人生终点的道路上带来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3月3日下午,在入院整整一个月后,龚老师平静地走了。

  黄士范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次,不管怎么说,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一点贡献,现在走,得到大家关怀,安安心心开开心心走,

  女儿 黄文博

  我觉得这种方法相当好。其实在国内,应该很早就有这种方式,当然现在不是被所有世人接受,感觉好像你不去治就会去送死,但是我看下来,所有的病人,包括我母亲在内,我觉得他们过得很开心。

  主持人 李涛

  这小小病房里发生的故事,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中国正在迅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差不多占了总人口的10%。到2050年,这个比例就会升高到30%。2006年,上海老龄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近20%,这就是说,每5个

上海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老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临终关怀的意义不言而喻。

  从1995年开设第一张临终关怀病床开始,12年来,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逐步摸索形成了

医院提供医疗护理、志愿者参与心理疏导的临终关怀模式。

  采访上海市卫生局 基层卫生处处长 孙晓明

  我们已经将临汾的模式推广到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接下来要向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会举办的老年护理院,向有条件的家庭来拓展这些临终关怀的工作。

  孙处长告诉记者,接下来,上海

卫生部门将和民政部门积极协商,由卫生部门派出医护人员指导,利用民政部门各类各级养老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这一措施,将使老人们在生命终点得到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关爱。

  采访上海市卫生局 基层卫生处处长 孙晓明

  临终关怀也是建立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关怀人性的一个重要课题。

  他们在向你诉说时,是对你最大的信任。——志愿者何祖耀

  语速尽量放慢,语调温和,眼神交流要注意,要常常对病人笑。——志愿者黄方心

  生命是一件易碎品,从老人身上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志愿者冉昊

  主持人 李涛

  生与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死亡是生命必经的过程。临终病房的出现,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体现。而无论是七年如一日的七位老姐妹,还是年轻的大学生们,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传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我想这种理念,恰恰是我们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生老病死,生固可喜,死亦有尊严,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一间屋子,善待那些走到生命终点疲惫的旅人,让他们平静、坦然地面对死亡。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