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卫储备20多幢徽派闽派老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14:34 新民周刊

  拼图游戏

  20天后,“五号楼”的拆除全部完工,老木匠们带着3卡车料回到上海。清洗、晾晒、上药,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完成之后,陈海梁要用半年时间重新拼建起这幢老宅楼。

  尽管可以对照鲁班文,但拼建一幢古宅楼比建一幢新楼难上百倍不止。木梁中最易损坏的是榫头,这是和其他部件拼建的关键部分,一个榫头坏了,整一根木梁就全部要换掉。陈海梁说有些老宅拆除之前,木梁还是架着,拆下来一看才知道里面的榫头早就烂完了,因为有其他梁柱的互相支撑才没有瘫倒,但拆下再要装上去就万万不能了。这样的木梁就只能找一根长度、粗细、质地相仿的老木头,照着样子雕上一样的图案,从相连部件搭建的结构中猜测损毁的榫头结构,再一点点补上去,“几个星期可能都弄不好一个”。

  藏在拼接结构中的还有一个个“暗销”,下弯上直,一般藏在多块拼接木料的连接部分。这种“暗销”一端嵌入木料后,下部弯曲的部分就可以勾住另一块拼接木料。面对这种“弯钉”,陈海梁尝试过各种不破坏“暗销”的取出办法,但最后都败下阵来。“这种古老的木匠工艺,建造时通过调整拼接的先后顺序,达到弯勾固定的效果,但是要把暗销取出来就不可能不破坏弯勾的结构。”

  拼建修复一幢老宅过程极其繁复。在此之前,老宅的每一个局部都将在平面上拼建一次,完成破旧部分的修复和替换,随后再拆除。当所有细部都可以顺利拼接,王卫才会在园林里确定重建老宅的位置,所有木料被运送到建造地,再进行立体拼建。要完成一幢老宅的修复拼建,一般耗时6到8个月。

  如今在王卫的卫斯嘉园林里,树立起来的老宅屈指可数。即便这样,王卫修复性重建古宅的规模依然让人刮目相看。从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到储备20多幢徽派、闽派老宅,王卫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2003年,王卫带着他的园林工程项目前往浙江淳安地区。在一次深山探查树种之际,当地人无意间向他透露说,“山顶有一幢半塌的大宅子最近被台湾商人相中了,准备买下拆到台湾去重建。”王卫心中一震,顿生好奇,攀到山顶一看,450平方米的老宅子,木椽精雕细琢,墙线错落,一看就是当时的“大户人家”。

  当地史料随后证实了这座宅子的“特殊身份”。300多年前,当地有一位大地主,生养了11个儿子,地主年老时为每个儿子都建造了一座宅子。如今,11座宅子历经风雨,前后有10座坍塌,留存至今的就独剩下这一座。但即便是这最后仅存的一座,状况也已相当糟糕,年久失修,早已荒弃,屋面大部分结构坍塌,“看着都让人心痛”。

  回到上海,王卫跑去找建筑学专家,看不到房子,王卫就带他们再次赶赴淳安,实地考察老宅子。同行的建筑学专家大吃一惊,想不到深山中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宝贝”,当即答应免费为老宅设计重建。那时候王卫还没有“御用”工匠,就在当地招募了一批劳力,用了一个月时间才将宅子全部测绘标注好,拆下运往上海。“大件600件,小件2000件,每一件都是工艺品。”从此之后,王卫开始着迷一般爱上老宅子。

  徽商崛起的年代,大多家庭中男人外出经商,妇孺留守在家。为防盗抢,墙面看不到大扇窗,都是错落漏空的小窗,“只够露出半边脸”。徽商发迹,讲究风水,徽派建筑的整个宅子封闭、保守,唯有“天井”与天通、与地连。按风水理论,水为财之源。经商之人,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使屋前脊的雨水不流向屋外,而是顺水笕纳入天井之中,名曰“四水归明堂”,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颇有讲究的老宅子如今正经受着时间的考验。“我急呀,这些老宅子我们这一代还能看到,十几年以后呢,我们的下一代能不能看到呢?这种老宅子只会越来越少,除了一部分位于旅游景点的可以得到政府妥善保护,大部分散失在民间的老宅子严重缺乏保护,倒一幢就少一幢。”去年一年,王卫马不停蹄地踏访安徽、浙江十多次,行程两三千公里,走古道,攀深山,当看到那些极具徽派典型代表的古宅被用作猪圈、养蚕场、茅草棚,破败的景象让他更加快了寻访的脚步。

  老宅新命运

  2005年

扬州出台规定,对一些古宅和文博景点,可以拍卖经营权,允许按照各类投资者的愿望和国家有关保护规定维修、经营、使用古建筑。同年扬州一位市民有意将位于扬州明清古城的400多平方米私宅外卖,消息一出,就引来不少应者,最高出价达到80万元。

  2006年作为总投资达100亿元“度假中心”的一项计划,朱家角近3000平方米的古宅使用权拍卖。

  古宅之风陡然而起。

  近年王卫在寻访这些老宅时,经常听说北京、香港的民间资本也在物色这类宅子。赶在前面找到老宅,当务之急是有一批有眼光也有精力的“线人”。“在安徽、福建一带我都有自己的‘线人’,他们会到处打探老宅消息,一有所获便到实地考察。”王卫说经他重建的老宅,除了个人喜欢,更重要的一条是必定位于风景旅游区之外,“得不到政府雄厚的资金保护”。相当一部分甚至废弃于荒山人迹罕至之处,寻访相当不易。

  “看了10座宅子,可能中意的只有3座,能买下来的最多也就1座。”王卫说,有些宅子构造精良,当地政府也知道是不可多得的“遗产”,但说到保护和重修,就显得有心无力。“有个镇政府一年可动用的财政支出可能也就几十万元,哪里有能力再去保护这些老宅子,即便今年投了钱,修缮一下,但老宅子长期的管理保护依然是问题。”

  为了这些老宅子,王卫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每一座宅子的花费都在100万至300万元,目前来说,这些修复性的宅子还没给他带回过一分回报。“我自己原来住的是大房子,为了买老宅子把自己的住房都卖了。现在我住在小房子里,钱又全部拿去投老宅子了。”

  修复老宅,一笔不小的支出是用于购买替换老宅溃烂部分所用的老木头。寻觅合适的老木头相当费时,在拆除一些旧房时,王卫就派人去现场盯着,一有合适的木料就买下。有些老宅子实在破败而无法重新修复的,就把木料全部买下用作替补。前不久,他又特意去了趟浙江桐庐的旧木交易市场,买回几吨老木头。“有些保存不错的老木头一根就要两三百元。”现在光是修复替补用的老木头就堆满了仓库一角。

  如今,修复的老宅子外观几乎完全重现当日面貌,内中却有了时代的改变。一座两层的老宅被改建成酒吧,部分墙体采用全透明玻璃,“以增加现代感”,“主要功能将是会务或者娱乐场所”。另一座正在修复的老宅子,被隔断成一间间小房,“可以当度假村的旅馆”。而所有的老宅子修复后都将接上空调、通上电灯。

  对于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宅来说,这是一次出乎意料的重生。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