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0后一半纯真一半拧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0:23 新周刊
说说50后 一半是纯真 一半是拧巴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一代,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失魂落魄的一代,他们是拧巴的一代。套用时髦广告语,拧巴创造价值吗? 文/肖锋 “听多了会拧巴的!”刚看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忙着从网上down那首“乡村骑士”间奏曲,我们的总编落下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强迫症”。 在我有限的电影经历中,这是支被用滥的曲子。科波拉在《教父3》结尾用它给老柯里昂送终,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用它表现小屁孩的单相思。这次,叶京一用就是52次,还不包括剧中无数次的穿插,该剧干脆为此曲而写——这不是强迫症是什么。 原本是浪漫骑士却被演绎得无限惆怅。怀旧是某种自激。剧本在自激状态下写完,又在自激状态下拍完,最后放给自激的50后们看。60后、70后、80后看完充其量只是感动,而50后看完简直就是崩溃。自激的结果总是崩溃。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一代,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失魂落魄的一代,他们是拧巴的一代。如果套用时髦广告语,拧巴创造价值吗? 因为昨天大起,所以今天拧巴 50后下过乡、进过厂、扛过枪,却很少上过学、跨过洋、泡过网。世界对他们公平又不公平。他们爱“向毛主席保证”,可社会却没向他们保证什么。他们是西方敬畏的狂热的“毛分子”,显赫一时,指点江山,却在新世界里发现自己是多余的人。 他们是80后的训导者,但作为父辈他们教导不了、也说服不了什么。他们是卡拉OK革命歌曲的爱好者,直唱得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他们刚站上权力的巅峰就被要求退出。他们是下岗者,多数人“在命运的重鞭下呻吟”。他们被社会加速度甩到边缘,提前进入怀旧状态。面对媒体发问“主流说话该如何如何”,艾反问:“主流?你骂谁呢?”陈丹青混迹教育体制的主流,结果被“拧巴”出来。 陈是选择自我边缘化。多数50后则是迫不得已从过往的中心被甩到失落的边缘,这导致这拨人独特的进攻性。王朔近期一系列过激言论向所有假想敌开炮,他对此的解释是“我实话告诉你,我是超级攻击型人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就是一病人,我是一疯狗,咬死人不偿命”。他也坦承自己将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寻求“心理治疗”。坐堂专家李子勋给王朔做了一道心理测试题,让王朔在孙悟空、哪吒和皮诺曹中选择一个自己所喜欢的。“我很希望他选孙悟空,但是他选了哪吒。哪吒有自己的父母,但是在他杀死龙王三太子后,父母没有管他,让他死掉,所以他很自然会恨父母。”说不上谁惹他了,笼统地,是社会惹他了。所以有点拧巴,有点人格分裂。却不知为何,只能用自虐和他虐的方式“掩饰心中的善”。 这不是拧巴吗。什么叫拧巴?“就是你正high着呢,突然警察进来了,这叫拧巴。”这是王的解释,这个词新华词典中没有。按“百度知道”,关于拧巴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郁闷,焦虑,情感障碍,心理阴影,不想活了”。 谁又想拧巴呢,如果按王朔的理想,就是《梦想照进现实》里的一段台词:“我愿意你一想起我都是良好回忆,青年时代跟谁一起过很关键,剩下就是熬日子,尽快熬干尽快熬干。再往后就是致残致福,各大战场退下来的荣誉军人,在一起经常互相慰问……” 拧巴创造价值? 《北京娱乐信报》3月初报道,京城16岁少年偷驾老爸大奔撞死40岁山东民工,事后逃逸不忘借酒压惊。车撞人时飞快,被撞人自行车都被撞碎。此少年据说8岁学开车,只是从未学过“责任”二字。观其表,典型的“花儿乐队”扮相,日版动漫派头。 50后是80后、90后的父辈,所有父辈都希望成为“旗帜”。他们不满儿辈没受过苦、不争气。不像他们贫穷时至少还有理想。牟其中、杨小凯们年少时就写下《中国将向何处去》,而韩寒、郭敬明们只会出几本畅销书。60后、70后们及其他后们,作点小诗,怀点小旧,而50后可是大悲大苦过的。 他们即将退出历史却心有不甘。60后全面替代,60后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一代”,在嗷嗷待哺的时候,迎来了“文革”;在接受知识的时候,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逐步建立世界观的时候,迎来了思想解放。以后诸后越来越顺。 世事更替的旋轮毫不留情地将50后拿下。去年大热的“知青题材”不过是以某种方式给他们送终。喜新厌旧的媒体将很难再眷顾他们。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再度流行,说明拧巴一代自有拧巴的价值。 第一,看《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样的片子可以解压。青春可以这样玩,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在学业重压下的学子及在位子、房子、车子三座大山重压下的白领,这部剧是意想不到的解压良方。 第二, 50后VS80后,父子两代人的价值对比值,50后的绝版青春是镜子,照出这个时代缺失的宝贵价值,尤其缺失的是纯真,纯真绝迹的社会怎么都不可爱。而且,新生代世界观中有关责任、友谊、爱情、忠诚的观念是无根的、虚拟的,不像其父辈们那样是经过残酷演练出来的。 我们社长准备将海归的儿子交付部队。逻辑上通可很难实施。就像湖南卫视的节目《变形计》,穷富一变形似乎找到弥合社会差距的捷径。不过我感兴趣的是,如果有一种时空切换试验,不知道现在谁愿意回到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社会越来越不拧巴了,这叫进步。上山下乡叫“逆城市化”就不是进步;让这代人向上代人学习叫“逆现代化”也不是进步。都是倒退。所有有关回到纯真的叙事,都是倒退。被历史车轮辗得粉碎。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