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于丹学生出书《孔子很着急》 质疑老师误人子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9:38 国际在线

  

于丹学生出书《孔子很着急》质疑老师误人子弟

  文化女明星——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

  

于丹学生出书《孔子很着急》质疑老师误人子弟

  于丹的学生李剑(右)和鄢圣华捧着新书《孔子很着急》。晨报记者 马多思/摄

  于丹学生出书质疑老师

  《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

  2006年下半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凭借在《百家讲坛》对《论语》、《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彩演讲,成为社会瞩目的文化明星。根据节目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上市后,一直占据全国各大书店图书畅销榜前列。不过人们无法忽视的是,在备受大众追捧的同时,于丹也受到了一些学术界人士的质疑甚至口诛笔伐。

  近日记者获悉,“万博科”传媒集团旗下的科技文献出版社即将在本月推出两本批判《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套书,书名分别叫《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而该书的作者有数位国学专业学者,有率先在网上批判于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研究员黎鸣,也有较早在网上给于丹纠错的“塞外李悦”,有3月3日身穿“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出现在于丹签名售书现场的国学爱好者汤军,甚至还有两位自称是于丹的学生与“粉丝”。那么在于丹教授正火的时期推出这样一套书是否有借名人跟风炒作的嫌疑?这套书在学术上是否有权威度?日前,记者专访了部分作者和“万博科”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阎新华。

  【质疑一】

  套书是否借于丹炒作

  我爱我师更爱真理

  ●任何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记者:针对于丹教授的质疑者,网上经常有人指责他们是自我炒作,借批评名人出名。你们这套书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否也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借助于丹教授的大名“炒作”自己的书籍?

  作者之一黎鸣: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任何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我们出书批判于丹《心得》是为了正本清源,以防以谬传谬,误人子弟。

  作者和主要编辑者李剑:本人硕士和博士都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的,我当学生那会儿于丹是老师。虽然我没直接上过于丹老师的课,但是按传统和习惯,于丹仍然是我的老师。我们出这两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正本清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最近几年知识界和普通百姓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倾向。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了一些变化,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出现了一些问题。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但是对于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绝不能采用媚俗的实用主义。不能将国学庸俗化、功利化,拿国学去谋利,甚至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国学的复兴是扎实的事业,我们出书的目的,就是正本清源,捍卫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两本书之所以初步命名为《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是因为汤军在文化衫上写下的这两句话很生动贴切。当然庄子是不会真生气的,所以我们就在“生气”这个词上面加了引号。

  ●批于丹不违背孝悌精神

  记者:出这样一本质疑自己老师的书,是否与儒家传统精神有些不相符?

  李剑:中国人一向尊师爱幼,视师如父母。既然孝悌是仁之本,如果我冒犯了老师,就如同冒犯父母,是不孝,也就是违反了仁。但是如果老师讲课出现了错误,学生该不该表示反对,与老师友好争辩呢?我认为应该正确对待仁之本的孝悌,要剔除孝悌中的糟粕,不能盲目孝悌,也不要把孝悌理解得过于狭窄。要坚持真理,勇敢地指出老师的错误,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万博科”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阎新华:其实这套书的作者当中,有于丹教过的学生,但是应他们的要求,在书中隐去了他们的姓名。

  记者:听说这套书的作者中还有于丹的“粉丝”?

  作者鄢圣华:我就是于丹的“粉丝”,我喜欢听于丹教授的讲话,欣赏她语言的感染力和她的风度。当那个叫“汤军”的穿着写有“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出现在于丹签名售书现场时,我内心是想站在于丹这边。但是于丹在自己的心得中确实有很多离谱的错误,我最终还是站到汤军这一边。其实汤军等人争的是起码的要求——言之有据。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