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河北老人守护左权将军墓18年(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3:52 国际在线

   少年慕英烈 一生不了情

  杨爱公7岁时,父亲给国民党修炮楼摔死了,不久,爷爷又被日本人杀害,只剩下他和3岁的弟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无奈之下,一家人躲在太行山的深山腹地之中。亲人的惨死,生活的困苦使得他早早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民兵连,积极为村里的抗日组织、驻村八路军站岗、放哨,到战场运粮、抬担架。太行山区抗日组织、八路军英勇抗敌的情形深深地印在小爱公的心里。

  1942年10月10日,左权将军遗体下葬,当时身为儿童团团员的杨爱公参加了安葬仪式,群情悲痛和激愤的场景激荡着他幼小的心灵。“当时大家都很悲愤,我记得当时有个首长站在那个高坡上,对着大家讲话,当时没有扩音器,但是上千人的队伍都听得一清二楚。”老人回忆着当时的场面。由于自家有两亩祖上传下来的土地,正好在墓区附近。从此,杨爱公只要去地里干活,总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墓区里看看、拔草、清除每个墓碑上的落叶和杂物。

  16岁,杨爱公参加民兵连担架队,奋勇作战、勇敢向前,在战场上还幸运地缴获了两杆步枪。解放后,进入村委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群众工作。

  时光荏苒,由于村里顽皮的孩子常去墓区玩闹,墓区内栽种的一些树时常被毁,有的村民在墓区附近的地里沤粪,烧秸秆,使得墓区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1989年,村里决定确定一名村干部义务把墓区管理起来。与墓区有着深厚感情的杨爱公主动请缨接下了这项工作,从此管理墓区、保护墓区就成了他的额外工作。

  7月6日,记者从涉县县城赶往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杨爱公此时早已来到墓区,“别看这里偏僻,每天都有许多人来,都是像你们这样开着小车来的。”老人身材清瘦,但精神矍铄。“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我都要上来转上一圈,一是防火,二就是清捡一下游客留下的垃圾。”

  走进大山,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整个墓区幽静之中透着整洁,这个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的公墓区,背靠莲花山,面向清漳河,共有4个纪念区。

  左权将军墓,位居烈士公墓中心,平地筑台,雕石拱券,前砌石阶,颇为典雅。墓地成纵向布局,为4层结构。第一层为荷花池,第二层为左权将军纪念塔,第三层为左权将军墓,第四层为左权将军碑志。

  烈士公墓右侧,名为虎沙,是朝鲜义勇军领导人石正、陈光华烈士墓地。

  烈士公墓左侧,名为龙沙,是冀南银行首任行长高捷成烈士墓地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范熙同夫妇墓地。

  烈士公墓前侧,是范筑先将军和杨裕民先生的墓地。

  烈士公墓后侧,则是《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中共中央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烈士的墓地。

  一趟墓区整个转下来大约需时30分钟,这是杨爱公每日的工作。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他就会出现在这片寂静的墓区,清晨是清扫、修剪。傍晚是巡视有无火灾隐患,几千个日子就在这简单的重复中一晃而逝,杨爱公这墓一守就是18年。

   忠诚守墓志 情动后来人

  虽说管理墓区、保护墓区是杨爱公的分外事,但他却当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事。除了每天去巡查、管护,到了清明、“十一”祭奠的时日和三夏、三秋的农忙时节,以及学生们放了暑假,他都要到墓区的工作室住上一段时间,防止墓区发生火灾,树木被损。

  “我脾气暴,见着有人搞破坏就连讲理带骂人。”老人嘿嘿笑着。村民张某看到墓区草长得丰茂,墓前还有水池,就把羊赶到这里。看到羊连吃带拉,弄得墓碑周围一片狼藉,他气得连赶羊带骂人。他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张某再也不敢去了。他的厉害劲儿也在村里出了名。

  墓区内树多草茂又极易着火,为了制止村民沤粪、烧秸秆,杨爱公也得罪了不少人。“时间长了,他们也就理解了。”老人说,村民王某的地就在墓区内,还紧挨着左权将军的墓。有次王某在地里烧玉米秆,杨爱公去制止,王某当时很不理解,争吵了一番。为此,还与老人有半年见了面还气呼呼的。

  在他的看护下,墓区从来没有发生火灾,墓区里的一草一木枝繁叶茂,一土一石平整如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都理解了杨爱公的苦心,也忙着和他一起来保护墓区。

  "原来从没见韩国人来过,这些年他们每年都要来两三趟呢。"石门村的村民们说。在老人的家中现在还保留着一批珍贵的相片。这些相片的来历让老人自豪,照片中是一批来自韩国的祭拜访问团成员与老人的合影。"当时也没有上心,心想人家可能是为了感谢我留一个纪念吧,没想到过了几年他们又来了,还给我带来了一大兜的照片。"老人的话语中有些欣慰。

  是呀,这批珍贵相片的一照一赠,相隔数年。但是这个时间的差距,更是对老人多年来忠诚守墓行为的一种褒奖,这一照一赠的行为也表明了这些国际友人对老人多年来精心守墓的感激和敬佩。"他们对咱好,咱还能对他们赖吗?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咱又没有什么礼品能够送,咱就是好好看墓。"

  2005年清明节时,朝鲜义勇军石正烈士亲属祭拜访问团与左权将军女儿左太北夫妇一同来祭扫,他们看到保存完好的烈士墓、新建的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和优美的环境,还有杨爱公老人专门看守,非常感动。从此,韩国人和外地的游客来这里的一年比一年多。

  随着年岁的增加,杨爱公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他已对后事作了安排:假如哪一天自己走了,将由大儿子继续将墓区守护下去…… (本报驻邯郸记者 陈正 文/图)

  来源:燕赵都市报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