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罗屿
绘画大师毕加索其实还精通陶艺,他一生共创作了近3000件陶瓷作品。如今,它们中的一部分首次来到中国
提起毕加索,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他的绘画作品。其实,毕加索还是一位陶艺大师。他在65岁时开始学习制陶,之后 便全心投入。仅1946至1956这10年,便完成了2000多件作品。直到1973年去世,都没有停止过陶艺创作。
近些年,毕加索的儿子先后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了父亲的大型陶瓷展,使其作品公诸于世。 如今,中国观众也有了眼福。8月29日至10月31日,展览 “毕加索:材质的诗歌”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行,包括毕 加索28件陶瓷作品、10幅蚀刻画和6本插画书,其中的陶瓷作品均是首次来华。
这些参展陶器,体现了毕加索一贯的艺术气质——粗犷刚劲,却充满童稚。瓶瓶罐罐中的主角,仍是毕加索纸上绘画 偏好的五彩鱼、猫头鹰、母山羊、鸽子、小丑娃娃脸、农牧神。当然,一定还少不了女人的身体。
爱情决定创作
很多传记作家,都喜欢用毕加索的情人更替来梳理他的绘画作品。是初恋情人,造就了他持续一年的“粉红色时期” 。是女友多拉,伴他完成了名作《格尔尼卡》。之后,由于情人弗朗索娃的影响,毕加索开始研究风景画与静物画。
好在毕加索本人对这种“私生活划分法”倒也认同。他曾说:“光认识艺术家的作品还不够,人们必须知道他何时、 为什么、在何种条件下创作。所以,我才把我做的一切都标明日期。”
作为毕加索最著名的情人,弗朗索娃对他的影响当然不限于风景画与静物画。毕加索痴迷了近三十年的陶瓷创作,就 与这个女人有关。1946年7月26日,65岁的毕加索和25岁的弗朗索娃来到法国南部瓦洛里斯度假。而瓦洛里斯,是 个有着制陶传统的小镇。
在当地的手工集市上,毕加索对那些陶瓷捏制的小玩意很感兴趣。当天,他还认识了一对夫妇——乔治和苏珊。他们 在当地主持着一间陶瓷工作坊。那时的毕加索已在绘画、雕塑等方面有了极高声望,陶艺对他而言,是个全新领域。这恰好激 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挑战欲。加之弗朗索娃这个“美得惊心动魄”的女人对陶器也很有兴致。毕加索二话不说,投身到了陶艺的 学习与创作中。
如今存世的近3000件毕加索陶器中,1000件左右都是这期间完成的。与乔治夫妇合作时,毕加索还处在陶艺 入门期,因此大多作品,仅是在现成的盘坯上作画,之后再烧制成陶盘。
作为绘画大师,毕加索一生变换了7次画风。但是,他对陶艺的执著,却始终未变。据毕加索的生前好友,瓦洛里斯 一位著名的塑陶工匠回忆:毕加索对陶艺的热爱已到痴迷程度。为了制陶,毕加索常在凌晨两三点敲门把他喊起来。“那时, 他总是兴奋地说:‘我刚想到一种塑陶的形状,请你帮忙,我们赶紧做出来!’”
在毕加索后期的陶艺创作中,他还进行了很多探索试验。比如,他会在制作中加入钴蓝色、铜绿色、紫罗兰色等颜料 。另外,他还摸索了新的雕刻、绘画方式。至于陶器切割,他也有很多独门秘法。可以说,毕加索晚年时的陶瓷创作达到了他 艺术生涯的另一个高峰。
有些人奇怪,为何在毕加索的陶瓷作品中,很多是关于猫头鹰的。这大概也和他的爱人弗朗索娃有关。弗朗索娃在《 我与毕加索的生活》一书中写到,一天晚上,他俩出去聚会,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弗朗索娃提议,把它带回家 疗伤。伤好后,弗朗索娃舍不得把猫头鹰送走,因此这个小家伙就一直留在毕加索家里。可见,猫头鹰成了大师最钟爱的作品 形象,多少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
可惜的是,毕加索与弗朗索娃的爱情没有天长地久。1953年,毕加索爱上了一位陶瓷艺术家雅克琳·罗格。8年 以后,她成了他的太太,一直陪伴毕加索到他1973年去世。婚后不久,毕加索就和雅克琳离开了瓦洛里斯,搬到穆然。但 是毕加索并不想停止制陶。于是,他在穆然又修了一个陶窑,其后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陶艺的诗歌
“毕加索:材质的诗歌”的策展人多洛莉丝·杜兰·乌卡尔是研究毕加索的专家,多年前她曾到瓦洛里斯实地考察, 参观了当年的毕加索陶器作坊。她表示,这一次的展览,是毕加索陶艺创作的全景展示。涵盖了他三个创作阶段的作品:从不 精陶艺、在平面上作画,到略通技术、在立体的罐子瓶子上作画,直至精通技术、自己烧陶的整个发展过程。
一进展厅,就看见作品《四条彩色鱼》。这是毕加索第一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外表看上去的确简单,一个边沿宽、 碟底深的盘子上画着四条蓝、黄、红色的鱼。《四条彩色鱼》旁,是主题为《斗牛》的8个套盘。毕加索把盘中央当作竞技场 ,盘沿画成竞技场的看台,看台上的脑袋围成一圈。8个盘子分别表现了骑马绕场亮相、挥舞斗牛红布、动人心弦一刺、牛顶 伤斗牛士、幸运地杀死牛等系列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毕加索是个注重细节的大师。他不仅在盘子正面绘画,对背面的装饰和处理也很用心。比如作品《栖 息的黑猫头鹰》、《长满斑点的脸》,正面看是抽象图案,背面则是一系列彩色花纹。
展厅中《罐中罐》、《女人脸》和《大胡子之妻》这三件,是毕加索陶艺创作第二阶段的作品,那时的他逐步突破平 面,转向立体陶器。《罐中罐》中,毕加索在罐身上画了一个小罐子。《女人脸》和《大胡子之妻》中,他利用罐子原来的形 状,把罐子的前面画成女人的脸,把侧画成女人高高梳起的辫子。与其绘画作品中的女人一样,毕加索陶瓷作品中的女人也不 是写实风格的。他以立体派的技法,将女人的五官重新安排,同时呈现一张脸的正面、侧面和背面。
处于第二阶段的毕加索,已掌握了一定的陶瓷技术。因此,他时常会对传统瓷器的瓶颈、把手做改动,甚至对罐子本 身的形状进行修正,以适应下一步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开始试着把陶艺、绘画、雕刻三种艺术形式相糅合。
展品《猫头鹰》是毕加索陶瓷创作第三阶段的代表作。那时的他,开始自己烧制陶瓷。整个器皿被烧成了猫头鹰的形 状,凸起的肚子、尖锐的嘴巴、后摆的翅膀,栩栩如生,极具艺术美感。
那幅被“移植”到陶罐上的《亚维农少女》,也同属第三阶段。《亚维农少女》本是毕加索最著名的绘画代表作,他 不仅将原作的绘制技法全部用到了陶艺上,同时还用自由的手法在新鲜泥坯上复原少女的身体。陶罐本身的曲线,充分体现了 女性的玲珑美感。
有趣的是,那些第三阶段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类似中国水墨画的线条和笔触。按照策展人多洛莉丝的说法:“毕加 索生前对中国文化非常崇拜。他曾说:‘我如果生为中国人,可能就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了。’”这也正是多洛莉丝把展览 定名为“材质诗歌”的原因。在她看来,毕加索的创作很有中国文化的诗意与灵气。
此次展览除了28件陶瓷作品,还有10幅蚀刻画。那是毕加索在1949年根据歌剧《卡门》创作的。这些作品曾 在2001年底在中华世纪坛展出过。毕加索用简单的圆、方形线条勾勒出剧中人物,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伤。
其实毕加索还是个插画大师。据说,他总是把一个小插画本放在上衣口袋里,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而他一生,共为 150本书绘制过插画。这次展览,就展出了其中的6本。西班牙17世纪诗人贡果拉的《20首十四行诗》是其中最抢眼的 一部。据说,毕加索当年非常崇拜贡果拉,于是毛遂自荐,把自己的插画处女作献给了这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