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兵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5:44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陈安庆/缅甸、湖南、云南报道

  “五六年前,腾冲大街上有一个捡破烂的,大家都说他是远征军老兵,我有些不信,去了解了,还真是,而且还是一 名空降兵”

  在整整70年之后,中国远征军战士李锡全的远征终于结束了。

  10月12日,89岁的李锡全在一群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颤巍巍地走过冰冷的中缅边境四号界碑,踏上中国的土地 。

  那一刻,所有随行的人员都发现,这位清瘦的老人,已是泪流满面。

  1938年,年仅19岁的李锡全在老家湖南桃源县参军,走上抗日救国之路。1943年,李锡全所在的部队编入 中国远征军,开赴云南的中缅边境,收复被日军占领的腾冲。战争结束后,部队移师广东,李锡全因在战争中负伤未随大部队 开拔。之后,李锡全流落缅甸密支那。

  而这条回家的路,李锡全走了近70年。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至今还随身携带着一本20多年前买的《中国地图》,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已经被翻烂 了,经常一个人会拿出来看,特别是湖南的那一页。”

  网上发帖找到老兵家人

  4月中旬,《望东方周刊》记者在缅甸密支那的华侨新村采访时,遇到了李锡全。李锡全称,他自从当兵打仗以后, 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曾给家里写过信,但没有回音,那时候家乡被日本人占领,估计家人也没有收到信。”

  李锡全兄弟六人,他最小。1938年,他和四哥、五哥一起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弟兄三人共赴云南战场。

  李锡全告诉《望东方周刊》,他的老家在湖南省桃源县白洋河鹅道咀,他依然清楚地记得父亲的名字叫李尧臣,“离 家几十年了,我是快入土的人,想回家,但现在没希望了。”

  采访结束后,本刊记者撰写了《腾冲远征》一文,文章开头讲述了中国远征老兵李锡全流落异国他乡的相关情况。同 时,本刊记者查询了相关资料,但发现在桃源县已没有鹅道咀这个地名。

  5月8日,《流落缅甸九旬中国抗战老兵寻找湖南家人》的帖子被多处转发。第二天,湖南一位名叫“桃源热线”的 网友向本刊记者打来电话,称鹅道咀就是现在的桃源县青林乡大洋村二队,“我毕业于青林中学,对鹅道咀曾有耳闻。”

  网友“桃源热线”随之在“青林中学的校友群”里发布消息,请求网友帮助寻找李锡全的后代。当天下午三时许,网 友们便找到了李锡全的侄儿李谷伯。

  随后,李谷伯向本刊记者打来电话,经比对相关细节后,确认李谷伯就是李锡全的亲侄子,“我爷爷去世的时候,还 在念叨六叔(李锡全)呢。”

  据介绍,抗日战争结束后,李锡全的四哥死在了新疆,五哥则在云南安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和家里有过联系, 惟独李锡全一直没有消息。

  “我们还以为他早就过世了。”李谷伯说,“家里现在都很好,住的地方也宽敞,希望他老人家能回来安享晚年。”

  寻找赞助一波三折

  李锡全的老家找到之后的当天晚上,本刊记者立即通过在缅甸密支那的朋友将这一好消息转告李锡全。意外的是,这 位朋友回话时说,李锡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更加伤心了,“他年龄大了,而且他的经济状况不好,凭他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 能回得了家。”

  伤心在所难免。其实在之前的采访时,本刊记者已经发现,对于一个如此高龄且生活拮据的老人来说,回家的路太漫 长而遥远了。李锡全的家境在缅甸这个贫困的国家里,只能算是底层,这位老人靠卖柴火为生。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了,本刊记者急赴灾区采访。就在抵达灾区采访的第二天,本刊记者接到了李锡全从缅甸 打来的电话,说中国地震了,他还能不能回到祖国?

  言语中的急切和担忧让人感到心碎。

  6月下旬,《常德晚报》在头版头条以《桃源老家,我何时能回?》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红网等也给予了热切 关注。

  此后,本刊记者陆续和三家有初步意向的企业进行了接洽,但最终对方均反悔,称“没有意义”。一些网友也在质疑 ,本刊记者发起的这次民间活动是不是在骗钱。活动再次陷入僵局。

  9月初,湖南卫视、《潇湘晨报》等媒体再次对此事进行了关注,湖南华中电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伟表 示,愿意全力帮助李锡全老人回家。随后,《潇湘晨报》对李锡全回家一事连续进行了多次报道,并派人专程前往缅甸密支那 接老人回家。

  一路礼遇

  10月20日,在多方的努力之下,在路上颠簸了一个多星期的李锡全,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老家:桃源县青林乡 大洋村。

  为了迎接李锡全,桃源县青林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平整了通往李锡全老家的道路,并对沿途两侧的垃圾,进行了一 次彻底清理。

  村民们给李锡全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青林乡的乡亲们杀鸡宰羊,来迎接这位在异乡停留了70年的老兵。

  在众人搀扶下,老人走下车,真正踏到了家乡的土地。在大红鞭炮和礼花的绚烂绽放中,村里人聚集起来,仔细打量 这个在他们看起来仍然有点陌生的老人。

  89岁的陈正顺是大洋村惟一健在的李锡全老人的儿时伙伴,两位老人虽然耳朵都不灵便,但两人一见面便紧紧握住 了对方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对于李锡全来说,家乡的变化已让他认不出来了,“老宅前面的这口水塘还在,我还记得它。”

  而这一路,李锡全始终都在感慨。

  入境抵达云南省腾冲县后,李锡全来到了国殇墓园,那里,埋葬的全是他逝去的战友。在墓园里,李锡全见到了前来 拜谒的中国远征军战士黄有强。

  在这块曾经被战友的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两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我是53军的。”黄有强介绍说。“我是 54军的。”李锡全答。

  一个士兵,代表一个军。91岁的黄有强,也是在2008年7月,在一帮热心网友的帮助下,才打听到了自己湖南 老家的消息。但因为经济原因,他回家的路至今难以成行。

  10月19日下午六时,李锡全乘坐的火车抵达长沙。刚下火车,鲜花就如潮水般向老人涌来。

  在长沙火车站,民众自发组织打出这样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 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

  数百迎接老人的民众齐呼着李锡全的名字。

  那天的情景,让《潇湘晨报》记者傅天明难以忘记,“随行队伍要赶往老英雄下榻的宾馆时,当地许多出租车司机得 知,大家是为迎接远征军老兵回乡,都不愿意收车费。”

  10月20日上午,众多热心人士在长沙为李锡全老人举办了一次见面会。

  在见面会上,参加过国际维和部队的国防科技大学英语教员李洪乾向李锡全老人敬了一个军礼,“每一位中国人,都 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

  每一次面对如此的礼遇,这位中国远征军战士都会潸然泪下。

  四位老兵

  李锡全回家带的东西里面,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是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转交给他的一 枚纪念章,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并且有胡锦涛的签名。

  “这么多年,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共产党能记得我这个国民党的士兵,我已经很欣慰了。”李锡全说。

  在缅甸密支那幸存的四位中国远征军老兵,都收到了这枚纪念章,都像李锡全一样,把它放在贴身的地方。

  除过李锡全外,其余三位老兵分别是杨子臣、李广钿、杨建达。

  来自四川省三台县的杨子臣18岁参加中国远征军,随后被空运到印度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训练。

  抗战结束后,杨子臣所在的部队被调往东北,杨子臣借机和十几名战友当了逃兵,“我们当时参军是为了打日本鬼子 ,要打内战,我们没有这个责任。”

  因为家境较为富裕,杨子臣已多次回到过中国。

  87岁的李广钿至今还没有找到家人,李广钿的家在云南省宣威市双龙乡辉东村(音),父亲叫李祖兴。

  在得知一些热心人士援助李锡全回家一事后,这位老人怯怯地告诉《望东方周刊》,“谁不想回家呢?”

  杨建达也回过一次老家广东梅县,那次回家的时候,他的弟弟也从兰州回老家和他相见。同样是军人,但他的弟弟参 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位兄弟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杨建达觉得,“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情仇立马就结束了”。

  杨建达至今没有加入缅籍,是因为当兵时发生的一件事情。那是在1942年,他们在印度集训时,一个美国兵打死 了一位华人,许多中国人便联合起来抗议,中国大使馆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位华人已经加入了英籍。

  “大使馆想管也管不了了。”杨建达说。

  国家的包容心更大了

  位于云南腾冲的滇缅抗战博物馆馆长段生馗说,在云南保山,至今还有上百名远征军老兵,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找到 家,“其实有些人已经找到家了,但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办法回家,有些人是觉得自己太穷,觉得回去丢人,有的则是还存在 着一些政治偏见。”

  一次亲身的经历让段生馗至今难忘,“五六年前,腾冲大街上有一个捡破烂的,大家都说他是远征军老兵,我有些不 信,去了解了,还真是,而且还是一名空降兵。”

  经常前往东南亚做生意的云南德福投资公司总经理高飞告诉《望东方周刊》,在缅甸,还有不少中国远征军的老兵, 一个偶遇曾让他感慨良多,“在腊戍,我曾碰到一位远征军老兵,他还一直保留着他们连队的联络图,说是他的连长在战场上 死掉了,临死时把联络图交给他保管,他说他一定要交给组织。”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为中华民族的兴亡流过血,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认可他们,让他们有归属 感、荣誉感。”高飞激动地说,“东南亚的华侨,有的是解放前后逃到国外的,有的是国民党老兵的后代,这些人对一个中国 的认可,将是中国统一的强大推动力。”

  老兵杨建达是在解放前和姐姐去印度做牛皮生意,从广东梅县坐小船到汕头,然后又到香港,再到马来西亚,最后又 经过印度洋到印度加尔各答。杨建达先是加入了华侨自卫团,1941年,加入中国远征军。

  “奥运会开得很成功,说明中国强大了,我们在国外的华人也扬眉吐气了。国力强大的另一个标志,就是这个国家的 包容心更大了。”杨建达说,“能这么高接远迎地让李锡全回家,这充分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大度和气量。”

  杨建达清楚地记得,在文革的时候,他的一个战友偷偷溜回国内,当地人发现后进行了举报,随后其便被关进了监狱 ,“以前文革的时候,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墓地还被毁掉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好多国内的热心人士公开表示要在密支那 为远征军建一个纪念碑。”

  杨建达说,他留给后人的,只有一首歌,歌名叫《松花江上》。87岁的中国远征军战士杨建达,依然能激情澎湃地 唱出这首在“九·一八”之后迅速传遍全国的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