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习惯了中国的假发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3日14:23  青年参考

  ::作者TimJohnson

  ::译者郭爱婷

  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驻京记者站站长TimJohnson开设了一个名为“中国崛起”(ChinaRises) 的博客,内容涉及中国的大事小情。下文是TimJohnson在陕西延安采访期间,经历的与“发票”有关的故事。同时 附上包括外国网友对此篇博客的评论,让我们了解更多国家的相关情况。但是,使用假发票在哪里都违法是确定无疑的。

  ——编者

  

  或许可以把以下这件事理解为一种慷慨的行为。我们的司机李先生,花了整整一个早上向我们展示位于陕西北部的延 安周边的风貌,很好心地开车带着我们在一个个窑洞间转悠。因为我当时正准备写一篇有关两千万中国人仍生活在窑洞里的报 道。

  可在最后,当我为他这半天工作支付薪酬并索要发票时,他却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接受长途客运公司的发票 ?“行!”我答道,因为我已经习惯收到各种名目的发票了。结果,他递过来一沓,说:“我给你值400块钱的发票,你可 以把它们都上交公司,这样还可以捞些外快!”

  李先生说这些话的同时,满脸兴奋,那双狡黠的眼睛似乎在告诉我:这么做对我很有好处。可事实上,我支付给他的 劳务费只有150元。“我知道你不可能每项花销都能拿到发票,所以有的时候,你就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找补。”伴随着这些 话的是他轻轻的笑声。

  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出租车司机和其他行业的什么人,常常会拿出一沓跟消费数额不符的发票,有时甚至与实 际交易方式都不沾边。其实,买卖发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门地下生意。在北京的一些地铁站里,常常会有卖主向人们兜售用过 的发票,人们可以用它来申请报销或偷逃税收。

  作为一名已经习惯了完全按照实际消费来开发票的外国人,这种情况在我眼里算是中国“奇观”之一,而且这种现象 还是我无力与之抗争的。因为在这里,要是有人想让每张发票都合法——都和实际开销相符的话,那这个人肯定会遭到不断的 打击。

  我在这个国家的某些机场会遇到这种情况:要是我坚持用计时器的话,出租车司机就会拒载,而他们取代计时器的方 法是:自己开价。当你索要发票的时候,他们则会吞吞吐吐地说出一些奇奇怪怪名目的发票,以此来抵消名目本应为“车费” 的那些发票。这是轻微但普及度广的腐败,不过有时候看起来又像是普通百姓对高层的一种反抗。处理职员开销费用时的一些 中国公司也是如此。所以,普通人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准备一沓能被认可的发票,把它们上交给公司,从而弥补那些无法被认 可的“合法发票”带来的损失。

  所以,我接过了李先生的假冒长途客运发票,为提醒自己在上面潦草地标上了“150元”的记号,心满意足地快速 离开,啊哈,我有了一项开销的证明了!

  附:

  中外网民跟帖:假发票不仅是“中国特色”

  网民:Realist

  对拥有有效诚信体系的国度而言,蒙骗政府和老板的事情并非只发生在中国。

  我想问问在美国有多少人会在私底下交易二手车,却在转让户名时如实填报交易全额呢(注:美国车辆转让税征收以 自报交易费用额度为准,因此促使人们上报极小的数额)?当政府没有强制干预的时候,任何国家都不会有多少人有足够动力 讲诚信。

  

  网民:ChrisStevens

  英国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经常给我空白出租车发票,几次之后集中填写数目以便省点儿税(要是税务局看到这条的话, 请注意我所写的并不是真的,只是为了举例而已)。

  中国的问题是(管理)体制还很难跟上,在中国买东西时你并不总能拿到发票,所以你得额外弄点儿以备不时之需。

  我知道我的职员有时候会多报,但事实就是如此。最好能给职员弄个预算或让他们事先做个开销计划,以避免出现这 种把戏。

  

  网民:Junhui

  在美国情况也差不多。我在华盛顿时,出租车司机给我空白发票自己填。当然我没有耍花样,但我知道有人这样做。

  我也看到有人买过境卡,拿到发票后再转手卖掉,再把发票报进商务旅行账目里。就像网民“Realist”所说 ,并不是只有中国人这么做。

  我觉得大陆应该向台湾学习发票抽奖的方法。这样人们就会养成要发票的习惯,不会随便丢掉自己的发票。这个方法 很不错。

  这种(假发票)现象只不过表明了,蒙骗政府是不论任何形式的政府管理下的客观存在。

  

  网民:JuanValdez

  我刚刚从墨西哥回来。当地司机不可能每天从正规出租车站拿到发票,“控制”出租车点的那个家伙卖发票。他试图 卖给我们一本书,来等价交换20美元的发票,被我们拒绝了。幸运的是,25美元以下的发票对我们没用,而交通费通常不 会超过8美元。开心的旅行。

  

  网民:ChristopherMills

  在从北京国贸办公室下班出来的路上,我曾经觉得一个手拿着一大叠粘性标签(小广告)的人很搞笑。他每走大概15 步,就蹲下来把小广告贴在人行道上。我猜一定有人对假印章、假发票的广告很敏感……第二天早上,每张小广告都被刮得干 干净净,什么痕迹都不剩下。还有很多时候,小广告被喷上了灰色的涂料,这样人们就看不到上面写了些什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