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秋
提要:“亲情餐厅”,是监狱系统的帮教方式之一,服刑人员和前来接见的亲属在餐厅内,一同吃饭,共叙家常。
在这不起眼的餐桌上,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儿子的期盼
“李平。”
“到。”
随着监狱民警的呼唤,一名精神饱满、身体敦实的服刑人员站在“亲情餐厅”的门口。
“二号桌会见。”
“是。”
顺着民警手指的方向,李平已经看到二号餐桌前站着他的母亲、妻子和不足10岁的儿子。他快步向桌前走去,儿子 也张着胳膊向爸爸扑来,他赶紧弯腰抱起孩子,孩子也撒娇地让爸爸亲着他红扑扑的脸蛋。
落座后,孩子一直坐在爸爸的怀里,那双清澈如水的明眸直直地望着爸爸,似有千言万语要对爸爸诉说,两只小手紧 紧地抓住爸爸的一只手说:“爸爸,我想你,我要你回家。”说完就大哭起来。
这时,李平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孩子的哭泣声敲击着他的耳膜,撞击着这个愧对孩子的父亲的心灵。李平哽咽 着对儿子说:“孩子,别哭了,是爸爸不好,爸爸对不起你,对不起全家。爸爸现在还不能回家,但是爸爸会争取早点回家。 今天是我们全家团聚的日子,应该高兴才对呀!”在奶奶和妈妈的劝说下,孩子才破涕为笑。
李平入监时,儿子还不满周岁,是家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大,现在他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以前孩子曾多次随家人到监狱探望过李平,隔着一道铁纱网说话,无缘坐在李平的怀里。今天,孩子终于能同李平在 一起吃饭了。
席间,儿子不时地为爸爸夹菜,向爸爸说他在学校的表现:两门功课成绩优秀,还戴上了红领巾。李平的妈妈和妻子 也用关爱的目光注视着他们爷儿俩,关心地询问他的改造情况,激励他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温馨幸福的家里。
亲情的力量,童心的呼唤,使李平的良知受到了震动。他表示:“请家人放心,如果我不踏实改造,对不起日夜操劳 的亲人,对不起呕心沥血的民警,更对不起思念我的儿子!”
李平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分子,临别时在会见厅亲情留言簿上写道:以前会见,隔着铁纱把话讲,人多室小闹嚷嚷。有 心来把孩儿劝,还未开口泪汪汪。现在会见,一家围定在餐桌,肺腑之言慢慢说。边吃边谈真温馨,政府关怀记心窝。
炙热而坚定的爱
2月28日下午,艳阳送暖。在亲情会见室,有一位中年妇女在等候会见。高挑的身材,俊俏的面容,一丝憔悴掩饰 了她昔日的风韵。她是来会见她的未婚夫陈其。趁着陈其还没有来,笔者和她攀谈起来。她是个快言快语的人,说出了幸福而 辛酸的往事。
她和陈其同住一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同班。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渐渐地萌发了爱的绿芽 ,只是彼此心照不宣,从没有提过。
一个偶然的事故,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那是17年前的一个下午,她在塘边洗衣服,不慎脚下一滑,落入塘中, 挣扎了几下就沉入水底。正巧被路过的陈其看见了,他一个猛子扎入水底,奋力将她救了上来。因塘底安有防人偷鱼的树桩和 铁丝,陈其的头上和身上刮了十几道伤口,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14针。
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并且和家人商定好了,准备年底结婚。
然而,陈其却因流氓罪被司法机关逮捕,并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听到这个消息后,她感到天旋地转,自己心爱 的人怎么会成了囚徒呢?
陈其入狱后,家中年迈的双亲无人伺候,她毅然决定搬到陈其家,操持家务、伺奉老人。当时有许多人劝她:“你是 一个未婚的姑娘,陈其是个死刑犯,你这样做,岂不是毁了自己的前程?”也有人说:“你这样等,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和陈 其结婚,不如趁年轻另找一个算了。”
女人的天性柔如水,然而一旦投入了爱情,则会坚如磐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然而她不为所动,依然深深地爱着陈 其。
她在家中辛勤劳作、省吃俭用,每年四五次从几百里路以外风尘仆仆地来到监狱,探视正在服刑的未婚夫,给他带来 深情的问候、沉甸甸的物品以及一颗赤诚的心。她知道,她的爱支撑着一个失足者重新生活的精神大厦,支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
苍天不负痴心人,再有一年多,陈其就可重获新生。甘愿为服刑人员付出青春和爱情的她,用扯不断的柔情,挽救了 一个失足的浪子。
当陈其被带进亲情会见厅后,两人快步走到一起,悲喜交加的心情使他们有些局促不安。他们相互凝视着,痛楚而又 含情的对视。陈其激动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她为陈其点了爱吃的牛肉、羊肉火锅,一个劲儿地劝陈其多吃点,注意保重身体,听监狱民警的话、好好改造、早日 回家。饭后,陈其的未婚妻深情地说:“16年了,第一次与未婚夫吃团圆饭,心里非常激动,这顿饭吃得太开心了。我们要 感谢政府给了我们这次团聚的机会,感谢监狱民警对我们的关怀。”
父亲的谅解
服刑人员范军,是一个1985年入监的老服刑人员。
入监后,他的父亲对这个不孝之子绝望了,表示“永远不到监狱去看望不争气的儿子”。而范军的妈妈是一位善良、 贤惠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在心灵上得到一点安慰,强忍着悲痛,继续尽着一个母亲的责任。
在探监这条路上,母亲一走就是17年。不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她每个月都要来看儿子一次。老人不但给儿子带来 生活用品,更重要的是带去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她坚信:儿子在监狱民警的管教下,会重新做人。
范军的父亲也并非不疼爱儿子,每次老伴探监回去,都详细打听儿子的情况,听到儿子受奖、减刑的消息就高兴得合 不拢嘴。
现在,听说监狱实行科学、文明管理,准许服刑人员亲属在亲情餐厅共同进餐,范军的父亲说:“17年了,620 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见到儿子了,我怎么能不想他呢?这次说什么也要到监狱去和儿子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接见日那天,老两口一早就赶到了监狱。当范军出现在两位老人面前时,父亲一把拉住儿子,上下仔细端详了好一会 儿,才说:“孩子,爸爸这么长时间没有来看你,你不会生气吧?你犯罪,我很痛心,也很惭愧。常言说得好,‘子不教,父 之过’。”范军打断父亲的话:“都是做儿子的不走正道,还连累了父母亲,儿子心中有愧呀!”听了儿子的一番话,父亲不 禁老泪纵横。
落座后,父亲接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逢年过节时,全家就缺你一个人,我特地为你摆上一份碗筷,都盼你早点 回家团聚。”
范军望着父母,老人的面容慈祥,苍老的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两鬓上的一根根白发,包含着对儿子的片片真情。
范军哽咽着说:“爸爸、妈妈今天能在这里团聚,儿子心中非常高兴。我对不起你们,饶恕我的过去吧,我会尽快回 到你们的身旁,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饭后,范军的父亲感慨地说:“真没有想到儿子成了罪人,政府还允许我们在一起吃团圆饭,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 党和政府亲啊!”
范军回到分监区后,想到“亲情餐厅”人手少,活儿太多,主动向监狱民警要求,到“亲情餐厅”端盘子、洗碗、打 扫卫生。经狱政科领导审批,同意了范军的要求。
范军高兴地说:“我要通过我的手,通过我的辛勤劳动为服刑人员亲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也为自己的改造画上圆满 的句号。”
亲情的呼唤
服刑人员崔志亮从小曾和伯父生活了一段时间,深得伯父的宠爱,如同伯父自己的孩子一般。
崔志亮犯罪入狱后,远在新疆工作的伯父多次想到监狱探视他。但家里人告诉他,会见只能隔着玻璃用电话交谈,而 且,时间也不长,劝他不要回来。崔志亮只能和伯父用书信交流,用亲情电话交谈。
当崔志亮的伯父得知监狱改革会见制度,允许服刑人员亲属共同进餐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要来看侄儿。于是,他自驾 车,历经10余天,穿越好几个省市,终于来到了监狱。
正当他和侄儿崔志亮共同进餐时,监狱领导得知了这一情况,亲自来到餐桌旁,嘘寒问暖。崔志亮也向监狱领导表示 ,一定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怀,不辜负亲人的期望,好好改造重塑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政府、亲人的教育、感化 、挽救之恩。
服刑人员崔志亮的伯父临别时,紧紧拉住监狱领导的手说:“我这次从新疆来看望侄儿,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 前我对监狱很不了解,认为服刑人员一定过着很难熬的日子。这次我亲眼看到了监狱,并不像我想的那样阴森可怕,看到了监 狱民警个个和蔼可亲。”
亲情是阳光雨露,是阵阵春风。在大墙内的服刑人员有了亲情的滋润,才能枯木逢春重萌新芽,服刑人员才能在改造 的道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
亲属们走了,带着深切的厚望,带着对监狱民警的感激之情,与服刑人员依依惜别。相信这凝聚着情与爱的团聚,能 在每个服刑人员心中永驻。服刑人员在与亲人们的心灵碰撞中,会以坚定的信心、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改造之中,早一天回归社 会,回到温馨的家园,去报答人间那份最真挚、最纯洁、最珍贵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