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里不需要“虎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12:15  新民周刊

  世外的学生虽然摆脱了考试的束缚,但是需要注重母语、外语、人文科学、实验科学、数学和艺术等六大类学科的均 衡发展,用知识去验证和发现这个世界。

  记者/金姬

  当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AmyChua)的新作《虎妈战歌》(BattleHymnoftheTig erMother)引发全世界热议中西方教育孰优孰劣之际(详见《新民周刊》2011年第7期封面),中国一些学校已 经引进了1968年诞生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简称I B)课程,希望打破中西方教育界限,让所有孩子都在一个相对宽松和开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继而全面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所同时拥有小学课程PYP(primaryyearsprogramme),初中课程MYP(m iddleyearsprogramme)和高中课程DP(diplomaprogramme)三个国际教育项目的I B世界学校,均瑶集团旗下的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和中学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2006年通过国际文凭组织(IB O)授权为IB世界学校(IBWorldSchool)的世界外国语中学(以下简称“世外中学”),虽然仍有境内部( 遵照国内教学要求)和境外部(教授IB课程)之分,但这里“虎妈”的教育方式早已Out(落伍),每个学生都在世外中 学如虎添翼。用校长徐俭的话来说,“IB课程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另一种教育模式,还有助于推动本土化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 。”

  

  “全球通”教育

  

  对于绝大多数接受公立教育的国人而言,IB课程显得如此陌生。事实上,IBO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拥有伙伴 资格、规模最大的国际教育组织,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上千所成员学校。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欧共体的崛起,欧美地区的经济繁荣首先打破了国界。国与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和外事公务越来 越频繁,因而出现了“移动家庭族”。随之而来的是这些移动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式的 教育机构来满足这些移动家庭子女的接受教育并得到相应认可的要求。于是IBO应运而生。IB组织的课程,首先满足了现 代移动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学生可以跟随父母自由地从一个国家的一所IB学校,转入到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所IB学校,学 习同样的课程,学业不受丝毫影响,而且考试成绩国际认可。

  IB不以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为基础,而是将若干个国家的教育模式中最佳的部分融为一体。IB的教育宗旨首先是 把国际化放在首位,但这种国际化是以本国文化为核心的国际化,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文化融合。正因如此,IB受到许多国 家政府的支持。IB文凭已经被全世界2000余所大学所承认,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一流大学。

  目前,IB在中国主要存在于私立学校。就拿上海现有的16所IB世界学校来说,只有3所是公立学校。这是因为 ,中国的公立学校享受国家的教学基金,让学校有更多的钱去购买教材和设备。而收费较高的IB课程,更适合以营利为目的 的私立学校去推广。此外,从小接受IB课程系统训练的孩子未必适应中国的应试教育,很多家长一开始为孩子选择IB课程 就是为了让他/她今后直接去国外升造。

  世外中学校长徐俭坦言,IB课程是个香饽饽,许多学校一开始引进IB是为了赚钱。“但世外中学自2004年引 进MYP课程以来,基本上是亏本的。”徐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一名MYP学生每年学费6万人民币,DP学生每年8万 。IB课程必须是小班制,每个班不超过24名学生。目前世外中学的IB中国教师大概50位,每位年薪税后10万人民币 ,外教20多位,年薪一般在税后30万-50万元人民币之间。这意味着每年世外的师资投入就有1000多万人民币,而 学生的学费未必足够支付教师薪水。

  但徐俭表示:“等规模上去了,还是可以保本的。学校做IB课程的决心越来越大。”徐校长的信心,来源于他对I B课程的认识。IBO强调,除了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水平外,更重视培养学生对世界事务的认识,成为本国乃至国际 事务的参与者。这种教育理念非常符合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代社会。

  此外,IB课程没有主课副课之分,培养学生的目标为10项:包括探究者、思考者、交流者、反思者、做一个知识 渊博的人、有原则的人、胸襟开阔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敢于冒险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这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 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能主动探究并动手实践、具有责任心、具有同情心、具有国际视野和主动交流 能力等目标是一致的。

  “在我看来,IB就是‘全球通’。”徐俭开玩笑说,IB体系出来的孩子在全世界都能生存下去,这也是他哪怕亏 本也要推广IB课程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希望从世外毕业的学生都能为国际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国际化校园

  

  有人说,中国的好学校是苦老师,而差学校是苦学生。世外的老师工作十分艰巨,他们不能照本宣科,有时需要自己 编写教材;而世外的学生虽然摆脱了考试的束缚,但是需要注重母语、外语、人文科学、实验科学、数学和艺术等六大类学科 的均衡发展,用知识去验证和发现这个世界。

  “IB课程的PYP部分甚至不分学科,只按照模块来统领教学;到了MYP,则强调跨学科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知 识不是孤立的,而是从生活中来的。”徐俭介绍,例如,围绕“春天”的主题,老师可能通过搜集诗歌、带孩子们看树叶的形 状和昆虫的活动,潜移默化将各学科知识融入其中。中学阶段,境外部学生每人每学期,8个学科必须各写一篇论文。受此启 发,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该校各科老师联手为学生编撰了参观手册,引导学生利用绘画、论文、摄影等多种形式,做世博文 章。据悉,在2011学年的课表上,音乐还将和美术“混搭”,开启学生多元智能。

  “放手让学生做”,是IB的指导原则之一。不久前,一场摇滚慈善演出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演,主办方就是 世外中学境外部的一群高中生。这场演出,为该校捐助的大别山区10所中小学筹得超过10万元善款。在徐俭看来,这是培 养学生国际视野的一部分。境外部举办新年晚会、毕业典礼等各种仪式类活动,对学生的着装、礼仪举止都有着严格要求,老 师们在感叹“孩子们一下长大了”的同时,也开始思索,是否也应该让境内部的孩子们,通过更有“仪式感”的活动,感受内 心的成长。八年级的时装秀和九年级的毕业舞会上,同学们将通过“换装”,感受即将成人所要承担起的责任。“与其通过一 次次讲话,告诉学生怎么做,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参与,感受应该怎么做。”徐俭说。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0学年开始,世外中学境外部的每名学生,入校第一件事就是签署一份《校园生活准则》, 涉及作业、上课、服饰、交往、诚信、请假等诸多方面的规范。《准则》最后有一段类似房屋买卖、银行交易等重要合同文本 中的一段话:“我对上述章节内容均表示认同,愿意遵守所有条款。签名:某某某。”

  这种形式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和诚信理念。“我们要培养有原则的人。”徐俭说,这是从学校外籍教师身上获 得的启发。

  “让学生把承诺抄一遍,并亲笔签名,别小看这样一个举动,学生们都格外认真。”徐俭相信,自律精神必须从点滴 小事做起。徐俭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各科“尖子生”因为晚交了三次美术作业,导致美术课成绩不达标,遗憾地和奖学 金擦肩而过。这种情况在中国老师看来,通融一下未尝不可;但外籍老师较真,觉得必须照章办事。

  徐俭坦言,虽然本土学生也有成长手册,但很多老师总是出于好意,为了让学生毕业时的履历更漂亮,用语模糊,或 者笔下留情,使得成长手册的评价作用大打折扣。但是IB课程崇尚客观的“叙事性评价”,缺了几次课、作业情况如何,根 据IBO全球统一规定,学校记录不能掺杂任何水分,为了帮助学生申请名校而“美化”成绩单,更是被绝对禁止。

  

  不是“贵族教育”

  

  在徐俭看来,国际化办学,并不等同于为少数孩子提供“贵族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教育理念带来了多方面的 启示和冲击。今年秋季开学,《校园生活准则》就将向境内部推广。

  境外部很多好的IB理念,都值得境内部借鉴。对此,MYP协调员汤红宇深有感触。自从华师大英语系毕业以来, 汤红宇就一直在世外中学担任英语老师,这一干就是11年。曾经在境内部和境外部都工作过的汤老师对记者表示,境外部虽 然没有升学压力,但是“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难把握。这位英语老师,平时还要教学生插花和做西点,因为一门语言 对学生而言只是一种工具罢了。

  汤老师说,境外部的评估体系和境内部恰恰相反。一般境内部的老师是采用扣分制,就是从100分开始,学生做错 什么,一点一点往下扣。但境外部是加分制,学生达到什么要求就加分,而且这些要求学生都是知道的,直到7分为止(MY P每门课满分为7分)。

  此外,境外部的学生每年都有“领域交互活动”(AreasofInteraction,简称AOI),就是带 有任务的参观。例如每年4月离开上海市(境内部因为教委规定不能离开上海市活动),境外部的学生去过崇明、杭州、大别 山和北京等地。每个人都要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回来写报告,不仅把平时学过的知识得到再次利用,如在大别山植物馆巩固 植物知识,还学会了野外生存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汤老师坦言:“境内部是戴着镣铐跳舞。”学生们因为有考试和升 学压力,所以不能花太多时间在课外活动上。

  去年9月从世外中学境内部转到境外部的上海女孩小婕很感谢妈妈当初的决定。这个芭蕾八级的纤弱女孩,在境内部 念到六年级(预备班),成绩优异,但是每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担心耽误学习或浪费时间。自从七年级进入MYP以来, 小婕的所有成绩都在6分以上,不仅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如包饺子、攀岩等,还提高了自主能力。小婕现在的英语水平完全可 以跟上外教上课,她也很喜欢现在的课程。小婕妈妈决定让女儿念完九年级后,直接去加拿大读高中。

  小婕妈妈告诉记者,教育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像蔡美儿这样的“虎妈”在中国有很多,这都是教育体制造 成的。她并不想扮演这种角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