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虞侯为什么如此卑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18:19  中国周刊

  鲍鹏山(学者)

  高衙内要占有林冲的老婆,可是一来林冲毕竟不是普通百姓,二来林冲老婆自那日受了骚扰,就一直待在家里不再出 门,衙内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富安为高衙内贡献了一条十分下流而恶毒的计策,要林冲的好友陆虞侯陆谦设计把林冲老婆骗去。

  高衙内喝彩道:“好条计!就今晚着人去唤陆虞侯来分付了。”

  但是,这条计虽然是好,还有一个问题:这条计涉及到对陆谦品性判断:既然陆谦是林冲的好朋友,他会配合他们, 一起陷害林冲吗?实际上,这条计的最高明之处,正在这个地方。

  这条计最高明的地方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陷阱的巧妙设计等等,而在于对丑恶人性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

  富安在寻思这条计策时,根本不把陆谦可能拒绝考虑在内,而高衙内也同样对陆谦能听从他们而对朋友落井下石深信 不疑:“就今晚着人去唤陆虞侯来分付了。”时间就在今晚,态度则是唤,如唤一条狗,让陆谦做这样缺德的事,根本不怕他 犹豫,更不会和他商量,直接“分付了”即可。

  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里面包含着富安、高衙内对陆谦个人道德的贬低与蔑视?对他良心与人格的卑视?假如他们心 目中陆虞侯是一个正派的、有良心、对朋友诚实仗义的人,他们会这样安排陆虞侯吗?又假如陆谦是个有道德良知的人,他得 知别人这样编排他做缺德事,他不会感到愤吗!

  但是,富安与高衙内根本不会像我们这样想,他们对陆谦的配合深信不疑。他们也根本没有觉得他们这样做对陆虞侯 有什么不敬。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代表权势。在权势那里,根本就没有良知、道德、人格等等的位置。果然!我们错了,他们对了 。

  当富安把他的计策向陆谦和盘托出并要求他配合时,陆谦不仅没有一丝的愤怒,而且没有一刻的犹豫就答应了富安、 高衙内交给他的这样卑鄙下流的任务——小人确实往往比君子更能判断人性,从而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接下来,好朋友好兄弟陆谦就坦然走到林冲家里,把林冲骗出了家门。临走,还不忘给好兄弟的妻子下个套:“阿嫂 ,我同兄到家去吃三杯。”

  特意说明:“到家去”。掘下一个大大的陷阱,却说得亲亲热热。一个人,在陷害自己的朋友时,在利用朋友的信任 而加害他时,怎么能做得如此面不改色心不跳,如此从容,如此坦然,如此冷血,如此心安理得?

  一番转转弯弯,两个上了樊楼喝酒。叙说闲话。而那一边,林娘子已经被骗至陆谦家,被高衙内关在房内调戏。

  李贽在此批到:“富安可恕,陆谦必不可恕!可恨!可恨!”为什么?因为陆谦是林冲的朋友!兄弟!

  陆虞侯还有更可恨的。他后来又帮高衙内出了一个计策,引诱林冲持刀进入白虎节堂,然后名正言顺杀林冲。再往下 ,陆谦更是衔高俅之命,千里奔赴沧州,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还要拿林冲的骨殖回去,讨太尉欢心!

  陆谦的所作所为,确实是狗彘不食。我也在字里行间,对陆谦批上数个“可恨”字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如此堕落?

  我不相信陆虞侯平时就如此卑污下流,如果是这样,林冲与他自幼相交,不可能看不出来。

  实际上,林冲非常信任陆谦。连日闷在家里,他没有如约去找鲁智深,而陆谦一来,他马上欣然出门,可见二人的友 谊。

  在樊楼上,林冲对着陆谦叹气,又是骂昏君,又是骂高俅,不是绝对信任,林冲这样谨慎的人,不会如此吐露胸襟。

  甚至,他还把妻子受辱一事主动告诉了陆谦。

  结论是:陆谦平日里为人,未必就比一般人更不堪。

  那么,为什么在特定的时候,他如此卑鄙?

  陆谦临死之前,对林冲说:“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读陆谦至此,我吃了一惊。

  我突然觉得林冲应该“理解”陆虞侯——因为,林冲在此之前,也已经有了很多次面对太尉包括太尉养子高衙内时的 “不敢”。

  我突然觉得我们读者也要“理解”陆虞侯——我们面对我们的“太尉”的时候,我们“敢”吗?

  我们在读《水浒》的时候都自我感觉很好,站在道德高地上,痛斥陆谦。但是,假如,我们的“太尉”也这样“差遣 ”我们一回,在我们一生的这一“特定”的时刻,我们“敢”吗?

  是什么让陆谦如此卑鄙?是权力;是什么还会让我们一样卑鄙?是权力;为什么我们都是潜在的卑鄙者?因为我们生 活在权力社会里。

  如何把我们从卑鄙的道德泥沼里解救出来?——把我们自己从权力社会里解救出来。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