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大代表戴碧蓉:走进连环画之后的励志人生

2014年02月26日18:08  中国人大杂志

  《中国人大》杂志社  徐燕

  那是个全民崇拜英雄的年代,英雄模范人物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效仿。戴碧蓉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过人的英勇,当之无愧成为万众的偶像,她与当时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向秀丽等英雄人物一起,引领了无私奉献、正气昂扬的社会风尚,这一主流价值观,造就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戴碧蓉说:“残疾人的‘中国梦’其实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奢求,只希望生活好一点,出行方便一点,身体上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她认为,只有残疾人同步的小康,才算得上真正的小康社会。

  几十年过去后,如今年过半百的戴碧蓉,面对中国人大杂志记者,首次深刻反思父亲对她人生的影响。

  抵达湖南黄花机场已下午3点,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同志接上头后,我们便向南直奔50多公里外的株洲,4点前赶到了戴碧蓉工作的市残联,在她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全国人大代表、40多年前曾拥有无数粉丝,被人们由衷敬慕,至今仍是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小英雄”。

  1968年9月14日,株洲市铁路第三小学的少先队员戴碧蓉放学回家,在路过铁路时发现几节车厢失控正自动滑行,前方3个埋头玩耍的小孩,浑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危险。11岁的戴碧蓉毫不犹豫冲了上去,一个个将孩子抱出铁轨,就在推开第三个孩子时,车厢呼啸而过,戴碧蓉倒在血泊中,在心脏停跳一小时,昏迷一周后她奇迹般醒了过来,但自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戴碧蓉舍己救人的事迹立刻传遍了天南海北,《人民日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毛泽东思想育新苗——记欧阳海式的小英雄戴碧蓉》,此文收进了当时的全国小学统编的《语文》教材。

  那是个全民崇拜英雄的年代,英雄模范人物受到人们的推崇和效仿。戴碧蓉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过人的英勇,加上后来她战胜伤痛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乐观精神,感动并激励了一代人,成为当之无愧的偶像,她与当时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向秀丽等英雄人物一起,引领了无私奉献、正气昂扬的社会风尚,这一主流价值观,造就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40多年后提起当年,戴碧蓉曾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只是凭着一个良知作了一次选择”,殊不知这良知有多么沉重!很多人或许不知,由于先天原因,戴碧蓉出生后一直卧床,为了上学,6岁时她才勉强学会走路,而5年后便有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壮举,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力量支撑。当时活下来的戴碧蓉,根本意识不到人生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接下来,她以超强毅力克服残疾带来的痛苦,刻苦学习文化,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行为,再次成为人们奋发自强的榜样,作为时代的楷模,她的精神在连环画中,在全国小学统一教材中,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扬光大。

  1月2日,2014年元旦刚过,湖南株洲一个宁静的傍晚,站在我们面前的戴碧蓉,穿了件红色外套,皮肤白净,面容灵秀,她左边的衣袖是空的,左腿装上假肢后,走起路来仍显吃力,但她的脸上全然没有艰难生活的痕迹,倒是比起实际年龄还要显得年轻一些。戴碧蓉的办公室摆满了绿植,她座椅斜后方有个盆景,里边点缀着奇木异石,还有溪水潺流,后来我们就在叮叮咚咚的水声中开始了采访,从她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说起,后来她辗转倒出了自己既辉煌又苦涩、既有温馨又有伤痛的人生。

  “小英雄”的新使命

  2013年3月,在赴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火车上,戴碧蓉的身边围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见到她的惊喜,“我是听着您的英雄故事长大的”、“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人们的热情一直延续到了“两会”期间,这让戴碧蓉有些惊讶,她后来无限感慨地对记者说:“几十年过去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

  40多年后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重新回归公众视野,戴碧蓉也引起媒体的关注。这次人代会期间,正值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50年之际,戴碧蓉借助媒体呼吁:通过广泛宣传、建立并完善“英雄流血不流泪”的机制,让雷锋精神重新成为社会风尚。她建议国家应该从制度上设计,特别是立法层面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好人没好报”现象再度出现。

  第一次参加人代会,戴碧蓉带来了7条建议,全部与残疾人事业有关,分别是:加快出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关于建议公务员招录中按照1.5%的比例招录一个残疾人的建议;关于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特殊教育学生数据库的建议;关于改进残疾人无障碍航空出行的建议;关于修订残疾人申请教师资格体检标准的建议;关于推进残疾人火车出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残疾人平等参与各类考试并获得无障碍考试条件的建议。

  身为湖南省株洲市残联副理事长,为残疾人说话,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尽一臂之力,是当年“小英雄”戴碧蓉的新使命。她说:“我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株洲和湖南人民的关心和鼓励,身负残疾人群体的重托,我最好的回报,就是把基层的心声带上大会、送进中南海。”

  有一个问题比较纠结

  谈到2013年的履职,一直激情洋溢的戴碧蓉流露出些许苦恼。她说,在人代会和代表活动中提出的建议,虽然得到有关方面的口头或书面答复,但不太满意,有的回复比较牵强,没有实质性东西。

  “这是我第一次当代表,还有一点顾忌。我知道,某项工作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时半会儿有可能解决不了。我要是过于强调办理,是不是有点不得体?”

  戴碧蓉为这个事纠结是有缘故的。曾有人劝她:“从现象上看,你的建议是正确的,但从实际来说,国家解决起来有些困难,你以后就别再提了。”

  比如关于残疾人的退休制度。戴碧蓉解释道,我认为残疾人的退休应人性化管理,以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残疾人本人有退休愿望,身体状况又不适合继续工作,就应该为他办理提前退休。否则他活着都那么艰难,还怎么继续工作呢。有人告诉我,说我的这一建议与国家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相违背。

  “如果参考正常人的退休年龄是有可能相背,但根据残疾人相关的法律政策,可不可以考虑?将来退休年龄也应有地方政策,根据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全国一刀切。从实际情况看,一个残疾人,连生活能力都没有,还怎么有工作能力呢,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你说我能不提吗?!”

  除了残疾人提前退休,戴碧蓉还建议把人工耳蜗、残疾人的辅助器具纳入医保,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这事办起来很难吗?平日我总爱说一句话,就是饭桌上省一道菜,平日生活中省一包烟,就可以帮助这些残疾人。这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想去做。”

  她说:“虽然有时觉得很难,但还是觉得当代表你不为大家反映,不为大家呼吁,当这个代表干嘛?你不是一个摆设,不能不做事、不履职。”

  “总会有解决问题的那一天!”戴碧蓉说,“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什么时候也不嫌晚,迟来的公平也是公平。”

  戴碧蓉的纠结,在自己的一边说一边整理中豁然得解。

  社会文明是给弱者、残疾人以生活的平等和便利

  对于残疾人目前的出行状态,戴碧蓉还不甚满意。

  “现在很多残疾人不愿乘普通火车,因为上下楼梯既没电梯更没坡道。像我,基本改乘飞机,或坐高铁,虽然贵而且不符合节约能源的精神。”

  戴碧蓉仅有的右腿膝关节进行过手术,恢复效果不很好,出门对她来说很不方便,然而精神上的痛苦远大于肉体上的不适。她举了一个例子。

  前年10月,她从外地返回湖南,因左腿是假肢,在机场被要求脱衣检查。不管她怎么表示不愿意,安检人员都执意不肯让步。“假肢可以用仪器检测,我也允许检查人员用手去摸查,但非要我脱掉衣服我接受不了,这伤害了我的自尊,我很无奈,难道就没有更人性化一点的方法吗?”

  “还有一些小区至今没有无障碍通道,单元门也不是自动的,坐轮椅的残疾人,必须用手推,像我只有一只手,曾被门狠狠弹回来,拍得好远。有的超市前的停车位,即使空着,也不许残疾人的电动车停放。还有些药店,进门要上台阶,没有坡道,很多生活场所,没有对盲人的语音提示。”

  戴碧蓉探身问道:“你说,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什么?现在物质极大丰富,文明程度是不是也该水涨船高?其实残疾人最想分享的,是社会文明带来的成果。”在她看来,社会文明的标志,最起码应该是给弱者、残疾人带来生活的平等和便利。但就目前来说,国家还任重道远。

  能否让残疾人同步奔小康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戴碧蓉带来的建议,还是与残疾人事业相关。她介绍道,婚检目前并没达到应有的目的,造成一定的出生残疾率。还有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比如拐杖、轮椅、假肢、助听器等,能否纳入医保当中。另外还有关于完善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的政策,是否能将廉租房的指标拨一些给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等。

  戴碧蓉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贫困的残疾人80%都在农村,贫困的残疾儿童也绝大多数在农村。如果让残疾人同步奔小康,现在就得对农村的残疾人,特别是对农村残疾儿童的治疗和教育加速换档。

  她说,残疾人的“中国梦”其实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奢求,只希望生活好一点,出行方便一点,身体上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痛苦。这些年,有国家扶持扶助的政策,在株洲,残疾人的重残补贴已落实到位,残疾人凭爱心卡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残疾人的公益岗位纳入到政府开销,由政府买单。我希望全国都应如此,除此外还要让残疾人享受到更多。

  2001年戴碧蓉调进市残联,从基层做起,所有业务基本都做过,每换一项工作,她都务实亲为,尽力把工作做好、做得更到位。比如,在对50岁以内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进行就业培训时,她就想,其实很多残疾人不可能通过培训来就业,干嘛不换个理念,去培训他们的孩子,使之就业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这个尝试果然奏效,后来受此实惠的家庭非常感激她,现在还常联系她。“我的想法,就是要为残疾人在求职的道路上撑起一片蓝天。”

  现在,戴碧蓉分管0—6岁的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她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关注残疾儿童的康复事业,就是在为这些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戴碧蓉认为,低幼儿童的康复是抢救性工作,多关注一些,及时给予治疗康复,就可以使很多残疾儿童过得和健全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享受平等的呵护。

  为了这份事业,戴碧蓉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帮助,在最困难的时候,她曾拍卖过一张和周总理的合影,得来的5万元钱全部用来帮助30几位残疾儿童配置辅助器具、矫形器,让这些孩子能够戴上它自行活动,走路。有人问:你自己的身体这么差,为什么不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舒服些?她说:“我不能用英雄的称号去换取物质享受,那是亵渎它。”

  戴碧蓉始终认为,只有残疾人同步的小康,才算得上真正的小康社会。

  父亲对她人生的重要影响

  1969年,在国庆20周年天安门观礼台上,戴碧蓉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龙梅一起受到了毛主席接见,之后是盛大的国宴。面对满桌菜肴,戴碧蓉一时不知吃什么好,有位老者在旁劝她吃饭,她却反问:“我的米饭还没上来呢,怎么吃啊?”周围人闻言哈哈大笑。当晚,周恩来把她接进中南海,把她抱在怀里,亲切问她的伤情,问她致残后如何生活,今后有哪些想法。望着总理慈祥的面容,戴碧蓉深刻体会到“英雄”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对戴碧蓉来说,这段口无遮拦的经历是她年幼时的一段美好时光,从北京回到家,一切归于平静后,她的父亲对她说了一句话:“现在开始,你就不要把自己当英雄了,把自己当个残疾人更好些。”这促使她冷静下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她更加深刻领悟到这段话的意味深长。

  很多人有所不知,在淡出公众视野的几十年间,戴碧蓉经历的苦难常人难以想象,而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始终是她精神上的支柱。

  她的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他把军人的奉献精神带进了对戴碧蓉的成长教育中。当年幼的戴碧蓉面临“小英雄”之后何去何从时,父亲告诫她,“不要做昙花一现的人。”那时,她连“昙花”二字都不认识,就更别提理解含义了。她问父亲“昙花是什么?”父亲答:“是一朵很美的花,但是它只开放那么一瞬间,然后就凋谢了。”

  几十年过去后,如今年过半百的戴碧蓉,面对中国人大杂志记者,首次深刻反思父亲对她人生的影响。

  “自从我致残以后,我父亲一直从三个方面要求我:第一,不要做昙花一现的人。第二,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第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为这三句话,一辈子在不懈地努力,不懈地奉献,现在当了全国人大代表,我想的也不是个人怎样,而是责任和奉献。”

  戴碧蓉的父亲常常教诲她,别人帮助了你,你就要回报,现在你肯定没有能力去报答别人,用权力你没有,用劳动力你也没有,用金钱你更没有,那你回报社会的是什么?就是奉献,多做好事,用自己的工作来回报社会。

  “我爸说一句话简单,可我得用一辈子去努力做到。那时我很小,想不清楚,也不敢还嘴,只是觉得我要用一生按他的话去做很难,但我还是尽最大努力去做。”1979年,戴碧蓉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我要为人民做点事》,表达了她渴望回报社会的愿望。“如果说我是英雄的话,那我一定要做不折不扣的人民的英雄!”她说自己一直过的生活,就是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干有损英雄形象的事。

  戴碧蓉37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对她来说精神上的支柱坍塌了。她极度痛苦,站在马路上问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平?

  她因为疾病,1到6岁不能走路,却在11岁致残,以后终身与重残相伴,成家以后,第一个孩子因先天性心脏病夭折,第二个孩子又因病做过手术。40岁时她患上晚期宫颈癌,经过5次化疗,造成盆腔放射性出血,如今她的肝肾都有疾患。

  “现在我才感受到,父亲对我的三条要求太苛刻了!那个时候,每次有人看望我,领导来慰问我,他从不允许我提困难。其实我的困难很多,你想想一个残疾人能没有困难吗,而且那么小。这话现在我才敢说。”就这样,在那个年代,戴碧蓉与同龄孩子的无忧快乐错身而过。

  “对当初的选择我今生无悔!”在这件事上,戴碧蓉从来都不容置疑。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应是一个模式

  整个采访过程中,让戴碧蓉展颜欢笑的,是儿子的一个小故事。

  1996年的某一天,上小学的儿子上课时,在课本里发现了母亲的照片,“他一路唱着歌飞奔回家。”

  儿子问:“妈妈,老师介绍的小英雄是您吗?”

  她答:“不是,同名同姓的人很多。”

  之后又一天,儿子在思想品德课本中发现一幅救人的插图,主人公的名字与妈妈相同,这次老师肯定地告诉他,这个小英雄就是妈妈。

  眼看着再也蒙不过去,戴碧蓉对儿子说:“妈妈为什么不告诉你,是不希望你有这个荣誉感。”她说,“其实儿子也懂,妈妈不告诉他,是要让他走自己的路,我不希望我影响他的童年。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给儿子写过一首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我对儿子说,这以后就是你的目标。”

  戴碧蓉只希望儿子做个普通好人,“我对他的教育,就是遇到有困难的人,特别是残疾人,一定要上前帮他。你帮他,你损的是一口零食,对他来说就是一顿救命的饭。所以我儿子每次在路上看到残疾人,他总要掏出自己的钱,5块钱,10块钱,去帮助别人。我告诉他,你就做这些小事就行,一定要做到。”

  戴碧蓉说,“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是一个模式。并不是说,我当初成了‘小英雄’,儿子也非英雄之事不做,积累那些帮助别人的小事,你照样有闪光的人生。世间花蕊总是少的,还是树叶多,我说儿子你就当这个树叶就行。”

  戴碧蓉的儿子很优秀,毕业于湖南大学法律系,目前是团市委的工作人员。27岁的他思想活跃,总想干一番自己喜欢的事业。他说,母亲坚强自立的个性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无处不在。去年“两会”,他推着轮椅送妈妈上会的照片,被很多网民围观。说到这里时,一直埋头速记的一个年轻女编辑连忙抬头插话:“我也看到了,您儿子很帅呦!”

  如今,戴碧蓉与儿子相依为命,两个人可以掏心窝的聊天,“他心里面有我。”戴碧蓉欣慰地说。

  坚强和乐观是她的两个“亲密伙伴”

  戴碧蓉曾荣获过“欧阳海式小英雄”“全国自强模范”“新中国60年‘感动中国女性人物’”等荣誉称号。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人生的磨难,积极投入到残疾人事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她曾开通“戴碧蓉热线”,用自己的经历激励那些身有残疾或者对生活悲观失望的人们;在热线工作室基础上,她还创办了“株州市戴碧蓉服装厂”,招聘40名残疾人和下岗女工,加工的被、服捐赠灾区和特教学校;她还筹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和特困者就业。

  戴碧蓉一辈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没把“小英雄”作为一种代价向党和人民索取过任何东西。而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中的困难也一直没有远离过她。由于当年的后遗症,“现在一到阴雨季节,我这条残疾的胳膊和腿处就感觉从神经觉上还存在,经常抽搐地疼痛。”

  她也有许多做家长的忧虑,担心自己没钱给儿子将来结婚时置办婚礼;她的儿子很想创出一番事业,而她却无力帮忙;还有自己一身的病,将来退休后如何养老……有时,她也会为这些事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戴碧蓉安慰我们不用为她担心,坚强和乐观一直伴随她走到今天,今后她还将继续这样勇敢地走下去。

  我们祝福她!

(原标题:走进连环画之后的励志人生——专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戴碧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去年以来18.2万官员受党纪政纪处分
  • 体育国足确定法国人阿兰佩林任新帅
  • 娱乐40岁林熙蕾二胎剖腹得女 丈夫赞超美
  • 财经刘迎霞旗下基金认购单位官员相继落马
  • 科技最大交易平台MtGox关闭重创比特币
  • 博客蒋方舟:没有女人能挣脱两性市场估卖?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内地3大学进QS世界排名前20 考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