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顾建兵

  2014年8月11日下午,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大兴村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年仅3岁的女童被发现吊死在一处低矮的鸡舍旁。警方经侦查发现,此案竟是一起惨绝人寰的生母杀女案,并且源于母亲张娟在吸食毒品后产生幻觉而加害女儿。

  2015年6月24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今年37岁的被告人张娟,初中文化,无业。2008年左右,张娟与徐某相识,后结婚。2012年4月,张娟生下女儿晶晶(化名)。2013年7月,丈夫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刑入狱,张娟开始独自抚养女儿。然而,张娟也是一个“瘾君子”,她长期吸食毒品还曾多次出现幻觉。因吸食冰毒,张娟于2010年、2012年分别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并被责令接受社区戒毒3年。

  2014年8月11日15时许,在位于海门市海门街道暂住地,张娟与前来看望她的母亲陈某因琐事发生争执。在母亲走后不久,张娟便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海门市滨江街道大兴村地段,使用绳子将女儿吊在一村民家的养鸡棚外横梁上,导致女儿当场死亡。随后,张娟骑着电瓶车一人回到了暂住地。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晶晶因机械性窒息死亡。

  经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所鉴定,张娟患有甲基安非他明所致的精神障碍,但这一状态是因为其原因自由行为所致,即故意放纵自己吸食毒品的行为才使自己处于意识障碍状态,与其他重性精神病症或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本质区别,张娟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相关痕迹鉴定还认定,死者尸体上的绳子、鸡棚横梁上绳子检出混合基因型,可以由张娟和死者身上提取检材基因型合并后形成,绳子上没有发现其他人的DNA。海门市公安局物证足迹鉴定书证明,送检的被告人张娟运动鞋的左脚鞋可以形成案发现场提取的足迹,足以证明张娟作案。

  在法庭上,被告人张娟称自己很爱母亲和女儿,她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已经不记得了。在她的意识里,她把女儿送到幼儿园,不会杀小孩。既然自己被公安机关抓到,且证据充分,她愿意认罪服法。被告人的辩护人要求法院合理认定张娟的刑事责任能力,并从宽处罚。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娟采用绳子吊颈的方式,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被害人窒息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归案后,被告人张娟经查怀有身孕,虽其后自然流产,但可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被告人张娟在庭审中能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张娟实施犯罪系因其吸食冰毒后诱发的,可酌情从重处罚。

  在此案中,张娟作为成年人,尤其是先后两次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且仍处在责令社区戒毒期间,理应遵守国家禁止吸食毒品的有关法律,并预见到吸食毒品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然而,在案发后,尿液、血液检测显示,张娟在案发前不久仍在吸食甲基苯丙胺(冰毒),由此可以证明,张娟未对自身吸毒行为加以自制,而是予以放纵,因而应当对主观上故意放纵自身吸毒行为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承担责任。综上,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记者了解到,被告人张娟吸毒引发幻觉,在法律上属于“原因自由行为”,又称“原因中的自由行为”,指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陷入无责任能力的状态,行为人原本可以自由决定,故意或过失使自己一时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此案承办法官张亚军说,被告人张娟既往智力发育与精神正常,IQ值为92,辅助检查未见异常,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归案后,张娟能准确辨认出自己及所驾电瓶车,意识清晰,思维尚有条理,情感反应适切,尤其是在庭审中,虽不愿表述其杀人犯罪事实及经过,但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行为违法性质与后果有正确认识,理解、领悟、判断等能力良好。虽然张娟因吸毒患有兴奋剂(甲基安非他明)所致精神障碍,且在案发期间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事后也不能说清自己的行为动机与经过,表现为在案发时对自身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丧失的症象,但由于张娟在作案时的精神异常状态系其原因自由行为所致,即该行为系张娟故意放纵了自己吸食毒品的行为,才使自己处于意识障碍状态,而非其他重性精神病症或者脑器质性的精神障碍,故行为人应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本报南通(江苏)6月24日电

  ■记者手记

  随着毒情形势日益严峻,甲基苯丙胺(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涉案比例在江苏已超过全部涉毒犯罪案件的80%,而处在生育年龄阶段的年轻人成为了吸食新型毒品的主要人群。

  由于大多数吸毒者对冰毒一旦成瘾终身难以戒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且由于毒品合成相对容易,获取来源渠道日趋多样,使得冰毒在低学历、无业的年轻育龄妇女中蔓延的同时,也时刻威胁着其未成年子女的安全,严重侵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自2013年6月南京发生吸毒母亲乐燕饿死女童案之后,这起新发生的吸毒母亲杀死亲生女儿的案件,在再次令人痛惜的同时,也暴露出这一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个案”,如何建立有效机制让未成年人远离涉毒家庭成员,以保护他们健康、安全成长,需要尽快引起各方关注。

(原标题:法官详解“吸毒母亲杀女案”定罪量刑依据)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白岩松会重蹈毕福剑之辙吗?

综合一假一真的两条消息,微信公众号“记者站”有信心判断,这不过是虚惊一场罢了:“此次央视调整白岩松主持的两个节目,是一次正常的节目调整,被公众无限放大了,‘白岩松摊上事儿了’,基本可以肯定只是一些人的意淫。”

一个媒体人谈白岩松的对与错

在我看来,这个时候白岩松称公安干警“死亡”“离世”,并没有错。但对犯罪嫌疑人用“五十多岁的老汉”,“五十多岁的老汉”的新闻用语虽也没错,但并不恰当,为什么?一个枪杀了这么多人的人,显然是“犯罪嫌疑人”……

未成年人恶意欺凌也该受惩罚

我们的法律,不能把所有的未成年人当作保护对象。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溺爱,就是在给社会制造不定时炸弹。就像网友所忧心的那样:“孩子长大后要不沦为沉默的帮凶,要不就会成为一个压抑的极端者。”

40年僵尸肉是如何漂洋过海的

“70后”猪蹄、“80后”鸡翅,你吃的泡椒凤爪“肉龄”可能有30多年,闻听此言,你的胃是否翻江倒海?有网友调侃:“这年头连肉都开始玩穿越了……也是醉了。”与其说醉了,不如说吐了,那些走私的僵尸肉是最好的催吐剂。

  • 刘姝威:乐视网分析报告
  • 南京宝马车肇事案舆论为何不散场
  • 南宋的国力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弱吗?
  • 林黛玉对贾宝玉在感情上是索取型?
  • 《听说》青春片的正确打开姿势
  • 女人必须要掌握的两大驭夫术
  • 探访荷兰国宠“米菲”的故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