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四百年共存呼市(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18:00 内蒙古晨报 | |||||||||
人们正在游览将军衙署的满族建筑 内蒙古晨报记者 雪竹 一朴摄影 原归化城北门(资料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雪竹 一朴) 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有个最为奇特的历史现象:从建城至今的长达四个世纪时间里,在呼和浩特地区居住的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共处不同的民族文化各有渊源而又相互融合、互相影响,这种情形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事实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就已经是多民族的聚居地。而
★蒙族定居建成“库库和屯” “俺答汗率领的土默特部是最早在呼和浩特地区驻牧的蒙古部族。”曹永年教授认为,蒙族开始在呼和浩特地区定居要分两个阶段。 历史上很早的时候,汉族以及鲜卑、匈奴、突厥、鞑靼、蒙古等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就已经在今呼和浩特附近活动居住了。战国时期,汉族还在此建立了郡县。而呼和浩特早期“旧城”的出现则是在明万历三年(1575),当时的职能只是行政、军事的需要。 达延可汗统一蒙古各部后,他的孙子俺答率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今呼和浩特地区),于是这里也叫“土默川”。土默特部人以云硕布氏为族姓,由十二个分部组成,合称“十二土默特”。其中有七个分部以云硕布氏氏族人口为主体编制,五个分部则由少数云硕布氏和各种氏族人口,也包括一些汉人混合组成。 1572年开始,俺答汗手下的工匠历时四年,在今呼和浩特旧城位置上建成了一座周长不足两华里、城墙高两丈四尺、仅有南北两门的城,蒙古语称“库库和屯”,后译作“呼和浩特”。万历十四年(1586),明朝廷赐名为“归化城”。早期的归化城除了基本宫殿和一些行政、宗教、文教设施以外,大部分是空地,极具蒙古文化特征。直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左右,为了加强防御,在内城周围加筑了外墙。外城东西宽约一里,南北不足半里。这样,原来居住在城外的蒙、汉商民和工匠就都被划入城内。同治七年(1868),甘肃回民马化龙起兵反清逼近归化,为了防范,清政府在归化城外又修筑了土围墙,绕居民区蜿蜒30余里,当时居住在城南的蒙、汉农牧工商和喇嘛及城北聚居的回民也被划进来,归化渐渐形成了城市的格局。 此外,原居住在今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族迁入呼和浩特,是在乾隆四年绥远城兴建后,东北地区蒙族八旗调拨绥远驻防,其家属也就居住在此。“还有一个阶段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从乌兰浩特市迁到呼和浩特市,许多当时的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及家属都随自治区人委、政府所属各厅局机关和事业单位迁来。这次东部蒙族迁来的人数较多。” ★内地汉民偷越长城“走西口” “汉族的迁入也应该分两个阶段,并且也要从明嘉靖三十年(1557)俺答汗以十二土默特为本部,开始筑‘板升’(记者按:板升即汉族人定居点)定居算起。刚开始汉人都是偷偷翻越长城跑过来的,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偷渡,仅俺答汗时期就收留了来自山西等地方的十万汉人。”曹永年教授说。 蒙古和明朝廷是两个对立的政权,对边境控制十分严格。最早迁来的汉民有的是躲避朝廷的苛政或战乱,也有的是被蒙古军队掳掠过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修建归化城招徕的汉族工匠,多年施工后定居在此。在俺答汗时期,归化城是蒙古人和汉人的交易点,南门外的交易市场在清代时更是塞外的商业中心,以晋商为主的汉商长期进行着与外蒙古、新疆等地的贸易,并把商号集中设在交通便利的归化城。清末时,归化已经形成了以汉人为主的街区,现在的旧城大南街、大北街和大西街都是当时热闹的商业街。 清军入关后,尽管沿袭了明朝限制蒙汉边民擅自逾越长城的制度,但毕竟是一个政权统治下的两个地区,相对而言已经宽松了许多。特别是当时由于修建庙宇、移民垦荒等等原因使大批汉族工匠、商人、农民陆续来到塞外,这其中大都是来自山西的汉民。到了满洲八旗军驻防绥远城后,清朝廷为了供给军需招徕了大量内地汉族农民垦荒,这个阶段也是汉人迁入呼和浩特地区的高峰期,从这时候起就在土默特境内形成了许多的汉族农业村落。“‘走西口’成了相当长的时间里内地汉人逃难、求生,甚至发财的途径,而呼和浩特的方言中至今仍有着浓郁的山西地方口音。”曹教授说。 到了绥远城(新城)建成之初,清政府调来许多驻防的汉军,而绥远城将军衙署等衙门里也都聘有来自江南绍兴一带的汉族文人做师爷。乾隆六年,山西藩司在归化城设置了管理汉民的归绥道。为了繁荣绥远城经济,清廷还从晋、冀等地招募了一大批汉族工匠和商人。仅当时的绥远城东、西、南、北四大街就建有迎街铺面1530间,经商者大都是汉人。再加上民国时期,有不少汉人买了绥远城里原来旗人的产业,汉族人口大量增加,并迅速超过了蒙族。 ★回族迁入呼和浩特主要在清代 “有证可考的回回迁入呼和浩特地区定居是在清初康熙年间。”著名史学专家萧瑞玲教授认为。 清灭明后,当时“九边”的驻军先后降清,被编入清“八旗”之外的“绿营”军。其中,也有许多在山西、河北一代参军的回回陆续解甲为民,并在呼和浩特落籍定居。当时,呼和浩特地区的农业和商业十分繁荣,已经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呼和浩特和张家口又是与厄鲁特蒙古部的互市点,各地往来的生意人中,不但有新疆噶尔丹控制下的回回人(主要是维吾尔族穆斯林),也有沿途陕、甘、宁、青等地的回民商人,一部分人就在此定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聚居在现在呼和浩特旧城周围的回回商贩和“绿营”军中的回族官兵在旧城北门外修建了清真寺,这就是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的前身。呼和浩特旧城的通道街一带,从此形成了回民聚居和活动的中心并沿袭至今。 康熙中期,由于政局较为稳定,大同、左(云)右(玉)两卫及呼和浩特当地驻军里的许多回回士兵都转业作买卖或小手工业。特别是大同以西边镇的回民到呼和浩特定居的人很多,并在嘉庆年间兴建了清真东寺。另外,还有一些从西安等地陆续迁来的回回,聚居在旧城九龙湾一带,并于同治年间建起“付家寺”,后在光绪年间扩建为清真南寺。来自京、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东路回回也在扎达盖河西岸一带聚居,兴建了清真西寺。民国年间,来呼和浩特落籍的宁夏、甘肃等地的西路回回修建了清真北寺。 “呼和浩特的回回中,应该还有香妃一族的后裔。”据萧教授介绍:清乾隆年间,在平定新疆天山大、小和卓叛乱后,协助平叛有功的香妃家族奉旨赐居京都。当时护送香妃入京的有二三百名回兵,返程途经呼和浩特时,就定居在八拜村,并且修建了清真寺,后来又迁入旧城一带。 ★绥远城建成后满族集体迁入 “与汉族、回族的陆续迁入完全不同的是绥远城的满族主要是有组织的集体迁入。”萧教授说。 在呼和浩特定居的满族入迁最早应该是17世纪末年。清康熙年间,曾有一批满洲人从东北地区被流放到呼和浩特,这些人大都成了喇嘛庙里的奴隶。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将四女儿恪靖公主嫁给土谢图汗的儿子敦多布多尔济。当年随公主来到塞外的满族家仆、包衣大约有千人左右,在呼和浩特北郊兴建了公主府,现在公主府周围的府兴营和小府村等村庄最早应该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为了巩固统治,加强战备,乾隆二到四年1737-1739清政府又在归化城五公里处兴建绥远城,作为屯兵之用。绥远城周长9里13步因建在归化之后又被称为新城。与此同时,开始陆续迁入满洲八旗官兵镇守其家属也随行来此定居。到这时,呼和浩特地区蒙、满、回、汉杂居的居住格局就基本形成了。由于索伦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以及锡伯人在清代时被统称为“伊车满洲”,八旗兵中也有这四个民族的成员,他们应当是与满族同时迁入呼和浩特地区的。 “最初,绥远城只有汉、蒙八旗军驻防,直到满洲八旗军调入,才有了满、蒙、汉八旗兵联合驻防的局面,这在当时也是少有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绥远城的满族由于俸饷停发,许多人背井离乡,四散逃亡、人口锐减。此外,清朝时满蒙通婚的定俗和民国后满汉通婚的增多,也是满族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元贞永街、仁普巷一带仍然是这个城市满族住户最集中的地方,在元贞永街的满族幼儿园附近,还能找到保存完整的满族院落。 呼和浩特多民族聚居的形成尽管有着太多的历史原因,但各族人民长期和平共处,结成了血脉相连的亲密关系。也惟其如此,才有了青城独特而厚重的传统文化;才有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也才有这塞外古城更加灿 烂的明天!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