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学者:上海人形象标签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11:38   SMG《七分之一》

  【解说】

  张结海,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在最近举行的一个关于上海人新形象的研讨会上,他第一个公开提出,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关于上海人、上海男人、上海女人固有的形象标签应该摘掉了,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他发现,原有的形象标签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记者:上海人上海男人上海女人的刻板印象具体来说是什么?

  答:比如说上海男人是怕老婆,上海人是所谓的精明不聪明,上海人排外,有优越感,上海女人作嗲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些说法。

  【解说】

  上海人的负面形象,在以往的影视、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比较直接。上世纪9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渴望》里的王沪生,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上海人形象。张结海把文艺作品赋予上海人吝啬、自私、势利的人格特质,统统归结为一种:精明,在他的研究中,这成为第一项调查内容。

  【采访】

  我们做了两次,2003年做了一次,2008年做了一次,之所以做两次,一个目的是想看一下我们可以首先做两次看看有没有变化,而且我们每两次做的时候都是一半是上海人,一半是在上海的外地人。

  记者:您界定的上海人和外地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上海人的标准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上海出生的。/外地人是成年之后再来的上海

  【解说】

  两次调查抽样选取了680人,年龄从25岁到45岁不等,他们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两次调查中,被调查者都回答了和钱有关的问题,以此来判断,被调查者是否很在乎钱,特别关注钱的问题。

  【采访】

  符合我经常钱搞不清楚在哪里,存折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也不清楚很糊涂,符合这个比例的上海人要比外地人还要高。//基本上上海人的比例一直是(百分之)二十多左右,外地人的比例一直在十几左右,上海人一直要高一点点

  记者:就是上海人比例当中显示更多的人不知道

  答:对,要比外面人高一些

  【解说】

  根据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张结海发现,在钱的直观感受方面,受调查的外地人,比上海人更在乎。而关于上海人是否精明这个问题,张结海又从与人打交道方面进行了测试。

  (问题不用配音、只出标板——问题:两人合伙做生意,你只能赚1000块钱,但对方却能赚5000块。你会怎么做?)

  【采访】

  记者:这个跟精明有什么关系呢?

  答:我觉得还是有些关系的,所谓你只看到一个很小的,你受别人的影响了,你觉得别人挣的钱比你还多,我这个生意就不做了

  【解说】

  张结海说,上海人的精明,实际上也是懂规矩、讲效率、重细节的表现。这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关。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从历史上来看,一直讲究自由竞争、实力至上,因此,对一切事物都以实用主义加以考量。而随着城市的变化,这一数字也在变化。

  【采访】

  记者:从您的调研报告来研究,精明不聪明的上海和外地人有变化吗?

  答:上海人的数量实际上是下降了,外地人的数量还上升了一些

  【解说】

  200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因为赚得比别人少、心里不平衡,就放弃合作的上海人,超过20%,2008年下降为不到15%。(用具体图表)

  张结海据此判断,精明的上海人正在变得不那么精明了。

  【采访】

  记者:会不会有人提出/对整个上海人的了解或者说变与不变不够严谨呢?

  答:有关上海人的刻板印象是针对上海人的全体群体的,//我今天只做这一小群对的,但是我这一群人的结果就是不支撑那个上海人的刻板印象的时候,我就可以反驳那个刻板印象,我觉得这个逻辑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解说】

  张结海表示,尽管被调查者的样本率不高,但从一个侧面,是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就比如说,一直被诟病的,上海人排外的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张结海从家乡安徽到上海求学,排外,是这座城市给他的第一印象。

  【采访】

  记者:怎么感受?

  答:太多的细节,比如说到公交车上所有的营业员都不给你讲普通话,都是讲上海话,而且态度非常不好

  【解说】

  很多外地人都抱怨,只要有两个上海人,他们就会用上海话交谈,与别人划清界限的同时,还透露着一丝优越感。张结海说,这种优越感,来自于上海一直优于其它城市的发展速度。从近代开始,上海就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有着东方夜巴黎、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美誉。最新的文化、技术,都是从上海起步,传遍中国。1949年后,上海依然是全国的工业基地、财政支柱。

  【采访】

  1527在那个年代上海的制造业很发达1633比如说自行车永久凤凰,上海的产品上海货在全国享有好的声誉,产品质量最好,所以我想可能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这样一种优越感。

  【解说】

  时下大热的周立波,在他的笑侃系列中,也没有忘记用调侃的语调,说说上海对全国的贡献。

  【实况周立波】

  上海人为全国贡献了九两半粮票,自己只剩半两了。

  【解说】

  但如今,就连上海人自己,对这种优越感都觉得越来越陌生。调查设置了两个问题,是否认同上海是中国内地最好的城市,是否认同上海人的素质是全国最高的,结果这两项的认同率都在下降。

  【采访】

  从上海人的比例来看,我记得认同上海是最好的比例从03年80%降到08年30%左右,几年之内有差不多50%的变化,这是调查里面不多见的。

  记者:/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我理解为这个可能是大家的眼界更开阔了,以前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上海人也不出去,可能老早出国的机会也不多,现在这个眼界开放了,出去的机会多了,也看到全国其他地方的发展的状况,觉得上海人可能也能够看到自己城市和自己人的不足

  【解说】

  上海人在走出去的同时,也敞开怀抱接纳来客。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外来人口逐步增长,截至2008年底,常驻上海的外来人口550万,每年还有超过600多万的流动人口,上海人本身的构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眼界、心态也随之大为不同了。张结海的研究还表明,最近几年,上海人和外地人越来越像,其中有部分是上海人朝外地人靠拢,有一部分是外地人朝上海人靠拢

  【采访】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前其实上海人其实是好的东西,但是之前把它当成一个不好的品质,比如说注意外表,我们也做了一个对比,结果发现这个数字之间也是外地人向上海人靠拢了,03年上海人注意外表的数字/是远远比外地人高,到了08年我记得两个基本上接近了

   记者:这样一个现象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这两群人他越来越像了,很明显说明这两群更能够相互的融合了,和谐共处了。第二当这两群人无论是视野还是一些特质其实都是跟08年相比都是在进步//这些人在进步的话当然是意味着这个城市大家也在进步。

  【解说】

  张结海说,两个人群人格特质的融合,也许正是当代上海人人格的演变形成过程,这种崭新的人格特征,是上海发展的结果,也是上海继续前行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

  编导:赵菲菲  记者:张滟滟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SMG七分之一

更多关于 上海人 形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