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22日14:09 澎湃新闻

分享

  原标题:“换头术”升温:前沿探索不该突破科学边界

  近日,被冠以“世界首例换头术成功实施”的新闻获得各界广泛关注。18小时手术,完成神经、血管、组织的连接——这种类似科幻想象的场景赫然出现在各大媒体标题中,不免令人惊异,难道这项技术即将进入现实生活。

  实际上,“换头术”风波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出现。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当年宣布将于2017年进行世界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

  时隔两年,赛吉尔的诺言看上去“兑现”了——“换头术”“成功实施”,只不过是在一具捐献者的遗体上进行的。

  此前,赛吉尔的中方合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中心专家任晓平曾对此事表态,认为“换头术”只是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其基础研究并未达到可以在人体试验的水平。

  然而,赛吉尔的积极却让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升温,对于“换头术”的技术壁垒以及伦理争议遂成为医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虽然“有争议不等于不能研究”,但前沿的科学探索也并非毫无边界可言,对于以人体为对象的医学研究更是如此。

  按照《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规定,在有关人体的医学研究开始前,研究方案必须提交给相关研究伦理委员会进行考量、评论、指导和批准。

  该宣言的规定基本围绕对受试者的保护而设定,这不仅仅包括对受试者健康和权利的保护,也包括对受试者尊严等意识层面的保护。

  然而,在此次案例中,一方面当前的报道并未提及相关研究伦理委员会对该手术进行考量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后续手术的风险,例如受试者是否会产生自我认知的混乱、这种混乱又是否在医学可控的范围内,这一系列问题也未获得深入探究。

  同样值得反思的是,此次案例的不恰当炒作甚至可能带来对基础研究本身的绑架。在任晓平11月21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他一再强调,“换头术”是误读,所完成的是头移植手术模型。但遗憾的是,该研究在学术期刊尚未刊登成果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媒体传播,进而给公众带来了“换头术”实施成功的错误引导。

  在具有争议的领域进行基础研究探索或许并不为过,毕竟人类社会的认知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展边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拓展是建立在深入的基础研究、完备的实验室实验以及伦理风险防范的基础上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若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明确、实验室实验尚未成熟,并且未经过深入的伦理学探讨的情况下,盲目推动科学技术的“跃进”,不仅不会达到推动科学进步的目的,更有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福祉的祸事。

  这自然不是科学研究的本意,而伦理规范存在的价值便是阻止科学发展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盲目迈进。只有以敬畏之心对待科学探索的边界,并通过扎实的实验和循序渐进的探索推进,或许才能真正带来造福人类的技术进步。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桂强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他月薪过万却常偷手机:偷得是慰藉?
  • 正在失去活力的上海啊,我为你忧伤
  • 乱世奸雄史思明也曾遭遇“间谍门”
  • 散文:月真正的未来与真相是什么
  • 电影不错但别叫它中国版《杀人回忆》
  • 别撩那些不换微信头像的姑娘
  • 终于知道李白为啥五次来这个地方旅游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