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坠毁原因调查艰难 左侧储油罐成焦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03日16:52 千龙新闻网 | ||
千龙新闻网讯 据外电报道,美国宇航局调查显示,一些烧毁和失踪的隔热片证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空中解体前舱内温度骤升,强大气流阻力使飞船自动驾驶系统无法正常运转,飞船偏离轨道。 科学家通过飞船碎片和电脑数据推断飞船机身左侧动力轮出现严重故障,同样16天前即哥伦比亚号发射前飞船左侧曾受油罐碰撞。 NASA专家让-迪特摩尔表明,这些结论是初步性的,但足以证明早在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前飞船隔热片已存有隐患。“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但进展艰难。”让-迪特摩尔说。 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全球卫星系统定位飞船碎片位置,给它们标号以试图探索每块碎片散落轨道。NASA称已经找到7名遇难宇航员的遗体。 让-迪特摩尔说美国宇航局在发射前已经检测到哥伦比亚号储油罐的隐患,估计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最后我们认为它不会对飞行构成威胁。” 调查数据显示,哥伦比亚号与地面失去联络前7分钟左侧轮动力轮温度升高20-30度,5分钟后左翼温度骤升60度。同时,机身右侧也上升15度。所有数据通过隔热片下的传感器显示出来。随后,温度升高对自动驾驶系统构成干扰,使飞船偏离轨道。“我们先前认为飞船本身可以调整控制,但未充分估计事情的严重性。”让·迪特摩尔说。很快,飞船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络中断,“看上去象是有人切断电源。” 飞船左侧储油罐自始至终成为事件的焦点,研究人员正试图弄清是否1月16日储油罐碰撞毁坏飞船左翼,从而导致16天后机毁人亡的悲剧。 一位储油罐生产商透露,哥伦比亚号使用的储油罐早在2000年就应淘汰,美国宇航局则声明飞船用的是一种全新超能储油罐。另一位储油罐制造商哈利·沃兹沃斯称哥伦比亚号的储油罐是2000年11月生产,12月送往美国宇航局的。 沃兹沃斯说老式储油罐已不再生产,但仍在使用中,它比全新储油罐重约6000-7000磅,“但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怀疑它的工作能力。” 哥伦比亚号坠毁第二天,搜寻者锁定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东部方圆500平方英里进行大面积碎片搜寻,联邦政府高度重视此工作,被搜集和整理的碎片将被送至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德尔空军基地。 通过碎片重现哥伦比亚号原形是易项艰苦卓绝而乏味的工作。. 至少20名科研专家被委派往巴克斯德尔空军基地研究飞船碎片,其他如冶金学家、法医也加入了研究工作。他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碎片和遇难宇航员遗体,找出诸如飞船金属最终温度,怎样卷曲,以及飞船哪一部分最先分离。 除NASA调研外,联邦政府还成立了一个由美国海军上将哈罗德·W·戈曼领导的独立小组,研究飞船残骸得出独立结论。美国宇航局认为哈罗德·W·戈曼是一位“见多识广的、精通辩论术的人,能够通过精确推理得出事情原由。” 马和机动车被用于碎片搜寻工作,潜水者到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交界的托莱多水库底进行搜寻,据目击者称一块汽车大小的碎片落入该水库。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德州20万英尺高空飞行,以12000英里/小时的速度向肯尼迪宇航中心方向行进,飞船长长的尾气伴随着数以万计的碎片在空中画出一道白色的弧线。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知哥伦比亚号最新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