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学家正在通力合作与SARS死神赛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2日14:15 《财经》 | ||
与时间抢夺生命本刊记者朱晓超/文 进入5月,SARS仍在全球肆虐。继世界卫生组织4月16日正式确认SARS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后,半个多月时间里,围绕SARS的疫苗研发、临床治疗等方面,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在与SARS进行着一场夺命赛跑。 下一步是诊断 曾到北京和广州进行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学专家沃尔夫冈曾明确指出,发现病原后,下一步将是用可靠的医疗手段来诊断SARS。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因扩增(PCR)早期检测抗原方法,使得更多的SARS患者能够及时被诊断出来。 中国科学家随之开始了临床诊断和早期检测试剂的研制。目前已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试用特定的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就可在病人发病症状出现10天后做出诊断;此外,基因扩增(PCR)早期检测抗原的试剂研究也正在完善中。 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冠状病毒(变异株)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和冠状病毒(变异株)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试生产。其中,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产,而两种试剂盒都可用于人血清或血浆中冠状病毒(变异株)IgG、IgM抗体的定性检测,主要试用于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的辅助诊断。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秦鄂德告诉《财经》,已批准试用的试剂盒目前只能用于SARS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测试,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他表示,由于从病毒感染到机体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产生抗体的强度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抗体检测试剂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征综合考虑。 秦鄂德表示,目前该研究所正与科技部等单位开展对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工作,虽然这一系列工作都在进行之中,但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而在动物实验方面,由中科院动物所自筹100万元研究经费资助的防治SARS的专项应用性研究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追缉冠状病毒变种 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出现了大量SARS病例后,专家对冠状病毒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4月底,世界卫生组织SARS疫情首席科学家Laus Stohr就在一份新闻简报中对SARS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感染者在第一个星期时,病毒会在上呼吸道大量复制,进而造成患者高烧与干咳;到了第二个星期,临床上可以发现免疫系统发生过度反应,大约有20%的患者因此导致非常严重的病情。” 随后不久,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在5月初也发现,在香港医治的“非典”病人体内,最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冠状病毒变种,所有的变种应是来源自同一原种的不同变种。 研究人员还发现,冠状病毒可以在不到两周内因基因突变而产生另一种变种。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对此形容说,这一发现好比掌握了“杀人病毒”的变化,有利“追缉”变种的病毒和找出治疗方法。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5月2日对媒体介绍说,冠状病毒属于RNA(核糖核酸)病毒,是以RNA复制病毒的遗传信息,而非通过DNA(去氧核糖核酸),与DNA病毒比较,其复制时出现的错误率较高,大约每复制1万个碱基就会出现一个错误,因而导致其基因突变率极高。此外,研究分析还发现,这种冠状病毒的突变位置很随机,因此导致社区出现多种不同变种。 而按照现时的结果推断,卢煜明表示,这种病毒在6个月的进化过程,已经相当于经过数万年的进化。 关于针对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疫苗的研制工作,中大医学院微生学系谈兆麟教授认为,由于冠状病毒已经出现不同的变种,因此制造疫苗时必需要考虑注射地区的不同品种的冠状病毒情况,从而让疫苗能使人体产生针对多种变种的抗体。 SARS病毒能活多久? 5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公布了《有关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稳定性和耐受力的第一份数据》报告。 报告说,引起非典型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生存能力大于原先估计,在腹泻患者的排泄物里能生存多达四天;除飞沫和接触等传染方式外,被患者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和物品等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在室温条件下,“非典”病毒在人的粪便和尿里至少能生存一到二天,此外它也更适宜于非酸性的环境,比如在腹泻患者粪便里能生存多达四天。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非典”的科学家克劳斯·斯托尔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得到关于这种病毒存活时间的硬数据,以前我们只是在推断。”他还说,这些研究发现对制定消毒和防止传染的办法非常重要。 由中国香港、日本和德国等地的科学家进行的这项研究还表明,“非典”病毒在4摄氏度(冰箱冷藏温度)和零下80摄氏度环境下可以至少生存四天,这意味着病毒可在冰箱里呆上四天,而且能熬过寒冷的冬天。 科学家还发现,“非典”病毒能于室温下在普通塑料表面生存至少24小时,他们由此认为,通过病人接触的桌面、门把手和其他物品也能传染“非典”。 破解SARS病毒生命密码 5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两份“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 新成果使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了新病毒的分子组成结构。 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组成的两个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证实,“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他们发现,“非典”病毒与其他三类已知的冠状病毒虽然总体结构相同,但在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上却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非典”病毒是一种崭新的冠状病毒,而非某种已知冠状病毒的近期变种。 美、加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分别在“非典”病毒基因组中识别出了可能包含制造蛋白质指令的区域,其中包括编码四种关键蛋白质的基因。这些蛋白质使得冠状病毒能够侵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另外,研究人员还在病毒基因组中初步确定了五个编码“次要”蛋白质的区域,这些区域据认为有助于研究病毒的起源。 研究人员表示,分析基因组序列获得的新发现,对于确定SARS病原,分析病毒转播和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开发诊断试剂、疫苗和预防治疗药物提供重要信息。 而随后不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通过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再次合作,也完成了对取自北京SARS患者的一株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 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杨焕明指出,“我们在完成北京这株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对它和另外四株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他说,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对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分离出的这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的测序中发现,SARS病毒由一种相对稳定的RNA病毒特有蛋白质(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和另外五种蛋白质组成。RNA特有蛋白质在SARS病毒中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是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维持其活性的基本蛋白质,它的变异性不大。但中国科学家在同其他四株已测定病毒的比较中发现,SARS病毒的S蛋白质(Spike protein)和M蛋白质(membrane protein)具有极强的变异性。而这两个蛋白质是帮助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使病毒与人体反应导致病变的第一关。 杨焕明说,在五株病毒中,S蛋白质和M蛋白质的变异点位达到31个,其中有九个点位的变异都能在二株或三株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中获得印证。这说明SARS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这意味着研究SARS疫苗可能会同研究流感疫苗一样困难重重。 据《财经》了解,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目前正在同时进行10株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这株全基因组测序的病毒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从北京一位死亡的SARS患者肺部组织解剖切片中获得并分离出来的。 科学发现背后的商业竞争 在一系列科研发现的背后,一些科研人员纷纷利用其发现,力争实现“名利双收”。 据记者了解,最早完成SARS病毒基因组测序的加拿大科学家,目前已经向美国有关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寻求获得对该病毒全基因组的专利保护;而率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SARS病毒的香港科学家,也在力争取得对于这种病毒的专利保护。 另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就其在SARS方面的发现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据悉,这些此前并未公开的专利申请将给予专利持有者以广泛的法律保护,他们将有权就针对该病而开发的大多诊断试剂、药物和疫苗寻求专利保护。 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发现是不允许申请专利的。而相比之下,美国法律则给予一年的宽限期。因而,在未起草专利申请之前就发表了其研究结果的美国科研人员在美国首先提出了专利申请。 作为国内率先从尸解标本中发现冠状病毒,并于4月9日就作出部分基因测序的科研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已经知道国外有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专利抢注,但该院对是否要向有关单位进行申报,只是“正在商量此事”,但对进一步的情况却不愿做更多回答。 据记者了解,虽然对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利用这些进展而谋求商业利益的做法是否妥当,在研究人员间仍存在分歧。而在这一新的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些公司仍开始涉足与SARS相关的市场。目前,包括雅培制药(Abbott Laboratories)和罗氏(Roche)在内的多家业内巨头均在准备推出各自的产品,而默克(Merck&Co.)等制药公司则正在探索利用冠状病毒基因开发SARS疫苗的可能性。■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