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忘却的战争 从电影透视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17:06 国际先驱导报 | ||||
本报特约记者 慕非 英雄儿女王成抱着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上甘岭上传递着久违的苹果;鸭绿江边行进着蜿蜒的大部队--这些镜头对于2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当这些一遍又一遍地观看《上甘岭》的孩子长大后,也许他们会发现,在诸多歌颂战争或者反思战争的好莱坞巨片背后,在好莱坞电影人历数20世纪美国海外战争的同时,朝鲜战争却成了一个被悄然忘却的主题。 受冷落的电影题材 在战后美国电影史上,战争题材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话题,从较早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人英勇作战的歌颂,到对失败的越南战争的反思,到今天好莱坞重归二战,甚至开始涉及海湾战争题材,好莱坞一直在扮演一种英雄主义缔造者的角色。他们歌颂胜利的战争,斥责失败的战争,塑造英雄,却又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猎鹿人》、《野战排》、《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甚至《拯救大兵瑞恩》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也赢得了观众对于战争的重新思考和对于有责任电影人的尊重。 与浩如烟海的越战和二战片比起来,美国电影人反映朝鲜战争的影片却很少,也很不起眼。有人曾经做过不完全统计,在美国银屏上,反映朝鲜战争的影片约有13部,但都不太为人所知。这13部影片大约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描写战场上双方之间的拼杀,如Steel Helmet(1951)、Retreat, Hell!(1952)、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Men in War(1957)、Pork Chop Hill(1959)等影片;另一类影片主要是描写在朝鲜战争背景下发生的各类故事:有凄美爱情、有政治阴谋、有个人传记、有人性天堂……如1953年的Battle Circus,讲述的是战地医院里发生的故事;而1956年的An Annapolis Story,则以两海军飞行员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姑娘为故事主线,描绘一个与《珍珠港》雷同的滥俗爱情。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的Battle Hymn和1962年的The Manchurian Candidate:前者讲述了一名美国空军飞行员在战争中照顾十几名朝鲜孤儿的故事,是好莱坞传统的战争残酷与人性良知相冲突的影片。后者则是一部黑色政治阴谋片,两名被俘美军受到了共产主义教育,回国后同时获得提升并被当作英雄,可是其中一人却发现,另一人相信了共产主义,而且已经成了派到美国的杀手,不难看出这部60年代影片背后浓浓的麦卡锡主义色彩。据介绍,影片杀青时,正好遇到肯尼迪遇刺事件,为了避免政治麻烦,直到80年代才得以公映。 是误区而不是禁区 这些影片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尽管有一定数量,但是其影响力仍然不能和越战片、二战片相提并论。朝鲜战争不是好莱坞的一个禁区,却是好莱坞的一个盲区,一个误区,究其原因,既有思想大潮于其中暗流涌动,也有政治时局在背后定下基调。 越南战争的十年,也是全球解放运动兴起的十年。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社会认识重构,社会主义运动所形成的全球革命,人格解放、性解放、女权主义这些新思潮让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怀疑一切。而美国媒体对于越南战争的残酷与惨烈的直接报道,也导致了美国国内反战情绪的日益高涨,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长叹是媒体让自己输掉了这场战争。人们怀疑,为什么要到东南亚的一个小国,去打一场不为人知的战争。 但是朝鲜战争却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那时候美国挟二战之余威,怀着反共的心态,力图通过朝鲜战争,遏制共产主义向世界蔓延的趋势,很少有美国人怀疑打这场战争的正确性,不过战争的结果,却让美国人很难高兴起来。 好莱坞习惯歌颂胜利、塑造英雄,但是朝鲜战争却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好莱坞也愿意反思战争、回味失败,但是朝鲜战争在三八线的停止,却让好莱坞不明白这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50年代风行美国的麦卡锡主义,也波及和迫害了无数美国电影人,在那种大的历史背景下,随便怀疑战争,必然会被麦卡锡主义戴上“共产党人”的帽子。 香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电影史专家理查德·梅尔就认为,美国人不知道该怎样描绘一场看起来胜利,但实际上失败了的战争。他认为,美国人对于朝鲜战争的历史回顾是极其艰难的,一方面他们面对华盛顿的朝鲜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明显地体会到战争的惨烈和失败给美国家庭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理解,在一场占尽装备和地理优势的战争中,不起眼的对手怎么会遏制住自己势力的扩张。于是,在美国国内的历史教材上,朝鲜战争也越来越多地被模糊了本来的面目,甚至悄悄地消失。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