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统临危不惧 前总统可能有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10:23 世界新闻报 | ||||
菲律宾没开一枪平息兵变 《世界新闻报》驻泰国记者 蔡建新 27日凌晨,200多名身穿迷彩服、左臂套着红袖标的菲律宾军人,趁着夜色摸进了位于马尼拉市中心的马卡蒂商业区。他们宣布,发动兵变,要求以阿罗约总统为首的菲律宾政府下台。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对峙,菲律宾政府兵不血刃地平息了这次兵变。与此同时,兵变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些找不到答案的疑问。 兵变士兵“挺和气”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阿亚拉中心的建筑物上时,兵变军人已经完全控制了那一地区。他们宣布,对夺取政权不感兴趣,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谴责政府和军队高层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并要求包括总统阿罗约在内的菲律宾现任政府“全体辞职”。 在被兵变士兵占领的阿亚拉中心里有一座豪华公寓楼,里面住着200多名外国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驻菲律宾大使和几名美国军人。被短暂扣留后,大部分人被兵变士兵释放。 楼里有些住户甚至对兵变士兵印象不错。一位美国老太太说,刚听说楼房被叛军占领时“吓得魂都没了”,心里想这条老命就留在这里了。可谁成想,叛军小伙子们还挺好,其中有一个人居然过来搀扶她下电梯,让她不要焦急,慢慢走。她还看见叛军中一个头领模样的人,帮一位老先生把行李搬下楼梯。这位老太太说,临别时她还想劝劝小伙子们“别再闹了”,可没人愿意听她的话。 政府巧计释兵变 菲律宾近年来发生过数起兵变,但大都不成气候。这次兵变发生后,总统阿罗约迅速表明了不妥协的立场:“你们曾对着国旗宣誓,如今却玷污了军装。我曾像你们一样宣誓,因此我在任何时候都有责任捍卫宪法。”她限令兵变士兵缴械投降,并命令包围阿亚拉中心的政府军:“在必要时”随时可以逮捕或击毙兵变士兵。 与此同时,政府方面派出谈判代表团,与以海军中尉安东尼奥·特利兰内斯为首的兵变军官进行谈判。阿罗约和前总统拉莫斯当天下午还接见了特利兰内斯的母亲。一些议员、退休将领和部分参与兵变军人的家人也纷纷出面,劝说兵变青年人放下武器。 双方僵持到晚上9点,兵变士兵终于答应投降,并拆除了安放在大楼周围的全部烈性炸药。 据说,在与政府方面的谈判中,兵变军队提出了要求政府解除3名高级官员的职务、免于对参与兵变的人进行军事审判等条件。 但是阿罗约总统在宣布兵变结束时表示,政府将按照“战争法则”处理参与兵变的军人,“任何与这起兵变事件有关的人员都将受到惩处”。 一份声明抛出“爆炸新闻” 总的来说,这次兵变的诱因是军队中下层士兵对待遇不满,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兵变不会对阿罗约总统及其政府带来重大影响。兵变得以和平解决,受到了菲律宾百姓和周边国家的欢迎。不过,这次兵变也留下了一些让人关注的话题。 在兵变士兵与政府军对峙的十几个小时里,兵变士兵多次通过东南亚著名媒体“纪事广播网”宣读声明,其中一份所谓揭露菲律宾军方在南部剿匪黑幕的声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份声明说,菲律宾南部最大的反政府组织——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实际上与菲律宾军方一些领导人的腐败行为有着极为密切关系。这些军方领导人并不愿意看到政府与摩伊之间实现永久和平。因为和平一旦实现,这些军官们将没有机会把手中掌握的武器装备卖给摩伊组织,美国人也不会再每年都给他们那么多的军事援助。军官们也就发不了横财。 所以,往往是在摩伊即将与政府军签署停火协议或和平协议的时候,这些腐败分子就会命人在菲律宾南部制造事端,然后嫁祸于摩伊组织,导致政府军与摩伊和谈中断。当官的于是可以继续卖军火,而大批普通士兵却在长期的武装冲突中丧生。 尽管这份声明对新闻界来说像颗“重磅炸弹”,但是媒体对其真实性却持怀疑态度,因为没有证据能够证实声明中的说法。菲律宾有关部门也没有就此展开调查。 狱中前总统被指有染 菲律宾政府指责前总统埃斯特拉达是这次兵变的“幕后黑手”。7月28日,警方逮捕了埃斯特拉达的前任助手罗蒙·卡德纳斯。警方称,卡德纳斯的住所距离兵变士兵躲藏的马卡蒂金融区很近,一些士兵在发动政变前就住在他的家里。而且,警方还从他家里搜出了一些兵变者使用的武器及其他物资。 埃斯特拉达2001年1月因受贿丑闻,在一次得到军队支持的起义中被推翻,时任副总统的阿罗约就任总统。但如今还在狱中的埃斯特拉达一直不承认阿罗约政权的合法性。 东南亚的一些分析家认为,菲律宾明年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包括埃斯特拉达及其支持者在内的一些菲律宾政治派别,都有可能制造一些事端,以图影响选举,包括利用军队中一些年轻军官的不满情绪发动兵变。 当然,究竟是谁操纵了这次兵变,还需等待有关部门做进一步调查。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