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花钱只为解禁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7日10:19 南方都市报 | |
贤峰礼专栏 最近,素有“沙漠雄狮”之称的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一系列举动的确有点让人摸不着北。他先是大笔一挥,将27亿美元的巨额款项汇入英国伦敦的一家银行,以作为赔偿洛克比空难的专项基金加以支配,使持续多年的洛克比空难案有一个了断,以换取联合国解除对利比亚实施了11年之久的经济制裁。不料,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面对这一天价的赔偿金额 按照卡扎菲以往的性格表现,他能在赔偿问题上如此痛快果断,的确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细数起来,在萨达姆倒台逃亡之前,与美国关系交恶的当今世界诸国中,敢于同美国公开叫板,并在遭受美国的沉重军事打击后仍表现为不屈不挠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另一个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而实际上,在这方面卡扎菲还远远要比萨达姆的“资格”老。早在1969年卡扎菲上台后,利比亚便终结了与美国的一切关系,两国从此成为冤家对头。为防止遭到美国的报复,卡扎菲转而投身前苏联以求得保护。但是,美国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在里根当政期间,美国借反恐之名,将卡扎菲视为“国际恐怖活动的元凶”加以定点清除。1986年3月至4月间,在20天之内,美国接连发射导弹,对利比亚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并将目标直接锁定卡扎菲,只是因卡扎菲命大而侥幸躲过了这场灾难。 虽然卡扎菲挨了炸,但这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使这只“沙漠雄狮”变得更加凶猛无比。1988年12月和1989年9月,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和一架法航客机相继在空中爆炸,机上乘客无一生还,共有440人遇难。事故发生后,经美英法三国人员长期艰难的调查取证,最后都将矛头指向了利比亚,并要求利比亚引渡相关疑犯到国外受审,但卡扎菲拒不认账,利比亚因此终遭联合国制裁。面对多年来的内忧外患,卡扎菲始终没有向美英屈服,让人领略到了“沙漠雄狮”的桀骜不驯和敢说敢干的倔强性格。直至1999年4月,利比亚才同意向国际法庭移交洛克比空难事件的两名嫌疑人。 正是由于卡扎菲向来不买美国的账,所以利比亚是阿盟内坚决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国家之一,更是巴勒斯坦的“铁杆”支持者。卡扎菲向来主张阿盟各国应团结一致来对抗美国和以色列,但阿盟的内部不团结屡屡使卡扎菲心灰意冷,无可奈何。今年3月12日,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际,在第15次阿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卡扎菲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责骂沙特助纣为虐,助美攻伊,并与沙特王储阿布杜拉相互对骂、诅咒。卡扎菲的刚直火爆可见一斑。 国际社会最终未能阻止美国攻伊,导致萨达姆政权瞬间垮台,这无疑对卡扎菲触动极大,迫使他不得不重估形势,寻找自保之道。“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众矢之的,利比亚虽不是“邪恶轴心”国,但也是美国眼中的“邪恶”国家之一。与伊朗等国相比,利比亚的力量最为弱小,可用筹码也少,再加上还有一桩未了空难命案在身,使其更有可能成为美国下一步反恐战争的目标。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向美英伸出和解之手。所以,此番卡扎菲主动斥巨资,将与美、英、法三国的旧账一笔算清,表面上是为了解除制裁,其真正目的还在于借机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摘掉支持恐怖主义的帽子,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接下来,卡扎菲可能打出“石油牌”和“反恐牌”,通过加强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美在经济、反恐领域的合作,使美最终将其从“黑名单”中清除以自保。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卡扎菲的政治转向标志着阿盟内部分头自保的趋势进一步加剧。看来,在美国这个高举反恐大旗的强大“猎手”面前,卡扎菲这头昔日“沙漠雄狮”也不得不改头换面,寻找新的求生之道了。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外军外语教研室 本版专栏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