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余奖项下周推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3日01:52 京华时报 | |
瑞典文学院2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因此成为自纳丁·戈迪默获得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南非作家。文学奖的揭晓拉开了2003年度诺贝尔奖的序幕,其他各奖项将分别在6日和10日推出。 库切的作品充满智慧 南非小说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位在南非乃至整个非洲早已扬名的小说家一时间成为世界文学界瞩目的焦点人物。 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库切授奖的理由是:库切的小说“构思精妙,对话成熟,分析充满了智慧”。但库切同时也是一位审慎的怀疑论者,在其作品里无情地鞭挞了西方文明的残酷理性主义和虚伪的道德观。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霍勒斯·恩达尔说,选中库切是个“很容易做出的决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他对文学的贡献所折服。我说的不是指他写书的数量,而是他作品的质量。我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大家不断讨论和分析的作家,他的作品应该是我们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 两次获国际大奖未领 现年63岁的库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并在1980年出版使其在国际文坛一举成名的小说《等待野蛮人》。他行事低调,从不喜欢抛头露面,他曾于1983年和1999年两度获得国际小说界最著名的布克奖,但从未领过奖。不过,为人低调的库切却是南非最成功的作家。这位拥有计算机合成语言专业博士学位的作家先后写了8部小说和大量散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库切1940年出生于南非的开普敦,1960年移居英国,在那里干了几年电脑编程员的工作。随后,他移居美国学习文学,并在完成学业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文学。1984年,库切成为南非开普敦大学英语文学教授。他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供职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目前在美国的芝加哥做访问学者。库切已知道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表示没有兴趣接受媒体的采访。名著《耻》已在我国出版 据报道,我国南京译林出版社已译有库切的名著《耻》,这是一本具有强大作品魅力的小说,作品以表现边缘世界的社会动荡为主。1999年,库切完成并出版了小说《耻》,小说讲述了开普敦技术大学文学与传播学教授、52岁的戴维·卢里的故事。小说情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教授卢里勾引了一位大学二年级女生,并与之发生性关系。第二部分写事发后,卢里拒绝了校方给他的公开悔过以保住教职的机会,来到边远的乡村,在那里和几乎是独自谋生的女儿露茜共同生活。小说的第三部分是全书情节最直接、最给读者以震撼的部分∶露茜遭受了农场附近的三个黑人的抢劫和蹂躏,其中一人竟然还是个孩子,卢里也在这一事件中受伤。小说的第四部分比较松散,卢里创作歌剧《拜伦在意大利》的努力一直穿插在小说各处,与主情节若即若离,似乎总在向读者暗示着什么。最后故事结尾,抢劫强奸案不了了之,女儿露茜怀孕,卢里要写的歌剧却始终还在脑海里萦绕。 这本书不仅被评为1999年《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图书,而且获得了1999年英联邦作家奖,并史无前例地第二次赢得了英国布克奖,可见作品的魅力和写作上的成功。 (徐冰川 英格) 库切的主要作品作品名称 创作年代 《暗地》 1974 《等待野蛮人》 1980 《米切尔K的生活时代》 1983 《仇人》1986《铁的时代》 1990 《彼得堡大师》 1994 《耻》 1999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他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学奖的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 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得主是法国诗人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历史上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获过此奖。在96名获奖作家中,欧洲作家73人、美国作家10人、中南美洲作家5人、亚洲作家4人、非洲作家3人、大洋洲作家1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066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