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报分析美新太空计划:控制能源进而控制全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9日21:4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月19日电 美国总统布什在航天局总部宣布的雄心勃勃的探索月球及火星计划,让世人为之激动不已。不论此项太空计划中为大选作秀的成分有多大,征服外星球毕竟是人类最渴望的梦想之一。但是,我们仍不免要问:美国人的新太空计划真的只是源于探寻未知世界这一简单的冲动么? 俄罗斯《消息报》1月19日刊文指出,布什的驻月计划不仅仅是太空计划,而且是一 美国登月打的是“新能源”牌 众所周知,世界能源危机不可避免。悲观论者称,20年后人类将面临石油、天然气紧缺的威胁,乐观人士则表示要到50年后。能源问题将成为掣肘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诚然,发展核能是颇具前景的解决方案,但只能是权宜之计。美国和俄罗斯都通过了一些加速核能领域发展的国家项目,但是发展核能有赖于铀,而铀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除此之外,放射性核废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燃煤对环境影响更恶劣,而所有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只能算作“小点缀”,其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不超过1%。 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家普遍看好新能源——热核能。热核“托卡马克”(受控热核反应装置)的理念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首度提出。现在,权威人士一致公认,热核能可以将人类从能源危机中解脱出来。热核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以说是第二个太阳。如果不考虑发射性中子的话,它还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最好的热核燃料是氦-3同位素。这种同位素在地球上基本没有,必须从氚中提取。而在月球上,氦-3却俯拾皆是。据俄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加里莫夫称,装满一艘飞船的氦,即可保障美国一年的能源消费,两飞船的氦足以为全球供应一年的能源。 “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最富前景的途径可能是从月球开采并运回氦-3,利用它进行热核合成以获取能源。”加里莫夫院士在2003年12月底召开的俄科学院主席团会议上说,“如果热核合成技术成熟并已建成相应基础设施的话,目前这一方法将比使用可燃矿物或铀在经济上更为划算。” 美加紧建造首座热核反应堆 其实,热核反应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家们酝酿已久。目前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项目已经进入了选址阶段。俄罗斯也参加了该项目。而作为该项目主要成员的美国却退出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项目,美国人认为,单独建造热核反应堆要比大家合伙快。目前,美国有数家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在从事热核项目研究,建造实验反应堆的地址已选定在威斯康星大学基地。反应堆的建造时间为15-20年。有趣的是,美国登月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是该项目的倡议人之一。施密特是造访月球的最后一人,并曾“捎”回了重达111公斤的月球样土。 15-20年,这是建造热核反应堆的所需时间,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也正是布什总统宣称的返回月球并建立永久基地的时间期限。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亦或是某种暗示? 谁控制了未来的能源谁便控制了未来 2003年末在风景宜人的美国夏威夷岛召开了第五届世界月球大会。所有与会者都注意到,美国专家对建立驻月基地、开发月球资源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心”。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尔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不相信对月球表面岩渣的研究将发现什么有益的东西。”但是,最近几年美国就向月球发射了两个轨道飞行器:“克莱门汀”号和“月球探测者”号,它们在月球极地附近发现了水的痕迹。水,不仅是人类驻月的必需品,它还是催生核燃料的氧化剂。 开发热核能耗资巨大,但是有人核算过,能源匮乏所造成的损失会更大。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能耗量年增长率达到10%。美国能耗量也逐年递增,目前的能耗量是100年前的100倍。按照这一增长趋势,200年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将是目前的1000倍。目前美国占全球能耗总量35%左右,是中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和德国的总和。一旦能源匮乏,美国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这样,从小便深受“能源至上”思想熏染的布什总统将攫取新能源的目光投向了月球和热核能。 美“月球能源战略”离不开俄罗斯? 另外,还有一种从月球获取能量的方式——将从月球上获取的太阳能以10-12厘米波长集光束的形式输送到地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卡皮察就曾经计算过,为了有效发电,需要多大尺寸的太阳能电池板。而另一位诺奖得主尼古拉·谢苗诺夫曾预言,第一座外星球电站将首先出现在月球,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将覆盖住整个月球表面。 作为昔日的太空强国,俄罗斯拥有极其丰富的登月经验。俄罗斯发射的无人登月器可长时间在月球工作,并可自动取样返回地球。在国际太空站项目上,美国也离不开俄罗斯。如此说来,美欲实施“月球能源战略”,还可能还得找俄罗斯援手。(春风) 相关专题:布什宣布美国新航天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