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的美国共产党员昆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18:44 《中国青年》杂志

  采访/本刊记者亓昕

  昆丁有点儿感冒,鼻子微红,吸溜吸溜的。他站在北京东直门地铁站A口等候记者的到来,这是春节黄金周后的第一个周四,地铁口人潮汹涌,这个茫然四顾的33岁异国男子,亚麻色头发,简单衣裤,背一只与之身形相匹配的硕大书包,站在那儿,被无数路人迅速“刷新”,远远望去,那景象有几分文艺片里的孤单意味。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戴维·昆丁·道迪埃,美国共产党员,在很多中国年轻人纷纷去往美利坚之际,他正打算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18岁的奇妙夏天

  昆丁来自美国南部一个基督教家庭,他敏感而善良,看到受苦受难的人从不无动于衷,但“那是上帝的安排”,而他,彼时的梦想就是当个牧师,以更好地协助上帝拯救人类。

  18岁的暑假(他念大二,在美国一所很牛的大学里主修古典语言),信仰共产主义的祖母很无意地递给他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他看了一眼那红色的封皮:《共产党宣言》。

  在此之前,他对共产主义惟一的印象来自小学的地理课,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苏联,地理老师请苏联大使馆寄来有关苏联的资料,邮包寄到学校后,上面多了一行校长的批示:小心授课内容……在被标榜为“自由国度”的美国,共产主义的处境有点儿像中餐中的味精,还是“不放为妙”。

  接过那本书,昆丁略感好奇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阅读。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那语言深不可测,那理论如此新鲜,那种阐述有种伟大的不容辩驳的科学性,这些,令这个18岁的、一直笃信基督的青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

  “看的时候什么感觉?”

  “立刻产生兴趣。”

  “接下来呢?”

  “更感兴趣!”

  上述对话发生在“麦当劳”,昆丁挤坐在矮小局促的桌椅间,看上去有点儿难受。他坚持用“兴趣”一词表达他读《共产党宣言》时的感受,除此之外,他说那天好热,那天他的房间简洁明亮,那天窗外阳光热烈,那天整个世界都很安静……

  他用近四个小时阅读思考这本小册子。之后,他俯在桌子上,一个巨大的声音响起:上帝没了。

  天啊!上帝没了!上帝没了……

  一个闷热的暑假、一本五十几页的小册子、四个小时的时间——一个青年长达18年的信仰就这样被颠覆了:原来,主宰世界的不是上帝,也不是命运,而是我们自己!原来,历史是在一种社会推动力之下前进的,一切的不平等都可以用人为力量改变!包括我的力量!

  这是最重要的,包括我的力量!

  他激动了,接下来,他四处寻找、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整个假期他沉浸其中,抬起眼,人生第一次如此清晰:仍然是让社会公正幸福,但不靠上帝,就靠自己。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昆丁,完成了自己18岁“成人加冕仪式”。

  毕业后,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为了钱而工作”,同时,他的信念越发坚定,思考越发成熟:

  “我信仰共产主义,怎么证明这一点?不是我在说什么,而是我在做什么?”

  “要让人人幸福,首先行动起来的应该是有财富有机会的人,他们主动帮助穷苦的人,这是必须的。”

  “你不能拯救世界,你却能拯救一个具体的人。”

  “没有上帝,生命如何不朽?人有小我、大我,小我会死,大我却可以永生,为社会做有益的事,必然可以感染别人,你死后,别人会继续做。”

  24岁那年,昆丁加入了美国共产党。1999年,28岁的昆丁来到中国北京,并很快定居,这个中文名字叫杜大伟的“国际友人”,认定中国是他为开垦自己的信仰所选定的辽阔土地——“美国所走的资本主义道路是不恰当的,一个错误的开始不可能有正确的结局,无论我做了什么都是徒劳。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努力,总会解决。在中国,我的行动会收到最大的效果,我会更有信心,有更大满足……我愿意做得更多,让中国更好。”

  从此,杜大伟同志在中国所做的事情,已不仅仅出自天性的善良,更是大信仰下的正式实践。

  21岁的儿子小杨

  2000年的春节就要到了,那是北京冬天最冷的时候,蓄积了一个冬天的雪终于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昆丁到北京火车站去送一个朋友,走出站台,他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哆哆嗦嗦地站在雪中,表情无助——这就是小杨。

  小杨是贵州人,家在农村,爸爸在世的时候是乡村教师。那个寒假,大姐刚刚出嫁,弟弟要学费,妈妈的病又加重了,上高二的小杨借了300块钱跑到北京,要打工赚钱养活家人。帮人卖了一段时间的菜,没挣着啥钱,眼看又要过年了,小杨想家了。再说,还得回去念书。可是,连路费都没有……咋办?把心一横,小杨决定到火车站向好心人求助……

  小杨记得那天,那个高大的外国人在身边望着他,“他看上去难过极了,好像比我自己还难过”,就是他眼睛里忧郁的善良,使小杨在听到那句“follow me(跟我来)”后,毫不犹豫地跟他走了。

  他先带着小杨去吃了顿“麦当劳”,小杨吃,他看着,眼神依然忧郁。之后,他带小杨回家。一路上,他看上去很沉重,偶尔跟小杨嘟囔几句什么,但小杨听不太懂。

  他的家很暖,比小杨在火车站租的“8块一宿”好一百倍,开始,小杨还有几分“警惕”,但他太累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醒来后的小杨发现昆丁把自己的两个床垫分开,小杨睡的,是那个更软的。早晨的阳光探进来,小杨揉揉眼睛,觉得一切像梦。见他醒了,昆丁递给他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是1000元人民币。

  “给我的?”

  是给他的,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不仅包括回家车费,还包括生活费。

  小杨被这么多钱给“吓”坏了,捻出几张,其余的又递给他,可他显然是生气了,他生气的样子还是挺凶的,小杨只好收下了。

  那天,他给小杨买了条昂贵(120元)的裤子,又吃了几顿好饭,当小杨说要回贵州的时候,他让小杨等他两周从美国回来后再走,这样,他才放心。

  两周后,刚刚相识的两个人在站台告别。小杨在车厢里跟他摆手,要他回去,他执意不肯,一定要等到车开。就这样站了半个小时,小杨说,那天好冷啊。

  小杨隔着车窗看着这个陌生的外国人,终于哭了……那一次,他又交给小杨2000块钱,让他回去好好读书。

  火车上,小杨想着这梦一样的几天,和这场不真实的相遇,心里想:他真好,他真是好人……

  回家后,小杨大概每个月跑到县里的邮局给他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思想及学习情况”。高考结束后小杨给他打电话,说自己考得不太好。他安慰小杨:没什么,学到了知识就行。后来小杨在昆丁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就读于一所私立大学。来北京是因为他曾问过小杨想在哪里念大学,小杨说当然最好还是北京。小杨随口说出的愿望,昆丁当作梦想去帮他实现。

  四年,每年学费5000块,还有生活费,他全部为小杨交付。

  他说:我的确不是富翁,但不要总说我给他多少钱,他坚持着他的求学梦,这也鼓励我坚持我的信念。

  他确实不是富翁。小杨的母亲患有严重风湿病,去年夏天犯病瘫倒在田里,不敢往医院送因为没钱。小杨听说后哭着打电话给昆丁,昆丁安慰着他,然后,突然骂自己没用,小杨明白了,他的意思是他没钱了,为什么挣不到足够的钱,去帮助小杨。

  但不久,小杨妈妈还是收到了昆丁邮来的1500元。这是昆丁向朋友借的……

  几年下来,昆丁已经为小杨花了将近4万元。

  昆丁有一天忽然对小杨说:你当我的儿子更好。小杨笑了,好像默认了。

  昆丁33岁,小杨21岁,记者问昆丁:“他真管你叫爸爸吗?”

  “叫,”昆丁往椅背上一靠,很骄傲的样子,“不过,是在没人的时候。”

  “当初你凭什么那么相信小杨,就不怕遇到骗子?”

  “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帮人结果被骗是正常的,但你还要帮,帮了十个人,有三个人在骗你,你还‘赚’了七个!”

  现在全村人都知道小杨碰到了个好心肠的老外,小杨妈妈养了一头肥猪,就等着昆丁啥时候去杀了给他吃……

  电话里问小杨:想过怎么报答昆丁吗?

  小杨说:想过,不过这是我的秘密。

  “那我就不问了。”

  “那……就告诉你吧,我知道怎么做能让他高兴——就是像他那样,帮助更多的人。”

  4000块钱的分量

  “麦当劳”里人声鼎沸,空调开得很高,昆丁当然也很热,但他坚持不脱掉厚外套。他是个自律的人,很难想像他连电视都没有,而且不听音乐,不看电影,甚至不读报!只读书!他用一种特搞笑的眼神形容朋友看到他房间的“简朴”所表示出的诧异,记者被他逗得大笑。那一刻,这个搞怪的昆丁,在记者眼里,好像才有了几分“人间烟火”的味道。

  事实上,他没有很多的业余时间去休闲,他现在是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外教,小杨说他背的那个装有学生作业的大书包“足有100斤重”,他还有很多“义务”需要去做,包括免费为残疾人讲课,一周四个小时。而每个月他都拿出收入的1/3帮助别人,来中国的五年,他始终坚持这样做。

  现在,这笔钱包括每月寄4000块,给河南艾滋病村艾滋遗孤的监护人朱进中。

  那是去年11月的某天,他走在大街上,很偶然地看到《今日北京》上刊登的朱进中和他的艾滋孤儿。看完后他难过了好几个小时,他必须要为他们做点儿什么!

  他立刻打电话给一个中国朋友,找文章作者,再找朱进中所在村子的电话,他要核实,结果更令他难过:艾滋孤儿不是报纸上说的70多个,而是100多个!

  恰好几天后,朱进中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昆丁特地赶去见他。他给朱进中带去了4000元,那是孩子们一个月的伙食费,他告诉朱进中这钱会一直给下去,但抱歉地说:“寒暑假期间可能给不了,那时候学校放假,我没有固定收入。”

  “朱进中当时有什么表示?”

  “他谢谢我。其实谢谢也不用说,该感谢的是他,他做得很多,我做得很少。”

  感动他的是朱进中说了一句话:“我死后,希望有人能够照顾我的孩子,因此现在我要照顾别人的孩子。”他绿色的眼睛停了几秒,说:“多朴素的‘哲学’,要是大家都那样想,世界就没什么问题了。”

  在常人看来,昆丁已经做得足够多,但他的心情仍然沉重。

  艾滋村在经济上已“瘫痪”,小加工厂早就倒闭了,什么粮食水果,只要是这个村子产的,就都卖不出去。昆丁说:给孩子们钱是没有多大用处的,除非能帮助整个村子。

  一个外国人,没有那么多钱,也不是官员,更不是慈善组织的成员,他能做什么?但他做了,而且做法出乎意料——他要来当地乡镇干部的电话,他要帮他们重建工厂,恢复生产,帮他们卖产品!

  为此,他已经联系好去见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著名国际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他眨眨眼,说:“‘工合’需要我的智慧。”

  现在,他居然在学习当地的历史地理,“想知道他们的爷爷是什么样的,”他兴奋地说,“那里是中原,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路军就在那儿,那时的人民非常强大,那么,现在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还可以很强大。”

  今年五一,他要亲自去一趟,写一个调查报告。

  “那4000块打算寄到什么时候呢?”记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昆丁说:直到我死。

  >>后记

  和一个美国人,在“他们”的快餐店里,谈共产主义,那种感觉很意味深长。采访的最后,昆丁很郑重地提到“三个代表”思想,他说:当年,国民党被没有钱没有人没有多少枪的共产党打败,在西方人眼里这几乎不可想像。但这就发生了。为什么?因为共产党就多了一个东西:心里有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就是它创造了奇迹。所以现在我特别喜欢“三个代表”。

  他讨厌别人把他的行为称为“善举”,认为这有种俯视意味,他说:你能做,但不做,这就是错误。

  几天后,我去他那儿取照片,他兴奋地告诉我:和“工合”负责人谈了四个多小时,他们同意帮助那个村子,并将派专人在五一同他一起前往考察,他又笑着补充,那个负责人也爱看《共产党宣言》!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