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群众同声谴责袭击中国工人的恐怖行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3日13:59 新华网 | |||||||||
新华网喀布尔6月13日电 (记者王军) 针对在阿富汗北部地区承建公路项目的中国工人的恐怖袭击发生后,很多阿富汗普通百姓都对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感到震惊和气愤。他们异口同声地谴责恐怖分子的卑鄙行径,说恐怖分子残酷袭击手无寸铁的中国工人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在恐怖袭击发生的当天,记者与中国驻阿富汗使馆人员一起,驱车400公里赶往出事
在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德国省级重建队的医院门前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守候在那里的美联社电视摄像师瓦希德。瓦希德是一位非常有正义感的阿富汗人,他用英语表示,这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实在难以令人置信。他边说边摇头,一双清澈的眸子里泛着怒火。 在记者下榻的旅馆,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与记者攀谈时也表示了对恐怖袭击事件的震惊。他说,位于阿富汗北部的昆都士省一向被认为是阿富汗最安全的地方,“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记者12日从事发现场返回新华社驻喀布尔分社时,雇员哈立姆主动告诉记者说,他在街上遇到几名当地妇女正在谈论这起袭击事件,她们纷纷咒骂事件的策划者,诅咒他们不得好死。 在分社当了两年多保安的法鲁克兄弟对中国人充满感情,自从10日凌晨4点半从记者嘴里得知11名中国工人遇难的消息后,素来寡言少语的哥哥法鲁克话就更少了。记者从盖劳盖尔返回分社后,再见到法鲁克时,他脸色凝重,与记者使劲地握了握手。通过这有力的握手,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他心中对中国人的同情和慰问。据司机法里德介绍,从10日起,法鲁克改掉了两年一贯的值夜班习惯,不再是每睡两个小时后起来提枪在院子里巡逻,而是一夜不合眼,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弟弟阿卜杜拉说,看到中国伤员躺在病床上的镜头,他非常难过。 夜里11点,连日来的奔波令记者难以入睡。记者轻轻走下楼,出屋来到分社的大铁门前,意外地发现阿卜杜拉正坐在墙根的一把塑料椅子上,他腰间围着装满子弹的子弹袋,手里端着冲锋枪,目不转睛地盯着黑色的铁门,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看到这个情景,记者心中不禁一热,泪水差点涌出眼眶。此时,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10日下午在视察袭击现场时说过的一番话重新回响在记者的耳际:恐怖分子是中国人民和阿富汗人民的共同敌人。通过同恐怖分子进行不懈的斗争,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将永远得到巩固和发展。 相关专题: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