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公布9-11调查报告专题 > 正文

专家访谈:“飞行卫士”会成民航“救世主”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04:47 中国青年报

  “9·11”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因此,世人关注的民航客机的安全问题更是美国人加倍关心的焦点。7月13日,以色列宣布,为应对恐怖分子利用肩扛式导弹对民航客机发动袭击而研制的“飞行卫士”反导弹系统12日试验成功。14日,美国广播公司即报道,美国政府已于一周前在部分民航机上试验安装了以色列民航机使用的反导系统。这意味着民航飞机在反恐力度上迈出了的新的一步。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和章子怡面对面 家庭事業愛情,要哪個

  然而,在恐怖主义日渐回潮的今天,号称“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的民航客机还是让无数人提心吊胆。那么,安装“飞行卫士”反导系统,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民航机提供一个安全保护屏障呢,记者就此专访了空军指挥学院以色列空军研究专家、副研究员、军事学博士沈威力。

  问:沈博士,美国此前曾宣布要用两年时间花1亿美元来研制客机反导弹技术。现在,美国公司为什么又要向以色列购买这种反导弹系统呢?

  答:去年4月,美国下令就如何保护民航客机免遭这类导弹袭击开展研究,并就此开始招标。它们计划将对军用飞机和“空军一号”上成熟的防御技术进行改造,使这些技术更适用于民航飞机的防卫。

  如果美国全面实施民航机反导计划,这将可能是一笔大生意,自然有企业愿意参与其中的研发与投资。但美国现在决定向以色列购买这一技术,我想更多地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

  问:肩扛式导弹的杀伤力很大吗?美国如此兴师动众地来防它,有必要吗?

  答:肩扛式导弹作为一种小型、高效能的常规武器,几乎散布于世界各个角落。这种导弹主要型号有两种:一种是原苏联研制生产的“萨姆”-7型,可攻击飞行高度从50米到2000多米的目标。另一种是美国的“毒刺”导弹,1979年装备美军部队,射程从200米到5000多米,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装备这种导弹。

  肩扛式导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一个人站着或者单膝跪地都可以发射,主要用于杀伤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飞行的目标。如果恐怖分子要利用它来袭击民航飞行目标的话,其威胁性是很大的。

  问:以色列在军事技术方面并不算世界强国,为什么这次会率先研制出这种反导弹系统?

  答:我想主要原因是以色列民航方面对肩扛式导弹所造成的威胁更敏感、更有切身的体会吧。2002年11月,一架以色列客机在肯尼亚蒙巴萨起飞时,遭到两枚肩扛式导弹的袭击。虽然导弹最后因为精度不准擦着飞机翅膀飞过,没有造成灾难,但这一事件已足以让以色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肩扛式导弹的威胁。

  同时,以色列军事工业拥有的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这不太为人们所知。其实,2002年以色列武器出口达到了41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出口额仅比俄罗斯少3亿美元!了解到这些,这种反导系统由以色列最先研制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据说,这种反导系统能把向飞机袭来的导弹引开,以保证飞机的安全,是这样吗?

  答:“飞行卫士”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试验人员在一架波音737飞机上安装上“飞行卫士”机载反导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红外告警系统、控制系统和“肉眼看不见的特别红外曳光弹”组成。测试人员向飞机发射一枚使用假弹头的萨姆-7型便携式防空导弹,而反导系统则可以自动感应逼近飞机的寻热导弹。导弹刚发射出去,告警系统就发现了目标。接着“飞行卫士”反导系统立即发射出曳光弹。于是,导弹向曳光弹追去,而飞机则免去了一场灭顶之灾。

  问:那就是说红外线告警装置和曳光弹是这个系统的关键设备了?

  答:对。红外告警设备主要用于探测和识别来袭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判别目标类型,并能立即发出警报信息,以便飞机及时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它主要安装在作战飞机、直升机、舰船和坦克等武器平台上。

  反导系统所采用的曳光弹属于欺骗性诱饵式的干扰。“诱饵”一般分为激光诱饵和红外诱饵两种,“飞行卫士”使用的是后者。红外诱饵主要是通过烟火剂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模拟舰船、飞机或其他重要机动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用来迷惑前来袭击的导弹,使它攻击失误以达到保护目标的目的。

  问:“飞行卫士”这种反导系统真能保证民航飞机的安全吗?它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大?

  答: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回答。或许这样说比较合适,作战飞机安装的红外反导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但要百分之百保证飞机能够对付红外制导导弹的威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相对而言,由于民航飞机所面临的红外导弹的威胁相对更小一些,其效果可能更好。

  反导系统不是人,何况人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更不用说机器了。实际上,环境中存在的许多因素会成为反导系统的干扰信号源,从而使红外线告警设备虚假报警率提高。但科研人员会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红外告警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比如采用先进的滤波技术等。

  另外,商业航空公司希望增加反导系统的有效工作时间,因为商用飞机比军用喷气飞机的飞行时间要长得多。我想,提高民航机反导系统能力的这些相关技术问题会随着系统研发的深入,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问:军用飞机上是不是都安装有反导系统?它们与这种民用飞机安装的反导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目前红外干扰弹已广泛配备在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等作战装备上,种类很多。现在先进的作战飞机上一般都安装有反导系统,像美国空军的F-15、F-16战斗机上,根据不同情况都安装了30-60枚曳光弹。但由于这种普通红外曳光弹使用时会产生爆炸和亮光,直接使用可能会对普通乘客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美联邦航空局才一直没有批准在民航客机上使用。

  其实,从技术原理上说,军用飞机上安装的红外诱饵式反导系统和民航飞机上的反导系统没有质的区别,但它比民航客机上的类似系统小得多,而且更容易操作。这次以色列采用的就是“肉眼看不见的特别红外曳光弹”,改进以后更适合民用航空系统应用。

  问:这种反导弹系统的价格如何?是否具有普遍应用于民航客机的可行性?而且,反恐乃是国家的责任,安装这种反导弹系统,势必增加民航的运营成本。您认为这项开支应该由民航公司承担还是由国家来负担?

  答:新闻报道说,以色列公司并未透露这种反导系统的价格,但表示价格不会高得无法让人接受。我粗略估计,每架飞机安装反导系统的成本应该在150万美元左右。

  一般来说,武器装备或民用装备的采购价格,与采购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装备的前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采购数量小,那么装备的单价自然会提高;如果批量大,价格也就会降下来。相对而言,现代大型民用客机的价格都高达几亿美元,军用战斗机的价格也在3000万至5000万美元,反导系统的价格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的确不会高得让人无法接受。

  我倒觉得,航空公司应该充分考虑到反导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由于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再是一次性投入,因而将成为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将大大增加运营成本。

  至于费用承担问题,我想,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在这类“军转民”装备投入使用的初期,美国为了增加国民反恐信心,可能会与航空公司各负担一部分。而在以后,随着技术的成熟,防护装备成为飞机固有的组成部分后,可能只有航空公司自己“埋单”了。

  问:这种系统是否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国民航会不会纷纷仿效?

  答:这个恐怕得具体分析。各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如果系统测试成功,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全部30架飞机都将安装这种系统。

  而在美国方面,虽然国土安全部表示,这一计划不代表美国政府有“特定的担心”,情报部门并没有可靠的情报涉及到肩扛式导弹的威胁,并非草木皆兵,但美国的一些议员的确建议,要将美国的6800架飞机全都装上“保护伞”。

  而随着“后伊拉克战争时代”的来临,西欧一些国家也感受到了恐怖袭击的危险,也可能在其技术成熟后步美、以等国的后尘,安装或在新机研制中装备这类防御系统。

  问:如果有的航空公司安装了反导系统,有的则没有安装,那么乘客在乘机时,肯定会选择安装了反导系统的航空公司,这对那些实力较弱的航空公司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答:那是肯定的。对于乘客来说,他们当然会选择更有安全感的航空公司。9·11事件对民航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公众航空消费心理正在发生变化,相当一部分人对航空运输产生了恐惧心理。据外国有关机构调查,超过一半的美国人现在认为乘飞机不安全。

  问:反导系统属于作战装备,这种作战装备应用于民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乘客的安全,但是它们的广泛应用会不会造成一种紧张气氛,引起普通民众的恐慌,加剧人们的不安全心理,使人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人们甚至会担心,轮船要不要安装反恐装置,进而汽车、火车呢?

  答:针对可能的威胁和可能发生的事故,任何交通工具都应有自己的安全防护措施。问题是这种防护措施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而且是有效的。对于美国和以色列来说,反导系统这类作战装备应用于民航,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因此它虽然会加剧人们的不安心理和不安全感,但人们还是会逐步接受它。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把它视为飞机上的一个固有的装置,比如就像汽车的刹车。

  我倒认为,相对于飞机而言,在一些受恐怖活动威胁的国家中,在轮船、汽车、火车上安装相应的防护装备也是必要的。实际上,他们也正在这样做。

  问:您认为“飞行卫士”反导弹系统的成功,能彻底解除对民航飞机的恐怖威胁吗?

  答:反导系统将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但这绝不会是航空安全领域中一劳永逸的“强心剂”,毕竟危及航空安全的恐怖行为很多,肩扛式导弹只是其中一种。对于普通乘客来说,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恐怖活动,恐怖威胁就无法彻底解除。

  问:纵观整个恐怖活动的演变,从早期的暗杀,到后来的炸弹,到后来的劫机、人体炸弹等等,可以说是花样越来越多,升级换代越来越快。虽然现在的反恐能力越来越强,反恐水平越来越高,但这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反恐方式,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恐怖活动日渐猖獗的问题,更无法从根本上终结恐怖活动。

  答:你说得对,“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有人将它称为“政治瘟疫”。就目前的情况看,想简单地找到一个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西方国家的词典和百科全书对恐怖主义的解释有多种,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他们仅仅关注暴力现象本身,特别是针对发达国家的那种宣泄式的个体的报复行动,而很少去发掘恐怖主义现象的深层次根源,尤其是忽略了由于文化宗教背景和现存国际秩序造成的对立情绪。

  所以,单纯的技术性的反恐只会使我们不断处在“亡羊补牢”的地位。随着各种高性能的武器甚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任何民用交通工具与他们相比,都不具有对抗的意义。这是一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无底洞”。因此,我认为,打击恐怖主义的重点还在于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特别是当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必须得到改变。(记者/赵飞鹏)(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专题:美国公布9-11调查报告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