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专题 > 正文

驴象大战百年平衡之谜:投票种族界线淡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17:09 中国青年报

  百余年来,“驴象大战”一直保持着平衡,既没有第三党脱颖而出,也没有出现一党绝对占优的状况,这是为什么?美国总统大选是典型的金钱大战,又是什么机制在防止黑金泛滥,捐助人又能得到什么回报?在公正、客观的口号下,媒体以怎样的方式表示对某一党派的支持?少数民族,尤其是华人,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9月18日到10月2日赴美,在华盛顿特区、芝加哥、底特律、
西雅图等4个城市展开采访。接受采访的有民主党、共和党负责竞选的官员,有其他政党和民间组织的负责人,有媒体的编辑、记者,也有大学教授和普通美国人。

  此次采访是应美国国务院邀请,同行的还有来自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11名记者。

  民间组织和中间阶层维持平衡

  人们习惯于用“驴象大战”来形容美国大选———驴和象坐在跷跷板的两头,今天你上我下,明天我上你下。为什么100多年来两党能保持平衡?为什么多年来美国政局平稳?对此专家学者多有著述。然而,在半个月的实地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操作层面上,介于两党之间的第三党派、民间组织和普通人的参政对美国政治平衡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在跷跷板的中间,不让任何一方坐大,也防止了跷跷板的断裂。

  拉尔夫·纳德就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平衡作用。作为独立候选人,他对美国政治影响有限,但他明知道没有希望,还是号称为了追求“公平”、“正义”参与总统大选,让许多美国人为之感动。他公开告诉选民,如果你对两党都不满意,就投我一票,要不然就把选票撕了。可是,在以州为单位、胜者通吃的美国大选中,又有多少人会浪费自己的选票呢?

  其实,除了纳德,还有许多党派活跃在政坛,和共和党、民主党进行着没有希望获胜的竞争。

  9月24日,在芝加哥智库哈特蓝德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自由党全国行政总裁约瑟夫·R·希胡森先生。他详细阐述了自由党的特点:“和共和党、民主党靠政府解决问题不同,我们所依靠的是公司、社区、家庭和不同的团体,我们尝试的是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由党成立于1971年,现在有大约600人在政府部门工作。今年5月下旬,该党在亚特兰大召开代表大会,得克萨斯州宪法学者、电脑专家巴德纳里克后来居上,赢得总统候选人资格。

  希胡森认为共和党和民主党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他说:“布什和克里只不过是代表两个政党的不同名字。我认为,共和党和民主党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党,只不过名字不同罢了。”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趋同,给了其他党派一些机会,争取自己的支持者。自由党以及其他党派,如改革党、绿党、自然法规党、社会党等都在自己的范围内吸引注意力,虽然难以改变两大政党垄断的局面,但有可能通过吸引一些选票影响大选结果。

  除了第三党,起制衡作用的还有那些非盈利团体。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治反应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机构,它追查给候选人捐款的人的来历、身份,并公布在网站上供媒体和公众查询,这些数据被众多美国主流媒体引用。

  工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底特律这个汽车城,民主党的候选人要想成功,必须取得工会的支持,工会的支持比民主党本身的支持更重要。

  除了各种组织外,教会的因素更是不可忽视。在西雅图,记者采访了华盛顿州基督教联盟执行总裁瑞克·佛赛尔。他介绍说,基督教联盟是一个准政治机构,总部在弗吉尼亚州。佛赛尔先生说:“只有每个人都参与,这个政府才能有效地工作;如果只有几个人做决定,就会出大事。我们希望基督徒走出教堂,我们需要参政,只有大家都参与,宪法的一些设想才能实现。”

  在美国,支持共和党的人和支持民主党的人几乎占了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属于“中间阶层”,他们的归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哪一党上台,因此,两党采取各种方式争取庞大的中间选民,美国人称他们为“未决定的投票者”。在两党竞争激烈的密歇根州,为了争取中间选民,两党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众多志愿者也上阵进行宣传。

  投票种族界线淡化

  新圣保罗礼拜堂坐落在底特律郊区蒂波恩县的穆斯林社区内,紧邻一条高速公路。9月26日上午10时30分,美国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在这里发表演讲,几十家媒体的记者跟踪报道,我们十几名亚洲记者也赶到现场,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教堂一下热闹了起来。

  “美国政府不能仅仅是一部分有钱人的代表,它应该是所有人的代表,”爱德华兹的演讲充满激情,勾画着一个民主党执政后大家有好工作、有医疗保险的美好图景。他的听众,大多数是非洲裔美国黑人。

  美国是个移民社会,号称熔炉,然而,各个民族由于其民族特性和背景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同时对政治、对大选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争取每个少数民族群体的支持是总统大选中双方谁都不敢忽视的一环。但由于种族问题的敏感性,候选人都会巧妙地用工作、福利、移民政策等吸引少数民族,而不是赤裸裸地打民族牌。

  美国白人最多,排在后面的族裔依次为西班牙裔、黑人、亚裔、印第安人与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土著以及其他太平洋岛民等,他们可以称为美国的“少数民族”。通常人们认为,少数民族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在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同一民族内部的穷人和富人,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并不是单纯以种族划界选择政党。

  西班牙裔是指那些从古巴、墨西哥、中南美洲迁移而来的人及他们的后裔,由于西班牙裔的老家离美国最近,因而这些地方向美国移民的人数也最多,有3500万人,堪称“第一大少数民族”。2000年大选,布什获得了35%的西班牙裔选民的票,今年大选他计划争取40%的支持率。为此,早在今年年初布什就建议给非法移民合法工作身份。此举显然是为了讨好西裔选民,因为他们占美国非法移民的一半。

  黑人在传统上支持民主党,2000年大选,10位黑人选民就有9位把票投给了民主党候选人戈尔,今年11月布什要从民主党的挑战者克里手中抢走黑人选票不是十分容易,但克里在黑人中间也不会有戈尔那么高的支持率。主要是因为克里在黑人选民关心的工作、保险等黑人关心的问题上讲得太少,反倒是将焦点集中在黑人选民关切较少的伊拉克战争上,一些政治评论家批评克里让黑人选民“寒心”。

  在底特律,阿拉伯裔美国人数量庞大,穆斯林社区自成一体。作为受“9·11”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态度也有很大转变。底特律底特律公共电台助理新闻主任杰罗姆·沃根告诉记者,在伊拉克战争前,许多中东移民支持布什,战争打响后他们还举行了一个大型集会进行庆祝。然而,战后的伊拉克陷入混乱,死亡人数逐渐上升,许多人开始感到失望。在美国国内,由于反恐,许多阿拉伯人受到怀疑,他们感到害怕。“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裔美国人可能会转而支持克里。”沃根说。

  民意调查的结果印证了沃根的说法。在密歇根州,调查结果显示58%的阿拉伯裔美国人支持克里,只有21%的人支持布什;而在2000年,45.5%的阿拉伯裔美国人选择了布什,选择戈尔的只有38%。蒂波恩穆斯林社区经济和社会服务主任阿赫迈德说:“我们国家需要新的领导人,惟一的做法的是击败布什。”

  华人投票率很低

  亚裔在美国作为一个群体,增长迅速,大选中华裔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克里专门设立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网站,但整体来看,华人的投票率还是不高。芝加哥市选举委员会的戴维专门负责少数民主事务,他告诉记者,芝加哥市印度裔美国人、华裔美国人的投票率都在9%左右。为了动员少数民族投票,该委员会专门印制了各种语言的选举介绍材料,其中包括中文。

  在芝加哥市中心希尔顿饭店旁边的一家中餐馆,记者采访了来自广东的服务员小马,他说自己是合法移民来的美国,已经是美国公民,但不会去投票。“我干好自己的工作挣钱就行了,去投票有什么用?谁当总统又有什么区别?”他说。小马的一位女同事来自新加坡,还没有获得绿卡。她说:“布什说过要大赦,我要是有投票权,就选布什。”

  在洛杉矶生活了10年的赵先生是东北人,已经是美国公民,但他对大选不是特别关注。“总统大选电视辩论,美国人看得津津有味,我看不太懂,这里面有很多文化的因素。比如说他们会随口说个好莱坞明星的名字,代表着某种含义,可作为外来人,我们不明白。”

  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记者采访了唐人街中文报纸《西华报》的社长吴静雯女士。她总结华人不参加大选投票的原因时说“太忙、没时间、要挣钱”。然而,在1996年、2000年该州选举州长时,她的报纸呼吁亚裔选民支持华裔候选人骆家辉,竟然有从未参加选举的人动员了十几个亲朋好友一起投票支持骆家辉,最终骆家辉成为美国第一任华人州长,并获得连任。

  在这个移民社会,第一代总是打着深深的种族烙印,倾向于支持民主党,而第二代一般就可以融入美国,和父辈不同,他们更倾向于支持共和党。吴女士把自己看作亚裔美国人,而他的儿子则把自己看作美国人。生活中迅速融入,而选举时大家更看重的是切身利益,而不是以自身的肤色和父母的国别来判断。 本报记者 王冲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