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专题 > 正文

布什第二任期广用亲信 用以制衡政府官僚集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0:12 中国新闻周刊

  布什连任成功后,立即有6位部长级高官辞职。他们是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商业部长唐·埃文斯,农业部长维尼曼,教育部长佩齐,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和国务卿鲍威尔。据称,包括卫生部长和国土安全部长在内的其他部长,也会相继提出辞职。比内阁部长低一级的联邦官员,辞职的更多,职务空缺率达40%左右,几乎是历史最高水平。

  目前,重要空缺的继任者还没完全确定。但从已经确定的人选中,可以看出一个基本
的倾向――借用中国王朝政治的词汇来打个比方,就是用“内臣”而不用“外臣”。

  美国的总统政治当然不同于古代中国的皇宫。所谓“内臣”就是总统亲信,长年跟随左右。这些人的权威来自于领袖的信任;“外臣”则是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和政治领袖不一定有亲密的个人关系。这些人常常在获得领袖的任命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声誉,有独立的权威源泉。

  接替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的,是白宫律师阿尔贝托·冈萨雷斯。白宫律师负责处理涉及总统事务的法律问题,等于是总统的司法保镖。当年克林顿的性丑闻,以及现在布什面临的泄露CIA(中情局)便衣的情报丑闻,都要仰仗白宫律师帮忙救驾。

  显然,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最受总统信任,属于“内臣”范畴。如今阿尔贝托·冈萨雷斯荣升司法部长,位置空出来,给了跟随布什至少10年的亲信哈丽特·迈尔斯。这一铁女人在布什刚刚当得州的州长时,就成为其左膀右臂,无疑属于布什“得州帮”里的心腹。另外,接任教育部长佩齐的玛格丽特·斯佩林斯,在1994年布什竞选州长时,由有“布什大脑”之称的高级“师爷”卡尔·罗夫介绍给布什,成为布什的内政顾问。可见,在这个新内阁中,得州帮的色彩越来越重。

  赖斯:与布什保持一致的中间派

  而最重要的权力交接,是国务卿――赖斯代替了鲍威尔。

  美国的自由派媒体和欧洲政治圈把这一变化视为鹰派代替了鸽派,标志着布什把鲍威尔这惟一理性的声音清出了白宫。这一担心不能说毫无理由,但目前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还不成熟。

  首先,赖斯在外交上并不像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或鲍威尔那样有自己一套清晰的意识形态。她在这两派的交锋中,常常站在中间的位置上,只是更经常地倾向于切尼、拉姆斯菲尔德一方而已。

  不要忘记,布什2000年竞选总统时,宣称美国在国际上要“谦卑”一些,不能把自己那一套强加于人。赖斯当时也积极地表述这一理念。谁也没有想到“单边主义”成了布什外交的基石。

  如今,美国陷入伊拉克的泥沼,在国际政治中,布什所面临的政策选择余地,比2000年时小得多,想硬未必硬得起来。甚至其第二任的政策可能比第一任更加有国际主义色彩。

  赖斯接替鲍威尔,关键还是在于用“内臣”来换下“外臣”。4年前,鲍威尔是美国公众中信誉最高的政治领袖,如果出马竞选总统,呼声恐怕比布什还高。当时布什在国际问题上毫无经验,成为其竞选的一个致命弱点,于是赶快公开宣布鲍威尔是他的国务卿候选人,运用鲍威尔的明星效应提高自己的信誉。

  赖斯正好相反,她是媒体炒作出来的政治明星。而这个炒作,完全是布什对她信任的结果。仔细检讨一下媒体上关于赖斯的神话――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的最年轻的教务长,可谓“少年得志”。但这样量级的人物,在美国多的是。更何况,她在学术上,谈不上是某一派的领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影响。

  即使赖斯在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但从大学走入政治,并不一定就会成为第二个基辛格(基辛格当年就是从哈佛大学的教授转入华盛顿政治圈的)。她出任国家安全顾问前,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官僚集团打交道。9·11前,她对恐怖袭击毫无预感。难怪前反恐“沙皇”、曾任白宫反恐安全顾问的克拉克对她一百个瞧不上眼,说她当时连“基地组织”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赖斯是第一个黑人女性充任国家安全顾问。这本身就给她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挡箭牌。出来攻击布什政府的,首先是民主党人。但女权、黑权都属于民主党的核心意识形态。民主党人当然愿意把火力对着切尼、拉姆斯菲尔德这些权臣,而不是赖斯这么一个看上去弱小的黑人女性。同时,赖斯十分注意和布什保持一致。比如,她对普京的看法一向不佳,认为普京的统治是俄罗斯民主化的倒退。但是,在布什公开声称能够通过普京的眼睛看到其灵魂后,赖斯马上改变了立场。

  布什则说,他和赖斯相处得“舒服”。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