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年的政治纪录片:以纪录的名义书写虚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10:09 南风窗 | ||||||||
2004年的美国大选可谓扣人心弦,一场大赛到了最后关头还看不出输赢来。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大选还增添了一个新角色——纪录片。纪录片卷入大选,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4年前的总统大选,没有一部政治题材的纪录片在影院上映。今年则是这一题材的超级丰收年。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仅进入美国院线的政治题材纪录片已经有10部。算上以DVD形式发行的影片,总数超过20部。
有这样一种说法,今年布什对克里的大选其实是纪录片人迈克尔摩尔和大牌主持人比尔奥瑞利的竞争,前者导演了纪录片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片子《华氏9/11》,属自由派人士。后者是福克斯新闻频道黄金时段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保守派人士。他也是今年一部主要纪录片的攻击对象。 这些片子是否影响到了11月2日的投票结果?在选举结果公布之前,美国“真实电影”流派的大师潘尼贝克认为,纪录片对民意不会有太大影响。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美国民众不明事理,实在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去面对大选中可能会遇到的很多具体问题。人们只有兴趣粗线条地考虑一下诸如反恐、就业、堕胎、同性恋、宗教信仰等美国社会的大问题。 两周以后潘尼贝克的推测得到了验证。假设纪录片的数量和影响力最终对大选结果有很大影响,那么毫无疑问,赢家一定是克里,因为不论数量还是质量,支持克里的自由派观点在纪录片领域占据绝对上风。 逆反潮流的摩尔思维 美国的纪录片创作一直是自由派的领地,近几年风头最足的人物当然是迈克尔 摩尔。2003年3月笔者去洛杉矶采访当年的奥斯卡颁奖仪式,摩尔的片子《科伦拜恩的保龄》获得了最佳长纪录片奖。摩尔上台时,全场起立欢呼,得奖是众望所归。在领奖台上,他开始指责总统布什的内政外交政策——就在奥斯卡颁奖前几天,美国已经在伊拉克开战。好莱坞从来不缺少为反战奔走呼告的人物,而且他们往往还会唱出最激烈的调子。但战争之初,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伊战是美国反恐大业的必然组成部分,所以谈到政治,上台的电影人说话都非常克制,那一年只有摩尔例外。摩尔随后公然质疑布什担任总统的合法性,此时观众席上终于传来嘘声一片。从领奖台灰溜溜地下来,摩尔走进了新闻发布大厅。有记者问到,在今晚这样的表现以后,是否担心自己被列入黑名单,从此失去拍片的机会?他回答,我根本不怕,我从来不担心没有人给钱我拍片。 他的确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摩尔虽然只念过高中,但聪明过人。2004年4月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电影节上,我再次有机会成为他的听众。针对永远困扰纪录片创作的资金问题,他说,其实布什给纪录片电影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大家都应该去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打听到本拉丹的下落,然后就可以去总统那里领取3000万美元的赏金。3000万美元啊,我们可以拍出多少纪录片! 不久严厉抨击总统布什的《华氏9/11》在戛纳电影节获金棕榈奖。6月底该片在全美上映,几个月过后,美国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2亿元,全球的票房收入则超过了2亿美元,这是纪录片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敢想的数字。《华氏9/11》的制作成本只有600万美元。10月7日该片的DVD发行以后,在电影出租市场也创下了收入纪录。 作为政治生态一部分 持保守观点的一方处于明显弱势。他们制作了《摄氏41.11》来反击《华氏9/11》,但无法和摩尔的影响相提并论。《摄氏41.11》片名中的数值,指的是人体到达这个温度时,大脑就会死亡。导演大胆操纵资料镜头,直截了当地攻击克里在参议院投票时多变的立场。他收集了一系列有关民主党人士的负面镜头,并将这些镜头和伊拉克库尔德人受难、阿富汗妇女被塔利班执行死刑等内容剪接在一块。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组织得很差的采访,坐在椅子上现身说法的全部是持保守观点的人士。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依靠这种类型的采访是最乏味的选择。客气地说,创造性不够。很多时候,其实是导演偷懒的做法。迈克尔 摩尔很少用这种方式,他经常选择的街头采访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他的招牌举动当然是对名人的伏击式采访,这类镜头让观众觉得特别开心。在采访伊战士兵的时候,他还会放点大家喜欢的励志音乐。他到那位儿子在伊战中阵亡的贫困母亲家所作的采访,非常有感染力。谈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及这个片断。 从种种不足之处还可以看出,《摄氏》的创作意图不够清晰,到底是与摩尔论战呢,还是攻击克里?如果吸取其中的观点,成为保守派认可的爱国者,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应该对行政当局的决策提出质疑? 《华氏9/11》票房上的成功使得纪录片人深受鼓舞。很多自由派电影创作人觉得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了,用不着让“平衡”“公正”这些多少有些虚无缥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创作。很长时间以来,与比尔奥瑞利等右派言论的发布者相比,自由派总有些放不开手脚,因为传统的或者说主流的创作观点认为纪录片创作不应该试图改变政治生态。迈克尔摩尔给大家彻底松绑了:我们应该努力改变政治环境。 纪录片浪潮涌来 自由保守双方的纪录片看着都像是选战片,一方尽力说服观众争取让布什留在白宫,另一边的意见是美国还是改朝换代为妙。电影院线对发行纪录片也有了兴趣。《福克斯批判》原本只有机会通过DVD发行,剩下的与公众见面的机会主要就是由制作人自己组织的一些小型放映会。在摩尔促成的大气候下,《福克斯批判》也被院线接纳。 福克斯电视网由墨多克在1985年创办,它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美国长期以来ABC, CBS和NBC三足鼎立的格局,成为美国电视网络的第四级。1996年创办的下属有线台福克斯新闻频道一直以“公正平衡”为口号,但事实上更多地反映了美国保守派观点。 《福克斯批判》选取了这个频道播出过的大量节目,巧妙地和比尔奥瑞利等主持人台前幕后的活动剪辑在一起,并穿插人物采访,包括克朗凯特这样的资深新闻人、媒体分析家和福克斯频道从前的员工等。导演用这些手法来揭示福克斯有系统地向保守观点倾斜的事实。比如,这个频道在刻画克里的形象时,经常会用各种方式来提醒观众:克里在重大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和法国过于亲近、还有为某些独裁国家所青睐等等。他们经常使用“有人说……”这种方式来为克里画像,但从来不指明消息来源。 这股潮流中涌现的最新作品还有《伊拉克战争真相》和《逆流而上:约翰克里的漫长征程》。 《真相》捕捉到一些反映伊拉克战争的另类信息,结构很简单,导演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手法。大概是担心观众可能会质疑影片的权威性,片子一开始就安排了一组专家采访,被采访者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在国际事务领域的资历。这部片子其实没有提供太多新鲜信息,只是重新整理了一些早先的报道。比起《华氏9/11》来,《真相》对布什政府的指责更大胆。导演特别让观众重新观看了一段布什的国情咨文演讲和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这两位当时强调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将很快获得核武器。 《逆流而上》是替克里树碑立传的纪录片,焦点是越战前后的克里。克里是越战英雄,退役以后又成为反越战组织最著名的发言人之一。越战英雄的身份让他的言论具有特别的说服力。克里的这种身份转换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在越战前后经历的动荡。导演乔治巴特勒和克里是老朋友。他制作这部片子是为了回应一个叫做“快艇老兵寻求真相”的组织对克里越战经历的指责。“快艇老兵寻求真相”质疑克里在战争中的表现,而越战中获得的荣誉一直是克里竞选时的重要武器。快艇老兵有效地杀伤了克里阵营,但是克里的竞选班子反击不力。巴特勒用这部片子来帮老朋友澄清事实真相。 大家一起来DV 在大选年里,《华氏9/11》和众多的小兄弟们给原本不太有人关注的纪录片添了一把猛火。几千美元一套的DV设备迅速普及,也让更多热衷表达观点的人有可能通过拍纪录片来实现愿望。坏消息是,从现有的多数作品来看,自由派和保守派经常暴露出同样的问题。他们高调指责对方扭曲事实,同时基本上只选择认同自己一方观点的采访对象,造成了明显的不平衡。另外双方也都会操纵剪裁新闻资料镜头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很多片子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缺少对人的命运的真切关注,而这恰恰是一部有价值的纪录片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华氏9/11》的手法要高明得多。我还是会提到那位来自摩尔家乡的妇女,她倾诉失子之痛的场景具有持久的感染力。在我看来,这种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形成的冲击力,远远超过《真相》这类片子里声嘶力竭的呐喊。因此,一点也不奇怪,虽然很多纪录片卖出了数量可观的电影票,但不可能指望它们拉到足够的选票。 在此之前的政治题材纪录片中有一些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比如潘尼贝克的《竞选总部》。它讲述克林顿1992年竞选的故事,主角是克林顿竞选班子的经理和发言人。片子得到了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提名。这类片子都是在选举结束后,花很长时间做后期、精雕细刻的产物。2004年大家没有这份耐心,全都指望着以各种方式在大选前投入市场。 其实大部分人的期待也许就是在大选前关键的几个月影响选民的态度,他们做了很多事情来达到目的。我看过的几乎每一个片子都建设了自我推广的网页。在网页上,他们当然会大张旗鼓继续宣讲自己的观点。浏览者可以用折扣价买到他们的DVD。如果你能够在那些摇摆州组织放映,你还可以得到免费的电影拷贝。《逆流而上》9月份刚刚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映,几个星期以内,DVD就已经面世。正因为有了这些迅速出版的DVD,我才可以找到机会比较系统地研习他们的作品。 影像是徒劳的也是有效的 这一系列针锋相对的片子,种种互相冲突的影像,一定会困扰观众。仅以布什的形象为例。在这一部片子中布什是英明的战时领袖,在接下来的一部片子中又成了出身豪门,从小不知柴米油盐贵,上学只知道赶场喝酒,成绩以C为主的纨绔子弟。一会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珍视传统价值观念,另一会却是宗教狂热分子,试图破坏美国“政教分离”的立国原则。这一个多小时里,你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布什信念坚定,决策果敢,可堪重任,是自由世界的优秀领导。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又成了自己的智囊卡尔罗夫操纵的傀儡。 我不指望从这样的看片经验能够推导出特别的结论来。最简单的判断是,2004年政治题材纪录片的火爆局面更像是美国社会政治观点两极分化的一种症状。从大选的结果看,这些片子更多地起到了强化选民原有观点的作用,并没有能够改变很多人的想法。政治题材纪录片或许不会改变人的政治观点,但是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政治产生兴趣,也算是发挥了作用。那些对国际政治和美国国内政治了解不多的人,也有可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通过纪录片更多地关心政治。另外一项好处是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用DV设备拍摄的非常个性化的电影有了观看的兴趣。这是纪录片界的福音。 随着大选的结束,2004年出现的政治题材纪录片中,绝大多数将很快被遗忘,只有极少数具备相当艺术价值的作品才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接下来的4年,还会有更多的同类纪录片涌现吗?至少摩尔表态了。他已经和米拉迈克斯公司的老板达成共识,花2到3年的时间,拍摄《华氏9/11》的续集,定名为《华氏9/11 1/2》。今年有51%的选民投了布什的票。摩尔认为,这51%的美国人民缺少足够的信息,不了解事实真相。他希望用新的作品来教育开导这些人。新作品还是一样,以伊拉克战争和反恐为主题。另外,政治题材至少在最近还可能爆出新闻。为了给民主党造声势,大选前摩尔将《华氏9/11》提供给一些电视台播放,这部片子也因此失去了参加2005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评选的机会。摩尔转而角逐最佳影片这个最重要的奖项。《华氏9/11》很可能最终获得提名,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在新的一年看到又一出好戏。□易速利(美国)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