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流亡48年终不悔的阿巴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2:00 青年参考 | ||||||||
多数巴勒斯坦人的童年都是在泪水辛酸和羞辱中度过的,阿巴斯也不例外。 1935年,阿巴斯在以色列北部山区小镇采法特出生了,这里混居着1000多犹太人和20000多阿拉伯人。 阿巴斯的家在镇上一家批发市场边,他父亲在这里开一家破旧的小杂货店,经营葵花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彻底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阿巴斯一家人加入了逃难的行列,举家逃往叙利亚,从而开始了他长达48年的流亡生活。 难民营里生活非常艰苦,年幼的阿巴斯需要忍受贫困、饥饿和疾病。从那时起,阿巴斯就对以色列恨之入骨,复仇的火种种进了他那幼小的心里。阿巴斯暗自发誓:“以色列人要把我们赶到沙漠里去,而我们则要把他们赶到大海里去!” 1950年,15岁的阿巴斯开始参加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结识了阿拉法特,一起创建了“法塔赫”。 作为“法塔赫”的创始人,阿巴斯曾经转战约旦、黎巴嫩和突尼斯。以色列暗杀了绝大多数“法塔赫”创始人,而阿巴斯却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直到现在,阿巴斯仍然处在死神的随时威胁中——以色列对阿巴斯的办公室和住所发动过袭击;激进的巴勒斯坦民族分子也多次暗杀过他,但阿巴斯并不畏惧:“从开始革命的时候我们就准备时刻牺牲自己。为了实现目标,我们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自己的生命,我们还准备牺牲我们的家人。只要从事的是合法事业,这就有意义。” 阿巴斯是在1970年开始对以色列产生浓厚兴趣的,涉猎范围包括以色列的各个领域。 流亡期间,他在埃及学习法律,后前往莫斯科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重点研究犹太人的历史及现状。在莫斯科东方学院学习三年间,他主要研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当他重新回到巴勒斯坦自治区以后,阿巴斯又和很多以色列人进行了接触。通过各种途径逐渐了解了他们。 多年的学习汇集出多本的著作,其中《另一边:纳粹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秘密关系》这本书最引起人们的不满和争议,因为他在那本书中将纳粹德国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说成是“子虚乌有”! 就像他写书猛贬犹太人的同时与积极跟以色列人打交道看似矛盾的做法一样,阿巴斯所言所行总是给人以矛盾并且由此派生出意外的感觉。 阿巴斯曾经力主与以色列展开武装斗争,但又是他发现武力和暴力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此,阿巴斯曾说:“我们双方都失败了,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寻求一个折衷的方法。我们说的折衷方法就是相互共存的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双方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生活。” 于是,阿巴斯决定说服阿拉法特要把一切的问题都搬到桌面上和以色列谈判。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阿巴斯带给你的意外,那么就再举一个例子。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白宫草坪签署完和平协议后,阿巴斯没有按照礼宾安排先和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握手,而是径直走向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他的这一举动当时获得了世界的钦佩和赞誉。可是他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他只是忘了礼宾的安排。也许这就是阿巴斯,永远在意料之中,又永远在意料之外。本报主笔邱永峥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