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专题 > 正文

印度洋地震后海底山脊倒塌形成山崩地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2:39 竞报
印度洋地震后海底山脊倒塌形成山崩地段(图)

中间凹陷部分为印度洋大地震给海床烙上的“伤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近日英国科学家公布了去年年底印度洋大地震发生后,受板块构造冲撞而发生变化的震中地区海床的首批图片。这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地震爆发后,海床首次被迅速观察得到的结果。图片显示,受地震影响,印度洋海底山脊已倒塌,并形成数公里宽的山崩地段。

  据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文章报道,英国专家利用高清晰度的多束激光声呐对海底进行了扫描,这些图片显示,受地震影响,印度洋海底中高达1500米的山脊已出现了巨大的
倒塌,并形成数公里宽的山崩地段。科学家初步评估,地震发生时,印度和缅甸两块板块构造突然运动相碰时,印度板块构造被向下挤压,造成海床隆起一道山脊,海水因此向上涌出,结果引发了去年12月26日发生的东南亚大海啸。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地质学家还认为,这次地震产生能量是地质学家之前估计的两倍。这两位地质学家塞恩·斯坦和埃米尔·欧卡尔认为地震矩规模不是开始认为的9.0级,而为9.3级,因为地震矩的标度每增加0.3级,能量就大约增加两倍。历史纪录中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地震矩规模 9.5 级。

  “通过获得的这些图片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引发地震的地质运送过程。”科学家表示。该研究最终可助于对将来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更新这一区域的航海图。 (编译/本报记者 张华念)

  链接

  1935年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及古腾堡共同制定的里氏地震规模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地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且在 8.3至8.5级左右产生饱和,使强度不同的大规模地震显示同一数值。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标度已经过时。1977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教授提出了地震矩规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该标度能更好地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之能量。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