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欧洲外包核打击任务 核弹对准中东新威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6:15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寇立研报道 2月9日到10日,北约各国国防部长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防核扩散等议题。恰在此时,美国智库“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在欧洲的核武器》的报告,披露美国不仅在欧洲部署了大量核武器,而且准备在战时让非核盟国参与核打击任务。报告使美国在防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的行为再次大白于天下。
报告指出:尽管冷战已经结束多年,美国仍在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土耳其的8处军事基地部署有480枚核炸弹,大大超出此前人们的估计。这意味着美国核武库中的B61战术核炸弹约有80%部署在欧洲。荒唐的是,美国甚至与相关盟国签有秘密协定:在美国掌握核按钮的同时,让非核盟国参与战时的核武器投送任务。 核弹对准中东“新威胁” 按计划,这480枚核弹有300枚部署在北部基地,战时由美国自己的作战飞机负责运载,另180枚则部署在南部基地,战时由非核盟国比利时、荷兰、土耳其的F-16和德国、意大利的PA-200“狂风”战斗机运载。 报告指出,北部基地的核武器似乎是针对前苏联的,冷战结束以后其角色已经发生改变。而南部基地的这180枚核弹,则是针对中东地区等“新威胁”。美国与盟国的空军定期在欧洲举行核轰炸演习,演习假想敌就是那些“威胁使用非传统武器的国家”,目标是这些国家的核武器、化学和生物武器阵地或者指挥部。虽然驻欧洲美军官员不肯说明这些核武器针对哪个国家,但是美国军方官员在过去曾经表示,如果伊朗和叙利亚威胁动用非传统武器,有可能用这些核武器打击他们。 报告的作者、核武器专家克里斯滕森认为:在冷战已经结束,原有威胁消逝的情况下,美国在欧洲保留这些核武器已经毫无道理,美国和北约领导人在这方面的辩解统统是站不住脚的,不利于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利于美国和欧洲“劝说”他国不要发展核武器的行动。 冷战惯性催生美国窘境 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并向非核盟友“外包”核打击任务的政策是美国固执地坚持绝对安全、不肯放弃传统的核威慑理念的必然结果。美国认为在欧洲部署核武器有利于威慑潜在的敌人,巩固冷战的胜利成果,保持所谓的“战略稳定”。而且,在形式上与盟友分享部分核打击权限,还可以拉近与盟友的距离。 在这一政策背后,人们可以感到冷战的惯性仍在美国军方大行其道。在新形势面前,美国的核武体制没有进行灵活的调整,甚至处于体制中的决策者已经习惯于这种部署态势和战略运筹,不肯、也不愿做出调整。但这种惯性作用下的核政策正使美国自己陷入困境。 第一,这个核政策已经违背了美国自己大力提倡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从而大大减弱了美国在在不扩散领域的威信。签署于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有核武器缔约国承诺不直接地或间接地向任何接受国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此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同时,非核国家也不应接受核武器或其控制权。但美国却在欧洲盟国部署大量核弹,让盟国参与战术核打击工作。这些核弹处于盟国境内,战时由盟国参与转运发送,实质上相当于美国与盟国分享了部分核武器控制权。在此情况下,美国如果再打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杆大旗,指责别国搞核扩散,就显得缺乏说服力。 第二,这个核政策日益把美国卷入了与相关国家的核安全困境。一边是美国部署大量核武,并准备对一些国家实行核打击,另一边是感到美国威胁的中小国家迫切地希望得到对抗美国的非常规武器。两边互为因果,恶性循还,使美国陷入了“越强大越不安全”的怪圈。事实上,冷战结束以后,北约在欧洲的军事力量已经显得过分冗余。仅北约的欧洲盟国现有军队就达177个旅,240万人。美国军方承认,其实只需上述军队数量的40%就足以维护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在如此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支撑下,美国却又在秣马厉兵,部署核武,外包核打击,无疑会使相关国家更少安全感,地区形势也更加紧张。 第三,这个核政策无助于美国与欧洲盟国的关系。虽然美国在形式上与盟国分享了核打击权限。但核弹毕竟还是美国的,核按钮掌握在美国人手里。欧洲盟国更多的是担了个虚名,却要承受许多风险:自己的领土有美国的核武器,无论是核安全事故,还是敌对组织针对美国核武系统的袭击,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因此,报告呼吁美国“与北约盟国一起,站在全球核安全的高度解决这一问题,从欧洲撤出其所有核武器”。 相关专题:伊朗核设施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