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症母亲留下遗愿请好心人照顾女儿(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15:17 央视《共同关注》 | ||||||||
央视《共同关注》播出《一位绝症母亲的遗愿(上)》,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和母爱有关的故事,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会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那份牵挂和疼爱。34岁的林丽卿是海南一个孩子的母亲,几年前,在跟丈夫离婚以后,她一个人拉扯着年幼的女儿,生活过得很不容易。然而更不幸的是,就在今年的年初,她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已经没有办法救治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今年4月10日,34岁的海南女子林丽卿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她的离去,让这个原本就不幸的家庭平添了更多的痛苦。画面中的这个小女孩就是林丽卿五岁的女孩惜惜。三年前,惜惜的爸爸在与林丽卿分手后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杳无音信。林丽卿去世时,只有她的父母双亲为她送行。按照当地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葬在娘家的,但是对于已经离婚的林丽卿来说,哪里才会是她的安魂之地呢?找不到惜惜的爸爸,两位老人只好把女儿的骨灰葬在了村里的墓地,因为担心村里人会反对、破坏女儿的坟,现在,林丽卿的父亲每天都要到坟前看看。好在,这座坟一直都完好无损。 为了给家里节省一点开支,从林丽卿住进医院那天起,女儿惜惜就离开了海口市的幼儿园,回到乡下的外公外婆家,现在,两个月的住院治疗花掉了林丽卿和父母生前的全部积蓄,亲戚朋友那儿能借的也都借遍了,面对女儿的离去,已经家徒四壁的老人该怎么抚养正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呢? 其实在临终前,林丽卿本已安排好了惜惜的未来。今年3月中旬,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已经无法救治时,林丽卿就给海口市的《《南国都市报》》写了一封求助信。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我觉得这封信很特殊,她是用省人民医院住院的一个病程记录纸来写的,感觉可能就是,她的心情是非常急迫的想帮她的女儿找一个人来帮助她上学,然后我看她字迹都是歪歪扭扭的。当时可能想象就是说,她既然是一个癌症病人,可能说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可能人是非常虚弱了,然后还能写这样一封信,应该是说在那种费了很大的功夫来写的,所以我们感觉她心情也非常沉重,想尽快帮她实现这个心愿 林丽卿的这封求助信,深深地打动了《南国都市报》的记者元惠卿和她的同事,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元惠卿当天就来到了林丽卿所住的医院。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她就很吃力的从床上坐起来,当时看到她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瘦,那种肩颊骨都是上边深深的凸了出来,然后跟她交谈,声音很小,我们要很靠近她,很认真的听才能听到她说什么,然后讲话,讲一句话喘好几下,然后还经常的咳嗽,可好像都快喘不过气,呼吸不上来那种样子, 元惠卿告诉我们,在和她聊天时,林丽卿的身体已经十分地虚弱,这让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随时都可能被病魔夺去生命的母亲,是忍着怎样的病痛写完那封求助信的。 和林丽卿的这次会面,让元惠卿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离开医院的当天下午,元惠卿就来到林丽卿乡下的父母家,去看望让林丽卿一直放心不下的女儿惜惜。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看到她女儿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想起她母亲说的话,她说她妈妈在医院说她住院期间吧,有一、两个月吧,她女儿才过来看过她两次,然后每次她一看到她就哭,我说为什么会哭,她说以前她在幼儿园的时候,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然后她女儿一来看,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是很不合身,她觉得很伤心。 在林丽卿的父母家里,元惠卿还看到了林丽卿写给两位老人的一封信。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我看了一下,日期应该是我们去采访林丽卿之前前一天写的,这封信就谈到说,她经过再三考虑希望还是惜惜送给一个人来收,有一个人家,这样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家庭,有父母,然后让她成长以后不至于有自卑感和心里不平衡。 林丽卿的父母都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很不好,他们深知自己照顾不了惜惜多久,也非常理解女儿做的这个决定,但是一想到要把自家的骨肉送给别人,两位老人还是很舍不得。从老人那里回来,元惠卿再次来到医院,征求林丽卿的意见。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我就一直问她,你觉得把你的女儿送给一个陌生人收养,你确实真的放心吗,她想了一下,她说,无论如何她还是希望有人来收养,她觉得就是生恩不如养恩大吗,如果一个家庭肯真心的接纳她,用爱心去呵护她长大,那她得到的幸福,应该是比就是亲父母养他的幸福一样的,所以她这个念头是非常的强烈和坚决,所以我们感觉她这是一个心愿吧,很坚决的一个心愿。 2005年4月7日,《南国都市报》在显要位置刊发了林丽卿要为女儿寻找新家庭的报道。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在头版头条,头版发了一个图片,我们希望,包括我,还有我们报社组里的,就是希望通过她母亲,把她母亲以及她的故事真实的讲述出来,然后希望让社会来帮助她,这个小女孩上学,然后能实现她母亲最后的心愿。 “绝症母亲临终托孤”的新闻经媒体连续报道后,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无数个热心读者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收养小惜惜,帮助林丽卿完成这个特殊的心愿。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我觉得我第一次采访她的时候,她非常虚弱了,然后她的表情非常沉重,可能总感觉到自己临终了,还有一个心事未了,然后第二次我们去看望她的时候,她精神状态好很多,她可以坐下来,可以连续跟你说好几句话,也不咳嗽一下,然后我们而且把很多人想收养惜惜这个消息告诉她时候,我感觉她也是比较开心一些。 看到女儿的事情有了眉目,林丽卿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决定: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医生:她一直状态很严重,手术已经失去机会了,再就是化疗,当时化疗对这个病人也是出现了禁忌,身体状态特别差,耐受不了,第二个效果如何,还是很难说,第三个化疗的费用很昂贵,做一个疗程都要一万多,要做四个疗程都要四、五万块钱,对她这个下岗的一个失业的工人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记者:那这个工作对这个病情有治愈的作用吗? 医生:只能够是缓解生存期,延伸期,但是最后的最终还是走下坡路,这个病人癌症属于晚期了。 记者:晚期的概念是什么? 医生:晚期我们叫不治之症,最后走向死亡了。 元惠卿说,在出院回家的那天,她在林丽卿的脸上看到了一丝久违的微笑。在出院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005年的4月10日,林丽卿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我感觉林丽卿走的时候,她应该是非常安静的,平静地走了。因为她在写给她父亲的信里面就提到说,她能在全家人的关爱里面死去,她并不感到痛苦和不幸,而且呢,她最后的一个心愿,已经是非常有眉目了,已经给她很多名单,然后大家都表示有这种意愿想帮助她,我觉得他应该还是比较放心的离开了这个人世吧。 看到有那么多的好心人愿意收养女儿,林丽卿可以说是带着欣慰离开了人世。然而事情看起来还不是那么简单,就在林丽卿离开人世的第三天,女儿的收养问题就出现了变故:一些好心人在到民政部门准备办理收养惜惜的手续时,却突然被告知惜惜目前不能被收养,因为依照《收养法》的相关规定,只有丧失父母的孤儿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者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孩子才可以被收养,民政部门在经过核实后发现,惜惜还有生父,只不过是多年没有联系而已。而她的生父能不能找到,是不是真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惜惜,这些情况都还不知道,所以按照法律规定,目前还不能为惜惜办理收养手续。 按照常理,要寻找孩子的生父应该并不难,但对于林丽卿的父母来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为对于这个女婿,两位老人仅仅见过几次面,只记得他的长相儿,知道他的名字叫李强,老家住在陕西西安,而对于其他的情况则一无所知。 元惠卿(《南国都市报》记者):我们曾经问过她,想找一下惜惜的生父,看一她生父是怎么想的,然后她谈到说,原来她有给他打过原来的手机号码,然后手机号码都换了,就联系不上,然后她感觉,即使说能联系到生父吧,但是只有一个父亲养,她觉得还是比不上一个双亲家庭来帮助她好一些。我感觉好像她对他的前夫,感觉说并不是特别信任吧,她只是那时候生病以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打那个电话的,然后就没有想到联系不上了,然后我就问她,那你前夫的地址、家庭电话你知不知道,她说她没有记,然后可能就感觉到联系都中断了。 尽管林丽卿生前对孩子的生父李强并不抱太大的期望,但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能否找到李强却是决定惜惜能否被人收养的关键所在。 杜李胜(海口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救济科科长):这个孩子能不能送养,孩子的父亲很关键,收养法规定,母亲去世,父亲必须要抚养他的孩子,如果我们找到他的父亲,但是如果他的父亲没有抚养能力,这个孩子就可以收养,好心的人就可以收养这个孩子。无抚养能力的法律的界定是这样的,一个是身体遇到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这是一个情况;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遇到天灾人祸,造成了生活困难,就可能被收养。 记者: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找不到他的生父怎么办呢? 杜李胜(海口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救济科科长):如果找不到他的生父的话,按照法律的程序来,就要到公安部门报案。按照法律程序,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寻找他的父亲,在规定的时间内,找不到父亲,公安部门就会决定出,她的父亲是失踪呢,还是死亡,有一个界定,界定出来以后。 据杜科长介绍,要是按照程序,通过公安部门界定并宣布孩子的生父失踪或死亡,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面对再有一年就要上学的惜惜,已经债台高筑的两位老人,能够挺过这么漫长的时间吗? 林丽卿去世后,海口市的多家媒体又辟出专门版面,开始为惜惜寻找生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报道出来后,却没有收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样一来,为惜惜寻找亲生父亲的希望再次破灭。 节目预告:林丽卿生前并没有将李强的籍贯和具体住址告诉父母,也没有告诉《南国都市报》的记者元惠卿,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惜惜的生父?即使能够幸运地找到,他的态度又将会怎样?已经失去母爱的小惜惜最终能否找到一个温暖的归宿? 欢迎您明天继续收看《一位绝症母亲的遗愿》(中集)。 相关专题:央视《共同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