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幕后操纵水门事件的最核心人物公开隐匿身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3:20 信息时报 | ||||||||
由《名利场》率先披露“深喉”身份,可能是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右)最大的遗憾,但值得骄傲的是,他们信守了承诺。 1978年的费尔特,这时他已离开FBI多年。 5月31日,费尔特的女儿琼像明星一样接受记者的追访。也许这种场面正是她希望看到的。 当年“暗探”用于偷窥的地方和窃听工具 第一回 5月31日,一个91岁高龄的老人在隐匿身份33年后终于向外界公开,他就是“深喉”。他就是曾经幕后操纵“水门事件”,把美国总统尼克松逼下台的最核心人物——美国FBI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在最新一期《名利场》中,美国三藩市知名律师约翰·奥康纳受费尔
费尔特,30多年来时刻掩饰着内心自责和骄傲心情的激战,在他自己的监狱里挣扎。但现在,在他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费尔特终于不需要再自我挣扎。 1999年8月份的某一天,加州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早,忙碌的西班牙语大学教授兼单身母亲琼·费尔特正设法在上班之前完成繁琐的家务。忽然,前门传来了敲门的声音,这本不应该是有人到访的时候,到底是谁前来找自己呢,琼一脸疑惑并停了手头的事情。其实在之前,琼曾遇到一位50岁左右彬彬有礼的中年男人,他自称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并询问能否见见与她一起住在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市的父亲马克·费尔特。 伍德沃德突然造访 伍德沃德这个名字没有对琼产生特别的作用,琼也不认为他与这个星期内找过自己的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毕竟,自从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迫在任期内辞职后,这已经是第25个年头了,琼的父亲费尔特一直是人称“深喉”的“水门事件”最大嫌疑的告密者,他被怀疑向《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告密,最终使“水门事件”大白天下,也使尼克松成为第一个在任期内下台的美国总统。 伍德沃德和其他记者有点不同,他独自前来造访琼,另外,他还强调自己是父亲的朋友。于是,琼告退了一会前去告诉父亲有关伍德沃德的造访。费尔特当年已经86岁了,随着时间的消逝,前来寻访他的记者也越来越少,但当琼听说父亲把门口的那个陌生人亲切地称呼为“鲍勃”,并答应和他会面时,琼还是吃了一惊。 琼回忆到,自己把伍德沃德引领进房间后就暂作回避了,留下他和父亲谈了近一个半小时。然后她邀请他们陪她驾车前往附近的市场,“鲍勃坐在后面,我问了有关他的生活和工作的事情,他看起来和我年纪相仿。当时我就想,‘噢,他真有吸引力,真可惜他不是单身!’” 那天午饭的时候,父亲的兴致非常高昂,不停地述说和鲍勃畅饮马天尼的事情。不过,琼仍觉得对眼前的一切有些不对劲,父亲在这个星期内都尽量避免和记者见面,却和伍德沃德相处甚欢?琼相信自己的直觉——虽然她仍未把伍德沃德、华盛顿邮报和水门事件联系在一起,但她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次偶然的探访。 双方一直保持联系 在随后的几年里,马克·费尔特和他的女儿,女儿的弟弟和儿子都会利用电话或电邮和伍德沃德联系。2001年,费尔特经历了一次不算严重的中风,他的身体机能恶化了不少,但他仍如以往一般精神抖擞和充满幽默感。61岁的琼说:“伍德沃德一直和我们通信,并不时询问有关父亲的健康情况。”2004年8月份,伍德沃德发了一封邮件给琼,里面写着鼓励的话语,“我父亲也快91岁了,他看起来总是很开心,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祝福你们每一位,鲍勃上!” 意外认识费尔特孙子 伍德沃德造访后的第三年,一天,我和妻子做晚餐款待了读大学的女儿克里斯蒂和她在斯坦福大学的7位朋友。因为女儿的几个朋友刚从南美度假回来,晚餐的气氛因为难得的团聚显得特别兴奋和热烈。妻子简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意大利大餐,正适合大家边吃边讲述旅游趣闻。 我说起父亲的故事,他是一名律师,在二战时就开始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部门工作。克里斯蒂的朋友尼克·琼斯(我认识他也三年了)听到父亲的故事时,提到自己的爷爷也是律师,我问他爷爷的名字,尼克回答说:“他叫马克·费尔特。” 听到这个答案时,我几乎透不过气来。尼克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孩子,他使我想起自己:我们都拥有在间谍部门工作的亲人,都是中学里的出色运动员。我曾经鼓励尼克好好学习,成为一位律师,但我没想到他的爷爷竟就是传言中被称为“深喉”的人。费尔特还曾经和我的导师共事。 “深喉”此人,也许从一开始就成为了英雄——还有在他的“协助”下揭露水门事件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而我女儿的同学竟然就是这位著名人物的孙子,我惊呼起来:“你的爷爷就是“深喉”,你知道吗?” 尼克回答得很平静,可言语间仍透露出一丝不确定:“你知道,我也听说这件事挺长时间了。不过直到现在大家才开始比较确定说,我爷爷就是“深喉”。 尼克希望祖父公开身份 我们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讲起了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过了一些日子,尼克打电话来,要我以律师的身份去和他祖父会面。尼克和他的母亲希望可以了解费尔特当年的所作所为。尼克说,祖父费尔特最近承认了自己的秘密身份,不过他从来不肯和家人分享这个秘密,了解他身世的反而是那些多年的好友。当然,这个消息直到现在仍属于费尔特的隐私,他并没有将整件事情公诸于世。费尔特对多年前的往事仍选择沉默,如果我们试想,揭发“水门事件”是件多么不名誉的行为,那么也可以体谅他“死也不说”的决心。 尽管如此,琼和尼克坚信费尔特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们意识到,要打开费尔特的心房,就必须让一个局外人来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坦诚一切。“水门事件”不能再沉默下去,在费尔特去世之前,我们要向世人披露一切。在经过一段思考后,我同意见见马克·费尔特。 第二回 幕后操纵“水门事件” “深喉”迫使总统下台 “深喉”的真实身份是当代记者最想揭示的秘密。有人说,“深喉”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匿名者”。当忽略这个人的公职身份后,我们仍会追问:谁会冒这么大的个人风险向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告密,去追踪隐藏在深处的“水门事件”的真实性呢? “暗探”事件挑起波澜 1972年6月17日的清晨,五个“暗探”在波拖马可河旁边的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被捕。关于这起“暗探”事件新闻界予以极大的兴趣,一直高居头条,这个功劳不得不归于一个顽强的记者队伍,两位队员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卡尔·伯恩斯坦,曾是衣衫褴褛的辍学者,在《华盛顿邮报》任职六年,经验丰富,现在是一个作家、演讲家,同时也是《名利场》杂志的创建者之一。鲍勃·伍德沃德,曾是一位海军军官,毕业于耶鲁大学,现在是著名作家,也是《华盛顿邮报》的助理总编。“水门事件”一直让他们保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国联邦调查局仍然在近几十年间断断续续地传召他们协助调查。 调查受阻惹恼费尔特 当时担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马克·费尔特曾为此事调查了86位白宫人员和总统选举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调查遭到了阻挠。白宫和总统选举委员会联合聘请了它们的律师,并要求所有的调查谈话均要有律师出席作证。费尔特相信联邦调查局故意给中央情报局错误的指引。许多高官的“情况报告”都被秘密地传给了尼克松的辩护律师约翰·迪安。这段时间过去后,尼克松集团否认白宫和总统选举委员会涉及“水门事件”。三个月的“调查”毫无线索,白宫的工作人员似乎都清清白白。 “水门事件”中的窃听器仍然是一个迷,这个僵局一直难以打开。“暗探”中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一些私人的物品,不能作为怀疑总统和白宫的证据。尼克松的竞选对手麦克·麦克盖文在这次事件中并没有得到好处,最后尼克松在1972年10月以不可压倒的优势连任总统。 化名“深喉”协助报道 在1972年的夏天和秋天,至少有一位政府官员决意不让“水门事件”淡化,他就是伍德沃德的消息来源——“深喉”。“深喉”持续不断的对当时错误或正确的报道作评论,希望通过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妙笔生花来确立自己的话语权,以致《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常常成为封面头条。 “深喉”与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交往非常谨慎,他们采用一种职业间谍式的方法会面,避免尾随和偷听的人,以至于他们频繁的交往始终没有被外人发现过。如果伍德沃德需要和“深喉”见面,那么他会在自己公寓的阳台上放一个空花盆,里面插上红色的小旗子。如果“深喉”想和伍德沃德面谈,那么在早上7点以前,伍德沃德每日订购的《纽约时报》的第20页上便会出现一个神秘的图案——手绘的钟。接着他们会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见面,一般是地下停车场。伍德沃德一般要换两辆出租车来到约会地点附近,然后自己走到准确的地点,以确保会面的安全。而选择地下停车场的原因在于,“深喉”喜欢比较暗和安静的地方,不想让人们看到他的样貌。不得不说,他们二人的会面是非常聪明和小心的,避免了任何潜在人员的跟踪和窃听。即使秘密被发现,二人也可以从昏暗的停车场迅速逃离。 “深喉”处境孤独危险 在与“深喉”的交往中,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也感受到了作为政府官员的他内心充满挣扎。这两位《华盛顿邮报》记者曾在1974年出过一本关于“水门事件”幕后采访的书。书中提到作为总统手下的人,“深喉”一直生活在孤独的恐惧中,他时时刻刻受到泄密事件败露的威胁,要么被开除公职,要么被起诉,他没有朋友可以分享这个秘密。他深信“暗探”进入水门大厦的目的并不单纯,窃听器肯定是用来窃听的。他不得不被完全孤立,因为他自身的安全和自己的事业都被置于危险的境地。“深喉”曾经警告过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每个人都很危险”。这意味着记者伍德沃德、伯恩斯坦以及他,都有可能落到万劫不复的结局。 尼克松总统被迫下台 接下来的几个月,《华盛顿邮报》从未放弃过对“水门事件”的报道,并且日复一日的头条给了白宫极大的压力,也促成了几次群众的游行示威。“深喉”随着事态的发展,对白宫行政部门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激愤,在透露的信息方面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大胆。除了两位记者在其他方面搜集到的真实材料以外,“深喉”则向他们提供了政府部门的一些决策纲领。 不久社会舆论哗然。其他的媒体也加入进来,开始认真地调查“水门事件”。参议院于1973年召集电视媒体进行听讼,接着事件的关键人物约翰·迪安不打自招,事件的来龙去脉昭然若揭。尼克松总统在以前会议的录音材料被公开,其中谈到的内容都被列为考察之列。1974年8月8日,美国众议院开始明确地提出弹劾总统要求,尼克松发表了他的辞职申明,霎时间尼克松政党分崩离析,30多位政府官员和政党工作人员被起诉。 “深喉”始终拒绝露面 《华盛顿邮报》事无巨细地披露了所有的秘密,有时还会涉及到“深喉”。法庭和国会没有想到会弹劾总统,极不情愿地给他安排了受审判的位置。同时担心白宫的行政工作人员会阻碍他们查看一些以“最高执行者特权”为名的文件。“水门事件”大概是一场关于“独立讨论”的法律界验证。它帮助人们认识到法律精神责无旁贷,至今看来这次披露活动是非常勇敢的,当然也是极具冒险性的。“水门事件”也宣布了新闻自由时代的到来,也可以说,它培养了一批喜欢凡事都拿来“调查”一番的年轻记者。 在尼克松第二任总统期间以及他辞职之后,“深喉”始终拒绝露面。他经历了7任总统的上上下下,成百上千想探求“水门事件”幕后故事的人希望花大价钱诱他出山写书,却都成为雷声大、雨点小的独角戏。伍德沃德曾说,“深喉”希望保持匿名的身份直到死去,而且他誓死保护那些曾透露过消息给他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平安无忧。 第三回 初出茅庐受赏识 仕途路上步步高 在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所撰写的《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一书中,作者把“深喉”描绘成“一个激情澎湃又充满矛盾的男人”“他抽烟还经常喝苏格兰威士忌,他不太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对于像他那种地位的人,这可是个不利因素”“他身处敏感职位,许多外人不可接触的文件资料他都可以看到,但同时他又对自己如此敏感的身份警惕万分”。伍德沃德在2003年的一次讲座中还说到“他欺骗了身边所有的亲人、好友和同事,绝不肯承认自己的身份”,这是知情人透露关于“深喉”身份的最后的蛛丝马迹。 少年生就一副明星相 费尔特于1913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在那个年代,FBI还是一个纯粹为打击国内犯罪的安全机关,只是后来为应对战争、30年代经济大萧条及黑手党肆虐才逐步变质。成年后的费尔特先后考进爱达荷州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就读于法学院,后与女同学奥德丽·罗宾逊结婚,于1942年正式加入FBI。 年轻时的费尔特长得一副明星相,整洁、俊秀的外形,加上一头浓密的柔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成熟的灰白色),让许多人误以为他是男演员劳埃德·布里奇斯(《正午》男主角之一)。尽管加入民主党,但其保守倾向让费尔特在里根时代转投共和党的怀抱。在FBI任职时,费尔特面面逢源,不仅上司赏识,而且下属爱戴。让费尔特加官进爵的转折点,是他采取一系列革新策略,有效铲除堪萨斯州黑手党组织,之后即被胡佛(时任FBI局长)提拔为培训部门主任。费尔特的行事风格备受胡佛认同,他把费尔特笼络为身边的亲信之一。1971年,为了牵制局内另一强力对手威廉·苏立文的夺权,胡佛把费尔特派去一个新设的部门,意在监控苏立文的行动。 激进女儿与老父作对 老爸官运亨通,女儿琼却受到当时社会思潮影响,激烈主张“反当权政党主义”,这让费尔特非常不安,他严正义辞地警告琼不许继续胡闹,他担心琼加入臭名昭著的反政府极端组织“地下气象站”(Weather Underground),而费尔特正在想方设法扑灭该组织。年少气盛的琼与家人断绝来往一段时间,并在外结婚生子。一次,费尔特夫妇赶来农场探望女儿,却发现琼与另一朋友赤身裸体地一边晒太阳,一边给孩子哺乳。 视自己为“FBI的良心” 1979年,费尔特与人合著出版了一本论文集,他对胡佛的溢美之辞引来批评。在公众眼中,胡佛是个独断专行的情报头子,但在费尔特眼中,他是才气、魅力、勤勉、极权的结合体。胡佛坚持清教徒式的生活作风,对生活规律的偏执几至呆板程度,比如他坐飞机要坐同一个位置,住酒店要住同一房间号的房间。费尔特与他的上司有不少相同处:自我约束力强、对领导无限忠诚、对于局内事务坚持己见,反对任何折中妥协方案。正因为如此,费尔特自视为“FBI的良心”。 FBI与尼克松关系恶化 早在胡佛死前,FBI与尼克松政府的关系就日益恶化。1971年,美国与苏联展开谈判前,尼克松召见费尔特,说白宫内部有人把谈判策略泄露给《纽约时报》记者,他要求FBI找出这个内鬼,就算使用窃听或测谎技术都行。 费尔特虽然领命着手调查,但他反对在没有法庭允许下使用窃听手段,于是调查一无进展。这让尼克松很恼火,他不再寄希望于FBI,把调查交给自己的情报组织“水管工人”。这一事件使FBI与尼克松政府开始产生芥蒂。 1972年,尼克松政府陷入一桩腐败丑闻案,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一份备忘录曝光,称向尼克松的总统连任选举班底“进贡”40万美元就能帮自己了结一桩公案。尼克松政府被此事搞得灰头土脸。尼克松特别顾问查尔斯·科尔森“求助”FBI,要求其出面证明这份备忘录是伪造品。出于维护FBI声誉的动机,负责此事的费尔特给出了与预期相反的结论。这一事件使政府与FBI的关系更加紧张。 执掌FBI的美梦破碎 不难看出,费尔特一直对尼克松政府利用司法部门进行政治目标的手法很看不惯。但胡佛的猝死,让费尔特与其他FBI旧部下失去了保护盾。 胡佛刚死,白宫便任命帕特里克·格雷掌管FBI,而本来这位置很有可能让二把手的费尔特继任。新领导与旧部下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费尔特觉得在FBI无立身之地。 第四回 一次偶遇改变命运 记者特工结忘年交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介绍过费尔特的生平后,也该来说“水门事件”的另一主角——《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 1970年,身为海军上尉的伍德沃德经常被派去白宫送一些包裹,“通常等的时间很长,有时是一个小时或更长。”一天傍晚,伍德沃德又去白宫送一个包裹,这次只等了一会,就有一个高个子的男人向他走来,并坐在他的身边,“他的灰色头发一丝不苟,白衬衫、黑外套,领带打得服服帖帖,手里还拿了个公文包。”这就是费尔特给伍德沃德的第一印象,“看得出他是个在下属面前很有威信的上级。” 初次见面互换电话号码 就算在白宫,费尔特也保持了FBI探员一贯的警惕,伍德沃德甚至发现他对周围的环境都非常留心。几分钟后,他向费尔特介绍自己,并且对他还不忘加上一个非常尊敬的称呼:“阁下”。 随后,伍德沃德开始介绍他自己,那时他即将从海军退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和忧虑。但是,费尔特开始只是聆听,却不怎么谈到自己。不过也许是投缘,在伍德沃德谈到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时,他的话才渐渐多起来,他说在上世纪30年代,也就是他加入FBI(整个谈话中第一次提到他的身份)前,曾风雨无阻地去夜校读法律,同时还为他家乡爱德华州的一个参议员做事。甚至,他们发现两人的两个共同点:都是从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也都曾为各自家乡的参议员干过活。 回忆起这次偶遇,伍德沃德将它形容为“就像两个乘坐长线客机漫无目的遨游的旅客,谈得非常投机。”“尽管费尔特看上去不愿意长谈,但我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最后我终于知道他的身份——FBI检查部门的副主任,胡佛局长下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部门叫做“打手队”。”伍德沃德说道。 和费尔特的认识,对年轻的伍德沃德而言,就是对情报部门这个神秘世界的“惊鸿一瞥”,所以他极尽可能地了解费尔特的工作和所生活的世界。“当我回想起这次偶然却至关重要的相遇时——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尽管他说得不多,但我把它认为是对我未来职业的一次咨询。” “对费尔特,我显得很恭敬,但是我又必须表现出我很需要他的帮助。他很友好,给我的感觉不知怎的就像一个慈爱的父辈,”伍德沃德回忆到:“我大起胆子问他要电话,他居然大方地给了,而且还是他办公室的直线电话。” 虽关系亲密仍公私分明 尽管伍德沃德只与费尔特有过一面之缘,但费尔特的形象在伍德沃德的脑中一直挥之不去。伍德沃德把他视作自己事业旅途中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咨询人。随着将被海军解雇的日子越来越近,伍德沃德迫切需要得到智者的建议,他鼓起勇气拨通了费尔特的电话,打到FBI找不到他,又打到他的家里。伍德沃德感到有点失落。 1970年8月,伍德沃德正式失业,这时候他开始订阅《华盛顿邮报》,报纸的严肃风格与纪实报道很对伍德沃德的胃口,做记者的念头突然闪现在伍德沃德脑海中。伍德沃德很顺利地得到了试用机会,在两周内写出了12篇报道,但无一被采用。离开《华盛顿邮报》后,伍德沃德决定先到别家报社积攒点经验,他去了《蒙哥玛利哨兵报》。 伍德沃德把就业消息兴高采烈地告诉费尔特,费尔特却认为记者是一个浅薄的行当,“因为他们很少能揭示新闻内层的本质”,伍德沃德聪明地回答:“或许你可以提供一些有深度的故事给我。”费尔特没有作答。 此后,伍德沃德一直与费尔特保持电话联系,逐渐地他们成了朋友。“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做些浅薄无聊的所谓调查报道,而我也始终谦虚地征求他的意见。”伍德沃德说。 后来费尔特调查“水门事件”受挫时,伍德沃德已重返《华盛顿邮报》担任正式记者。虽然伍德沃德仍与费尔特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起先费尔特极其公私分明,局内事务从不向伍德沃德随意透露。伍德沃德也从没告诉过别人,他认识费尔特,认识FBI里面的人。 白宫施压腰斩调查进程 1972年6月17日,5名共和党“暗探”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办公室,窃听民主党参加大选情报而遭到逮捕,事后证明这是一起破坏大选的间谍行为,目的是为了让尼克松能够胜利连任。 盗窃事件曝光后,身为FBI二把手的费尔特负责调查行动,白宫却频频加以阻挠。正当费尔特及其同事掌握到窃听行动的资金来源,与一个墨西哥银行有关(事后证明这笔钱正是出自尼克松竞选总统的基金),深信追寻下去必有所获的时候,格雷却硬生生地中断他们的一切调查行动。费尔特晋见格雷,要求继续调查,他说:“FBI的声誉正受到威胁,除非我们拿出真正的行动来。”格雷问:“此次调查只是以事论事点到即止,还是要继续深挖下去?”费尔特回答:“我们要调查内幕,这几个行窃的人只是小卒,我们要知道谁是幕后的主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