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费尔特公开隐匿身份 曾幕后操纵水门事件(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3:20 信息时报 | ||||||||
离职后的费尔特因为“水门事件”,要经常接受听证会的质讯。 马克·费尔特在家人的陪同下向外界公开自己就是当年的“深喉”。 前FBI局长格雷,正是他抢走了费尔特接掌局长宝座的机会。 全世界掌握“深喉”身份的只有4个人,除了两个记者和费尔特本人外,还有当时《华盛顿邮报》执行编辑本·布拉德利。 第五回 众口猜忌千夫同指
连累爱妻受惊早逝 调查被中断后,费尔特转而把调查文件源源不断泄露给伍德沃德,使白宫无颜。尼克松勃然大怒,要求彻查泄密者。尽管费尔特一直极力否认,但尼克松已经怀疑到他头上,幸好有格雷拼命保护下属。费尔特回忆有一次,格雷找他谈话:“你知道,白宫方面认定你就是告密者,要求我炒掉你。”费尔特回答:“我没有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东西,他们是诬蔑!” “我相信你,但白宫不信。迪克(司法部长)提供了4种方案要我解雇你,都被我拒绝了。虽然他没有说这是上头的意思,但肯定就是。” 尼克松认定费尔特是告密者 1972年10月,被水门事件缠身的尼克松声称要“炒掉一切该死的人”,他还特别点名费尔特。尼克松一直认为费尔特参与搞垮他的阴谋,他有一次问助手:“费尔特是天主教徒吗?”“不,他是犹太人(费尔特其实是爱尔兰人,并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于是,有点疑身疑鬼的尼克松深信自己所有的问题,其实根源于一个犹太人阴谋。他常常自顾自地跟助手说:“真奇怪,他们怎么会把一个犹太人安插在FBI?” 事情态势的发展让人意想不到,最后下马的竟然是格雷,不是费尔特。格雷过往的历史污点,在1973年2月的听证会上被披露,其职务随之被罢免。格雷走了,费尔特连最后一块保护盾牌也失去了,费尔特在同一年也离开了FBI。 被判两年监禁幸获里根特赦 费尔特从FBI离职后两年遭遇秋后算账。1980年,他与另一名FBI高级老特工被判阴谋在10年前侵犯国内持不同政见者的民权,判处两年监禁。不过,1981年当选的里根总统发布赦免状赦免了他们。 费尔特夫妇一直盼望过上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但繁复的听证会把他们折磨得不胜其扰。妻子奥德丽本就是精神容易紧绷的人,水门事件更加重她的精神负担,压力、紧张与焦虑摧毁了她,于1984年过早病逝。一直以来,费尔特都把妻子的死归咎于水门事件的调查。 17年前记者儿子已透露真相 2002年春,尼克·琼斯把我介绍给他妈妈——琼·费尔特。琼继承了父亲的外形,长得苗条可人,年轻时还当过演员。琼把老父照顾得非常好,那时的费尔特已经是88岁的耄耋老人,但仍然热情奔放,笑声朗朗,一头白发蓄得魅力照人。除了行动有些不便,需要拄拐杖走路外,身体尚属良好。 很快,我就能感觉到尼克要查清其祖父身份的迫切愿望。大约在水门事件发生30周年前一个星期,美国小报《环球》记者多娜·考夫曼找上门来,她向琼求证费尔特是否就是“深喉”,琼向她简略提到三年前伍德沃德神秘拜访费尔特的经过。随后考夫曼写出了一道头条新闻“深喉身份之迷被揭开”。她在文章中援引了一个名叫蔡斯·库尔曼的人的话,他曾在1999年一篇文章中回忆,小时侯(1988年)参加学校夏令营时,认识了一个叫雅各布·伯恩斯坦的小伙伴(他是其中一名《华盛顿邮报》记者伯恩斯坦的儿子),伯恩斯坦曾向儿子透露,费尔特就是“深喉”。而当时只有8岁的雅各布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蔡斯。 费尔特首先把秘密告知女友 在《环球》报道出来后,琼接到父亲的红颜知己娜嘎德的电话,自发妻死后,娜嘎德成了费尔特的密友,两人关系非常亲近。娜嘎德在电话中说:“他(费尔特)为什么要现在宣布呢?我以为他要死了以后才会承认的。”琼一下子愕然了:“承认什么?” 娜嘎德知道琼对此事还懵然不知,连忙改口,但抵不住精明的琼的连番追问,最终向她证实:她的父亲费尔特就是“深喉”!“他向我亲口承认的,但要我发誓保守秘密”,娜嘎德说。 琼马上向父亲证实,费尔特起初还否认,但琼抛出娜嘎德,费尔特只得承认:“既然如此,好,我承认,我就是。”琼掌握了秘密后,她不断劝说父亲公开真相,冀望在生之年得到应有的尊重。但费尔特并不这么想,他希望把这秘密一同带进棺材。 但最后事实证明,娜嘎德还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他人。大约10年前,她就告诉了大儿子,幸亏他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并没有再把消息向外传播。 思想180°大转变决定公开 在她父亲作出重大决定、准备将秘密公之于众那天,琼并不知道,她照常去上课。当天,费尔特和助工阿塔玛·巴蒂沙尔沙开车出去溜达。事后,阿塔玛跟琼和我说,当时,费尔特好像在做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他显得很激动。他不停地说同一个话题,秘密突然曝光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要知道,费尔特在这30多年里一直保持着沉默,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忽然间要把自己心底里的秘密挖出来,实在需要一个心理冲突过程。阿塔玛对我们说:“他跟我说,‘一个FBI应该对自己的部门忠诚。’他提到忠诚,并没有跟我说他就是‘深喉’。他说他并不想这样做,但‘责任迫使他这样做。’”(那段时间,费尔特经常会提到这个主题。当时,费尔特和琼一起看一个回顾“水门”事件的电视特辑,里面提到费尔特是“深喉”嫌疑人。琼试探着问她父亲,“你认为‘深喉’是想推翻尼克松的吗?”琼说她父亲回答道,“不,我并不是想推翻他。”那时,费尔特没有提到责任这两个字。) 第六回 难挡子女名利心炽 犹豫父亲终肯曝光 当我在5月的一个星期天,第一次与马克·费尔特会面时,我就感觉到他关心过去和现在的政府官员如何看待“深喉”。他内心很矛盾,经常在叛徒和英雄这两个角色中纠缠。我对他说,现在的FBI特工和检举人都认为“深喉”是个爱国人士,并不是“无赖政客”。我还强调,要公开身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需要知道“深喉”自己的想法。 叛徒?英雄?这折磨着他 但是,我看出他仍然拿不定主意。他的外孙尼克说:“最开始,他(费尔特)觉得很有责任感,后来则变得不确定。他很担心曝光后给我们家庭带来羞辱。我们则认为他是对的,相信这将是我们外祖父的荣誉,而决不是羞耻。现在,他认为自己做过的事是正确的。” 在那次对话中,费尔特看起来是倾向于曝光自己,但仍然拒绝这样做。他很坚定地对我说:“我会考虑你说的话,我会告诉你我的决定。”当时我还告诉费尔特,如果他下定决心曝光,我会为他的利益考虑,帮他找一家有名的出版商。(我写这篇文章,是目睹了费尔特的身体日渐虚弱,而且也得到了费尔特和琼的首肯后才进行的。费尔特一家给我提供这些资料,我并没有为之付费。) 从那以后,我们不断地会面。费尔特告诉琼,他还有其他的担心。他担心“法官会怎么想”(费尔特的意思是,如果他把过去都揭露出来,他会不会被告上法庭?)。他真的在进行激烈的思想冲突。随着谈话的增多,费尔特也越来越坦率。有好几次,他向我承认,“我就是那个叫做‘深喉’的人。” 其实,费尔特也曾经向他的儿子、小马克坦承过。在早年,当费尔特的名字被当作“深喉”的嫌疑人被提出来时,费尔特总是很生气。小马克说:“他的看法是:我不认为被当作‘深喉’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你不应该向任何人泄露情报。”如今,他父亲承认自己就是泄密人,小马克说:“做这样的决定对他来说很困难,而且很痛苦。当时如果他不是认为这是惟一可以揭露白宫和司法部门腐败的方法,他也不会这样去做。但他内心很受折磨,却从来没有表露出来。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子女希望以秘密换利益 一次,费尔特一家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用午餐。琼和小马克决心要父亲把一切都说出来,向公众曝光。费尔特和他们争论,提醒他们不要出卖他。小马克表示,他父亲说:“我并不想公之于众。如果事情被媒体披露,我想我知道是谁告的密。”但琼和小马克坚持着。他们说,希望父亲的经历能成为人们景仰的传奇,而不是匿名的传奇。而且,他们认为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利益。琼说:“伍德沃德已经得到了几乎所有的荣誉,我想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一些钱款,来还这些年来我们欠下的债,比如我儿子的教育费。让我们为整个家庭做些什么。”终于,费尔特同意了。小马克回忆说,“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他说:‘为家庭的确是一个好的理由。’” 当时费尔特有了一个折中的决定:他准备“合作”,但对象仅限于伍德沃德。在这种意愿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琼和我和伍德沃德通了好几次电话,商量如何共同合作揭露事情的真相,比如出一本书或写篇报道。有时,伍德沃德和我们交谈前会先读出一份声明,声明指“我只是和你们交谈,并没有承认他就是你们认为的那个人”。接下来,伍德沃德主要提到他关心的两个问题。我记得的是,第一,费尔特是否受到了我和琼的催促,还是他自己愿意揭露真相?(对此我的理解是,他怀疑费尔特是不是改变了他们之间的保持沉默的协议?)第二,费尔特的精神状态正常吗?为了做出自己的决定,伍德沃德对琼说,他要和费尔特碰一次面。 不知为何伍德沃德不肯合作 琼回忆她和伍德沃德之间的谈话,“他总是很亲切。我们谈有关出书的事,我想他正在认真地考虑,这是我的理解。一开始,他并没有拒绝,但渐渐地我觉得他想把我推开,他说:‘琼,不要逼迫我。’对伍德沃德来说,他对出书是有保留的,他想知道,费尔特真的抛开当时他们的约定了吗?他们曾协议直到费尔特死后才可以把真相公布。有一次我说:‘鲍勃,现在只有我和你,我想你肯定,我父亲就是‘深喉’吗?’他没有承认。我又说:‘假如他不是,那也请你告诉我。那我们就不用讨论出书的事了。’但伍德沃德说:‘我不能这样说。’” 琼说:“在这段时期,伍德沃德曾和父亲有过两次单独的交谈。父亲的记忆力已经有所恶化了,但父亲很清楚地记得伍德沃德。我说:‘鲍勃,父亲能这么清晰地记得你,这很不正常。’伍德沃德说:‘他有很充足的理由记得我。’” 琼说,伍德沃德曾两次约好和他们见面,她希望会面时能谈谈关于合作出书的问题,但伍德沃德取消了会面,然后就再也没约。琼说:“这很让人失望,也许他希望我们把这些事都忘掉。” 如今,琼对伍德沃德的评价都是很正面的。她说:“他是很可靠、很优秀的一个人。”他们之间仍有联系,通过电子邮件交换彼此良好的祝福。 费尔特解放了自己 现在,马克·费尔特已经91岁了,每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的记忆力已经减退,但费尔特仍保持着他特有的幽默,在他提到热爱的FBI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挺直脊梁,语气也严肃起来。 我认为,马克·费尔特是美国最伟大的秘密英雄之一。我觉得,在他的灵魂深处,他仍为他自己的曝光觉得不安。费尔特,这30多年来他时刻掩饰着他内心自责和骄傲心情的激战,在他自己的监狱里挣扎。但现在,在他家庭的鼓励和支持下(尽管有私心),费尔特终于不需要再自我挣扎。 本文作者 约翰·D·奥康纳 第七回 “深喉”作用深远 政治新闻皆受影响 神秘的“深喉”在“水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但是“深喉”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30多年来,它对美国的政治以及新闻界、影视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深喉”事件充分体现出美国媒体对线人的保护意识。 总统权力受到限制 得益于内线“深喉”的信息,“水门事件”的内幕大白于天下,这使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民众对总统的看法和印象开始发生某些改变,总统权力从此后开始受到更多限制和约束。 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水门事件”是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也是最为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它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0多年来美国历任总统们都以之为鉴。 更多秘密得以见报 不管是在当时还是长远来看,神秘的“深喉”对美国新闻界产生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与“深喉”联系、报道出“水门事件”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都很年轻,但他们因此一举闻名世界,并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他们的经历给无数年轻记者以信心和激励,鼓舞记者们勇敢、执着地追踪事实真相。 由于在水门事件中新闻界敢于直面事实,追究当权者的责任。在其后的几十年里,记者这一职业享有极高的信誉,美国报考新闻专业的学生数量也随之显著增加。 对《华盛顿邮报》来说,因为揭开了“水门事件”的黑幕,引起新闻界哗然,导致全美国的政治震荡,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这使他名声大噪,开始与知名老牌报纸《纽约时报》平起平坐。 “水门事件”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还撰写了有关“水门事件”的书籍,《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又译《惊天大阴谋》)和《最后的日子》,分别于1974年和1976年出版。 其中,《总统班底》一书忠实地记录了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采访、报道整个水门事件的全过程。此书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年即荣登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被公认为70年代美国最具价值的历史文献以及美国20世纪“最精彩的政治惊险小说”。 此后,伍德沃德创作的一系列揭露白宫内幕的作品均曾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从而奠定了伍德沃德作为白宫题材权威作家的地位。 同时,声名远播的伍德沃德成了《华盛顿邮报》的招牌,1981年荣升该报助理总编。被誉为“新闻记者之王”,成为年轻记者效仿的对象。 而且,“深喉”事件也改变了美国的新闻报道,使那些秘密的消息从此开始更多地登上“大雅之堂”,《华盛顿邮报》许多有关“水门事件”的报道中都使用了不署名的消息源。自那之后,“深喉”逐渐成为这种秘密报道的代名词。 媒体谨慎保护线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深喉”事件中,可以充分看出美国媒体对线人的保护。30多年来,人们始终不知道线人“深喉”的真实身份,《华盛顿邮报》和相关记者也一直非常谨慎地保守秘密,最大程度保护了线人。 美国的法律对线人界定较明确,即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以不同面目出现、实际服务于联邦当局的人。在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政府部门,如司法部门、情报部门、军队都有大批线人,甚至新闻媒体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线人提供线索。 因为美国媒体间竞争激烈,各大媒体都极重视从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等消息灵通人士中发展线人,并非常严格地保护线人。 20世纪70年代,《纽约时报》记者靠线人获得一份美国国防部有关越战的高级机密文件,并公之于众。国防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纽约时报》交出幕后“泄密者”,但法院最终裁决该报享有报道“五角大楼文件”的权利,也有权不把线人的名字告诉政府。 为保护消息提供者,美国媒体此后一直严守不透露线人的原则。“深喉”事件则成为体现这一原则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例。 “深喉”与著名电影 1976年,根据《总统班底》一书改编的电影《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又译《惊天大阴谋》)轰动美国。 这部影片由艾伦·帕库拉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和达斯汀·霍夫曼主演,以半纪录片手法,将《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如何从蛛丝马迹中查出事件的曲折经过全盘道出。影片节奏把握得当,张弛有度,被誉为为政治影片中的佼佼者,曾获奥斯卡4项大奖。 关于“深喉”的书籍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曾任尼克松助手的约翰·迪安写的《撕去深喉的面具》,和比较著名的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撰写的《总统班底》。 美国还有多少待解历史悬疑?正当“深喉”风刮遍美国南北的时候,英国路透社也不放过这个媒体大战的机会,披露了除“深喉”外美国历史上待解的几大悬疑。 悬疑一:“水门”的18.5分钟空白录音 闹得沸沸扬扬的水门事件之所以有着诸多疑点,都源于一卷内容残缺不全的录音带。这盘录音带记录了尼克松与其幕僚长海德曼1972年6月20日的一次长谈,内容与水门事件有关。然而在这盘录音带中,有18.5分钟被尼克松的女秘书罗丝·伍兹故意抹掉了。伍兹在接受调查时没有解释清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伍兹已于今年1月22日去世,生前未向人透露这18.5分钟录音的内容,也许这些内容将成为永远的秘密。 研究水门事件的专家猜测说,这部分录音可能记录了谈话者准备利用中情局副局长沃尔特来破坏水门事件调查的密谋。 悬疑二:“夫人门”的线人是谁? 2003年7月14日,美国专栏作家诺瓦克·罗伯特语出惊人地抖出,美国前驻伊大使约瑟夫·威尔逊的夫人瓦莱丽·普莱姆是中情局(CIA)的秘密特工,引发了一场被称为“夫人门”的风暴。至于罗伯特为什么有如此本领可以获悉CIA绝密信息,以及是不是有“匿名消息人士”向他告密,由于罗伯特守口如瓶,也就不得而知了。 悬疑三:女实习生失踪案 2001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是“利维失踪案”。钱德拉·利维是一名在联邦监狱管理局实习的南加州大学学生,2001年4月30日失踪。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北卡罗来纳民主党众议员康迪特与她有染。2002年,利维的骸骨在一个公园中被发现。超过半数的美国人认为,此案将成为不解之谜。 悬疑四:肯尼迪遇刺案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对于李·奥斯瓦尔德是不是唯一的凶手,许多人表示怀疑。围绕肯尼迪遇刺案出现了许多“阴谋理论”,被怀疑的凶手包括黑手党、古巴流亡人士及CIA等等。另外,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为什么会在遇刺事件发生两天后打死奥斯瓦尔德,也成为一个悬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