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恐怖主义劫持伊斯兰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3:35 青年参考 | |||||||||
伦敦“7·7”爆炸案和“9·11”,都不是人类文明之间的冲突,是野蛮和文明之间的冲突。 与此相反的认知无疑暗含着一个假定,即极端主义是伊斯兰教的必然衍生物,这是贬低伊斯兰教,高抬了极端组织。
如果伊斯兰教必然导出危害世界文明的致命毒素,那么这个宗教不可能以如此宏大的规模存续如此之久,这个宗教的 先知穆罕默德也不可能表现出如此宽广的胸怀——“去寻求知识吧,哪怕远到中国”。 事实上,恐怖主义组织不是只有穆斯林世界的“基地”组织,还有基督教世界的意大利红色旅、西班牙埃塔分离主义 势力和北爱尔兰共和军等。恐怖主义的指向也不独美国及其盟友,制造印尼巴厘岛连环爆炸案的“伊斯兰祈祷团”,其最高纲 领是梦想用武力在印尼、马、新、文莱四国以及泰、菲两国南部建立一个统一的神权国家。所以,文明冲突论和反霸论都站不 住脚,恐怖主义不过是以平民目标为筹码向整个文明世界进行勒索,借以实现自己的极端目标。 当“基地”组织再度展现其嗜血嘴脸之后,文明世界的确需要警惕恐怖主义同伊斯兰教之间的一个危险的关联,不过 这个关联绝不是恐怖主义的伊斯兰教起源论,而是“基地”组织对穆斯林世界的劫持效应。毫无疑问,恐怖事件发生时,一般 民众恐怕很难克制住对其主要成员穆斯林身份的联想,“政治正确”在这里不可能产生很强的说服力。 危险在于,这种联想有可能配合“基地”组织完成其非常精致的一个阴谋:一般民众因“基地”组织完全失去人性的 残忍,对穆斯林生出越来越深的忌惮,进而演化为疑神疑鬼的防范和非理性排斥。而我们知道的通常法则是:一、仇恨社会的 个体是极端组织发展成员的肥沃土壤;二、如果存在体制性的禁入门槛,一个人群不能够不断提升其社会地位的话,那么其必 然心生对社会的仇视;三、这个法则并不以人群的宗教背景为转移。 于是我们当下需要格外留意的是,无论“基地”组织如何声称它自己是复兴伊斯兰世界不二的光辉道路,它都只不过 是伊斯兰教世界的一个异数,正如同红色旅是基督教世界的一个异数。伊斯兰教是跟人类文明史同样久远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是人类文明中的一颗明珠,不是为极端分子量身定造的意识形态资源,“基地”组织的任何自居,都不过是可耻的僭越。 在伦敦街头的血腥气息尚未散尽之际,又传来伯明翰险遭恐怖袭击的消息。不设防本是世界上所有平民的常态,只要 存在志在必得的恐怖组织,则遭遇恐怖袭击就算不得意外,长久未发生恐怖袭击才是意外,这自然是文明世界无法免除的一个 不利因素。但是,还有可令我们对这个世界继续抱有信心的因素,那就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知识分子对法国“头巾法令”的广泛 抨击,他们指责该项法令以禁止在公立学校佩戴基督教十字架和犹太教圆顶小帽为陪绑,实则意在禁止穆斯林女性佩戴头巾; 那就是中东穆斯林世界知识分子早在“9·11”之后就发出了警惕极端分子劫持整个伊斯兰教的警示。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