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伦敦遭遇恐怖袭击专题 > 正文

大喜之后经历大悲 爆炸为何会选在伦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4:50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周庆安报道 伦敦恐怖袭击已经过去快一周了。伦敦人在刚刚得到2012年的奥运会主办权之后,又得到了炸弹。大喜大悲对于这个承受过沉重历史的城市来说,其实并不意味着太多。G8首脑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伦敦人又开始了生活。但是摆满鲜花的地铁站,贴满失踪者相片的公交车站告诉我们,全世界心中的疑问仍然没有得到
阐释,为什么这一次是伦敦?

  伦敦的宿命

  为什么是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在《遭受攻击的伦敦》中,给出了宿命般的解释。伦敦在9·11之后,就被英国安全当局评估为最容易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城市。因为“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西方文明的典型,资本主义的范例”,更因为9·11事件之后,“英国成为了美国为首的反恐阵营最可靠的朋友”。在这种局面下,几乎每一个英国的高级警官,或者是国土安全的情报人员,在被问及伦敦遭到恐怖袭击的可能性时,回答都是一个简单的数字:100%。

  在所有的对伦敦爆炸案目的的分析中,都毫无例外地提到了,伦敦爆炸案的日子,正是G8在苏格兰开幕的日子。无论此次爆炸案是不是针对G8,G8都已经成为了伦敦爆炸案的想像符号。的确如此,8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元首相聚在一起,几乎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堆恐怖组织需要打击。恐怖分子当然也把8个人聚在一起,当作了天赐良机。

  但是为什么是伦敦,而不是苏格兰,有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在苏格兰操作这些爆炸的话,且不说要突破英国警方和美国反恐专家的层层警戒,而且未必能够如愿以偿,与其这样,不如选一个人多的地方下手。

  在伦敦的地铁和公交线路上下手,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震慑西方八国首脑,让他们了解到,恐怖主义可以在离你们最近的地方下手,因此即便是8位呼风唤雨的最有权力者,也不是最安全的人;二是恐吓伦敦市民,这是恐怖主义的最常用手法,通过在公众中制造恐惧,来树立恐怖主义的形像,进而传递他们的政治需要和目的;三则是试图挑起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民众,对于领导人的不满和不信任。恐怖主义试图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不是G8,如果不是反恐阵营与恐怖主义的尖锐对立,那么无辜的平民就不会死在炸弹之下了。

  文明的冲突会成为文明内部的冲突

  但是在伦敦爆炸案之后,这三个目的,恐怕一个也实现不了。G8顺利地开完了会,伦敦市民表现出他们应有的理性和大国风范,仇恨并没有进一步在西方国家内部蔓延。而对于恐怖主义者来说,最不利的,恐怕就是伦敦市民宿命般的面对,以及爆炸前已经逐渐平静的全球反恐行动大有风雨再来的趋势。布什在G8会上重提,要维持攻势的全球反恐战略,这次即便是英国媒体,也没有批评他。

  在这三个目的之外,之所以攻击伦敦,也有可能是想促使英国撤出驻扎在伊拉克的军队。英国的媒体在提出这个假设的时候,充满了矛盾的心情。因为长期以来,英国多数民众坚持政府不应当卷入伊拉克战争,但是此次英国皇家防务研究所的统计数字显示,恐怖事件之后,布莱尔的反恐和伊拉克政策的支持率将有可能大幅度上升。因为即便大多数民众不同意布莱尔的外交政策,但是只有很少的人在呼吁从伊拉克撤军。爆炸之后,恐怕会更少。就算是自由如《经济学家》的媒体,也喊出了“为什么布莱尔的话听上去和布什的话如此相似,因为这两个政策本来就相近。没有恐怖主义能够改变”的话。

  大胆猜测一下,今天恐怖主义的战略重点,恐怕正在思考从实践文明的冲突,转移到制造文明内部的冲突。在整个西方世界,其实存在不同国家的亚文化,显示为政治派别和不同的国际观。恐怖主义在美国的盟友中制造恐怖袭击,有一种猜测就是希望通过形成公众的恐惧心理,来分化这个反恐联盟,并且适时地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德国学者迪特·森格哈斯是这个论断的有力支持者,他警告说,一旦公众被激怒,那么究竟是向文明的冲突转化,还是向文明内部的冲突转化,其实有着许多偶然的因素,需要政治领袖们冷静对待。不过这种文明内部的冲突观点能否成立,恐怕还真的要看人民吃不吃这一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专题:伦敦遭遇恐怖袭击 (订手机短信看新闻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