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法国另类所以孤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5:00 新世纪周刊

  -撰文/王大卫

  希拉克加齐达内的组合不敌布莱尔加贝克汉姆的无双魅力,在2005年7月6日的申奥大战中,巴黎大热倒灶,在 一片看好声中,输给了伦敦。在电视中看到巴黎人落泪的时候,笔者虽然报以同情,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其实巴黎本也是必败 无疑。

  奥运会不是单纯的体育,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因此,对奥运主办城市的选择,不单单是这个城市本身的 魅力和成就,而是它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综合实力的反映。

  法国,实力不可谓不强,巴黎吸引力也不弱,但与英语文化圈相比,法国处在了外围;而政治上法国的“反美”,也 对它的申奥有诸多不利影响。

  中国人习惯于把所有欧美国家称之为西方,然而在欧美国家内部,他们可是“远近亲疏各不同”。西方社会英语最为 流行,英语国家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原因更容易走在一起。

  英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绝不是偶然因素,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选择站在英国这边,更是具备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你 能想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德国站在一起打英国吗?

  英美是轴心,加上外围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这样一个文化的同心圆,加上密切的经济联系和相同或相 近的价值观,在关键时刻就会出现“一致对外”的场景。所以,笔者在得到确切数据之前就斗胆猜测,那些投纽约票的委员们 ,在纽约被淘汰后,应该是倒向了伦敦,而不是巴黎。

  同样的事情,曾经发生在1993年的北京身上。当时参与竞争的城市包括北京、悉尼、柏林、曼彻斯特和伊斯坦布 尔。伊斯坦布尔和柏林先后被淘汰,随后英国的曼彻斯特也被淘汰出局。然而,北京在一路领先的情况下,最后输给了悉尼。 后来,有媒体报道说,支持曼彻斯特的委员大都最后把票投给了悉尼——因为它们都是英联邦国家。

  与中国相比,法国属于西方;然而在西方,法国一直是一个另类,是不听美国话的、爱捣乱的小兄弟。

  1959年,戴高乐担任法国总统,主张西欧联合,摆脱美国的控制,放弃在美国主持和领导下的大西洋集团。19 62年,法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法国在西方社会率先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2003年,法国反对伊 拉克战争更让美国人恼怒,连法国炸薯条都被改了名字。

  对于法国的反美,美国采取了“原谅德国、收买俄国、惩罚法国”的方针。虽然随着今年3月份布什访欧,跨大西洋 关系整体上有所改善,但美国和法国之间的疙瘩远没有消除。

  碰上申奥这样的大事,美国首先会支持自己的纽约,然后当然会是伦敦,他们不会支持巴黎;而美国的反对虽然不意 味着没有希望,但至少是很大的阻力;加上美英为首的英语文化圈的围堵,巴黎阻力愈加增大。

  跳出英语圈,在欧洲范围内看,法国也不是特别受欢迎。他们对欧盟宪法说不,让许多欧洲人很失望,这是政治上的 因素。另外,在普通老百姓心里,法国人的傲慢和对法语超乎寻常的偏爱让他们无法理解。

  许多德国朋友就曾抱怨过法国人的傲慢,一位叫哈妮发的朋友说,她懂一点法语,但在法国问路或者试图和人聊天时 ,常常得不到回应,理由是她的法语不标准,法国人不允许你把他们美丽的语言说得一塌糊涂,即使听懂了也懒得回答。

  更有甚者,你如果用英语问问题,他们干脆就直接用法语来回答,你懂不懂他不管,反正不用英语回答你。因此,笔 者接触过的欧洲几国人大都不太喜欢法国,觉得他们很另类。

  当然,法国的孤单不意味着落后,他们的文化依然吸引着各国游客,他们的核技术、TGV也的确值得自豪,他们的 语言也的确优雅无双,但碰上申奥这样的大事,人们需要选择时,文化的美丽与否不是问题的关键,心理的认同才更具有现实 的威力。

  输掉奥运并不是输掉一切,法国人依然会抬着头、傲慢地向前走。当伦敦人遭遇地铁连环爆炸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发 出了善意的问候和支持。当面对外来力量时,同属西方阵营、分享相似价值观的特征又显现了出来。正因为如此,法国和美英 虽然因为伊拉克战争吵得一塌糊涂,但依然是兄弟间的争吵。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