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联合国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联合国在和平渐进改革中求得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1:54 瞭望东方周刊

  要寻找的是一种符合全球化的新治理结构

  全世界的人都在屏息等待9月14日联合国高峰会的到来。

  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楼里,一个由30个成员国组成的联合国改革“核心集团”,从8月29日到9月2日正加紧为联合国改革草案的关键议题进行最后磋商,以便能及时交付联
大表决。

  看上去,这真的有些“临时抱佛脚”。最近几年炒得沸沸扬扬的联合国改革,虽然出台过不少改革报告,但实质性的磋商和进展并不多。尤其在今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各国外交官们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安理会扩大方案上。直到联大即将召开之际,才把最终改革草案的确定放在了这短短的五天里。

  改革文本:谨慎乐观

  “今年的联合国改革确实走了一段弯路,主要是因为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出现了‘四国联盟’,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耽误了联合国改革大方向的进程。”中国常驻联合国前代表团参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吴妙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如果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联合国改革连最起码的草案文本都拿不出来,更无法达成重要成果,那真是最大的讽刺了。在吴妙发看来,本届联大主席让·平在紧要关头把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非盟、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利益集团代表国集中起来,讨论改革中分歧较大的七个议题,是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发扬民主的举措。

  然而,这七个人们早已熟悉的议题,真的能在几天内达成一致吗?而且,美国还在近日提出750多项修正案,又给草案的商讨增加了难度。

  许多国际问题专家对此都持以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不管怎样,最后总是能拿出一份改革草案文本的,联合国改革也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这也算是给60周年庆典的一个交待。

  “但由于时间仓促,分歧仍在,这份草案很可能会删繁就简,变成基本原则性的空泛的方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组织专家陈东晓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和平渐进中重生

  今天的联合国之所以陷入改革的外交战中,正是因为它已无法有效地维持当今的国际秩序。

  历史上,国际秩序都是通过战争打出来的。从19世纪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欧洲协调,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造就的国际联盟、二战后催生的联合国,无不成为战胜国制定国际秩序的工具。

  时间一跃跨过21世纪,在风云变幻的60年间,体现战胜国意志的联合国,却经历了冷战期间的两极争霸和冷战后的一超独霸。面对战败国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上升,以及自身机构的臃肿、低效与腐败,联合国已经走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上。

  在经历了不堪回首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蛮横无理与联合国的软弱无能,让人们对联合国的继续存在表示了怀疑。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卡拉加诺夫曾提议:如果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做法缺乏足够支持的话,发达国家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崭新的以西方八国为基础的组织(但应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以应对全球安全可能遭遇的新威胁。

  “从目前来看,这并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海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联合国是世界上惟一对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负有责任的国际组织,也是惟一有权处理所有国际议题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任何一个国际组织能取代。”

  既然联合国还有存在的价值,既然现在的国际秩序也不能通过战争来重新排序,那么联合国只有在和平的、渐进的改革中求得重生。

  张海滨在10年前曾经去美国纽约参加过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联大,对比10年后的联合国,他感慨万分。

  “10年过去了,联合国实质性改革的进展不大,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改革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张海滨说,“我们不能把联合国当成世界政府,它毕竟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机构。现在我们看到它有着先天的不足,但联合国已经悄悄地改变了许多,而且在某些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期待“质变的曙光”

  不可否认,人们对联合国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失望也有希望,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期待,所以才会备加关注今年联大高峰会的召开。

  有人曾乐观地认为,联大高峰会对联合国改革新方案的确定,就意味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吴妙发觉得这种期望值太高了。“应该说,此次联大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格局的愿望。联合国宪章的精髓和闪光点会保留,西方的意愿也会保留。毕竟,联合国还受制于现在的国际环境。”

  也许到会议闭幕的那一天,人们也不会等到非常满意的答案,但60周年这次会议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对未来联合国的命运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陈东晓认为,这种意义在于,各国在联合国集体安全问题上的认识在强化,否定单边主义的声音更加强烈了;各国对发展、安全和人权三位一体的关系形成共识;联合国应对困难的范围由原来的国家之间扩大到全球性、非传统,将在法理上落实到联合国改革草案的文本中。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庞中英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欧盟和中国提出要用多边主义的方式,美国要单边主义。事实上,我们要寻找的是一种符合全球化的新治理结构。英国有一位学者提出‘全球契约’的概念,也就是同舟共济的意思,各个大国共同参与到对世界的治理中去,而不是统治之中。”-

  联合国改革方案的三个版本

  2004年12月2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联合国改革高级名人小组关于联合国改革方案报告提交给第59届联大,为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个具有奠基意义的改革思路。

  2005年3月21日,安南向联大提交了《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发展、安全和人权》的报告,这其中融合了名人小组报告和联合国发展计划报告的主要内容。该报告阐述了联合国改革理念,并指出了联合国改革的三个主要方面——发展、安全和人权。

  第59届联大主席让·平又在这些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整合出了现在讨论的联合国改革《成果文件草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陆洋报道

    瞭望东方周刊:一个甲子中联合国革新多少

  相关专题:联合国六十周年首脑会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